整治彩礼“内卷”,为婚姻“减负”给幸福加分
新华社
爱情诚可贵,奈何彩礼“价”更高!今年两会期间,部分地区彩礼过高问题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8日在“部长通道”上说,乡村振兴不振兴,不光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还要看乡风好不好。现在到农村去看,反映高额彩礼“娶不起”等现象在一些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文明乡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也关注高额彩礼问题。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各地治理高额彩礼、塑造乡村新风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发力。
给彩礼“降温”,不是小事
“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有的年轻人因彩礼过高不敢结婚;有的已经订婚了,却因为彩礼谈不拢‘闹掰’了。”长期关注农村彩礼问题的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李光霞代表说。
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关注高额彩礼问题,一些受访代表委员颇有感触地说,家乡的亲友、乡邻对结婚彩礼过高也是啧有烦言。在有的地方,彩礼动辄十几万元甚至更高。
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鞠华国代表说,彩礼太高,不光妨碍了年轻人的婚姻幸福,还极易导致一些家庭“因婚致贫”。“在一些单身汉比较多、经济发展也比较滞后的偏远山村,往往彩礼较高。”他说,有的村民为了给孩子结婚,一大把年纪还得出去打工还债。
移风易俗,给彩礼“降温”,树立文明新风尚,绝非小事。
“从社会层面来看,高额彩礼不仅侵蚀了乡风文明,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说。
老百姓烦恼的事,就是代表委员关心的事。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治理高额彩礼的提案、建议;今年,一些代表委员继续关注该问题,有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古人讲‘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风淳朴,不光有利于子女教育,也有利于邻里关系、乡村和谐。”黄茂兴说,治理高额彩礼,就是要以良好家风弘扬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同时助推社会风气改善。
为婚姻“减负”,“软硬”两手抓
为遏制高额彩礼,多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全国确定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地纷纷采取措施,为婚姻“减负”。
移风易俗,司法先行。去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治理高额彩礼司法解释;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以案释法、以案促治,涉婚约财产纠纷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指出。
受访代表委员认为,遏制高额彩礼,既离不开司法“硬”招,也离不开各种“软”招。
一些地方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委员说,甘肃积极推广“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工作模式。甘肃省定西市出台彩礼不超过5万元、婚事酒席不超过20桌等务实举措,广泛倡导喜事新办。
有的地方创新宣传方式。广西资源县探索通过山歌、快板、三句半等文艺形式,宣传抵制高额彩礼,巧妙传递移风易俗理念;同时,推动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目前,辖区内彩礼普遍在5万元以下,不少村民接受“零彩礼”。
有的地方倡导以保险代替彩礼,缓解村民养老焦虑。在福建省大田县,符合条件的“零彩礼”“低彩礼”新人还可免费申领“康馨保”。

2024年9月22日,在宁夏银川市,新人在“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宁夏分会场展示“农村婚俗新风光荣证”。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
针对高额彩礼问题,最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部署破解之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书记佟亮代表认为,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有的老百姓并不了解,还需要在群众中加强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司法机关要严惩以索要彩礼为目的的“骗婚”行为。
李光霞建议,抓好“关键少数”,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抵制高额彩礼。同时,发挥好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培育文明乡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为彩礼“减负”,才能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用好家风滋润万家。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高额彩礼问题涉及经济、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要对不良风气说不,必须综合施策,降低农村人情负担,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
新华社记者 骆飞 吴剑锋 张逸飞
-
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两部门:加大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金融系统增强改革思维、用好改革办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2025-07-24 17:09:00 -
最高法:上半年劳动争议一审案件超40万 同比上升40.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2.65%;串通投标罪大幅上升,一审案件707件,同比上升30.44%;受理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3.6万件,同比上升42025-07-21 22:29:00 -
“农村公厕未能正常开放”,山西稷山通报→
【来源:新华网】山西稷山县委宣传部7月21日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7月20日晚,央视媒体对我 县农村公厕未能正常开放公开报道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媒体报道的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确实存在此类问题,情况属实。对此,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2025-07-21 16:39:00 -
开阳县:1.62万斤稻花鱼苗已足额发放完毕
“来了来了,快看,鱼车来了。”7月9日,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在冯三镇四坪村开展鱼苗发放工作,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添动能。鱼苗发放前,开阳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稻田养鱼技术培训,围绕水质管理、科学投喂、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农户答疑解惑,打牢技术基础。发放现场,一筐筐活蹦乱跳2025-07-14 09:56:00 -
万亿城央联盟盛会再启,见证禅城打造湾区商业引力场
记者7月10日获悉,2025“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大会暨连锁业生态大会将于7月16日至18日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六座万亿城市的中心城区将齐聚佛山市禅城区,共谋跨区域的商业互联互通。同时全省连锁行业代表将在此探讨商业新动能、新模式、新场景,一批优质项目也将在现场落地,助力禅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消费中2025-07-10 18:05:00 -
一线服务解难题,集中培训强本领 济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为打通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最后一公里”,济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规范、高效、透明”为目标,采用“一线服务+集中培训”双轨模式,深入街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近日,在长清区文昌街道新徐村,一场"零距离"惠农服务正火热开展。针对农户对土地流转的各类疑问,工作人员变身"政策翻译官",用通俗易懂的语2025-07-08 20:34:00 -
烟台职业学院2292名同学升本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通讯员 宫珮珊 孙梦佳)6月29日上午,烟台职业学院南区报告厅内洋溢着青春与感动的气息,以“行至此 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900余名师生代表、优秀校友齐聚一堂,在歌声与祝福中,共同见证6867名毕业生们开启人生新征程。让每一位2025-07-01 09:05:00 -
昆明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举行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杜仲莹)6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开德主持召开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就提振消费工作、常委会审议议题及代表联系群众时反映的突出问题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李开德提出,希望通过座谈会集思广益,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升温。同时,希望代表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2025-06-27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