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回应六大热点话题!信息量大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作 者丨张欣
编 辑丨张华曦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答记者问时直面经济金融领域热点话题,从货币政策成效与走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新举措,到中小银行及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给出关键回应,释放重要政策信号。据本报记者梳理,潘功胜主要回应了六大热点话题。
一、回顾2024年货币政策成效: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
“总体看,去年以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其政策效果在今年还将会持续显现。”他表示,2024年人民银行数次实施了比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特别是9月份推出了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总量上,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下行。
结构上,创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及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并推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汇率上,综合施策,保持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传导上,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创新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等操作,推动改革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式,强化对利率政策执行的监督。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的同比增速都在7%~8%之间,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约3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
二、回应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考量:将择机降准降息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考量,潘功胜回应表示,在总量上,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状态的表述。美联储去年连续降息3次共100个基点,但其政策利率仍处于高位,货币政策的状态依然是限制性的。人民银行连续几年多次降准降息,中国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上比较宽松。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三、在政策传导上,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潘功胜称,在政策传导上,2025年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措施。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银行科学评估风险,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四、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对于汇率方面,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的政策和立场是一贯的,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五、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力度,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在阐述2025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时,潘功胜称主要有两大方面,分别是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及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其中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是首次提出。具体来看,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一是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二是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三是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债券市场“科技板”会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六、稳妥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地方债、房地产市场风险持续收敛
潘功胜还表示,金融领域风险处置成效显著,多管齐下推进改革化险工作。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方面,至 2024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标表现良好,远超监管标准。人民银行、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协同,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综合运用在线修复、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手段,稳妥化解中小银行风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减半。
在房地产市场与融资平台领域,人民银行积极作为。针对房地产市场,优化金融政策,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降低新发放房贷利率,每年可以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助力保交楼,促使市场活跃度上升。在融资平台化债上,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通过严肃财经纪律引导金融机构债务重组等,使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大幅收敛。2024年末与2023年初相比,约有40%的融资平台通过市场退出、市场化转型等方式,退出了融资平台的序列。
2024年末,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约14.8万亿元,较2023年初下降25%左右。2024年四季度,融资平台新发行债券平均利率为2.67%。这非常清楚地显示出,金融市场对融资平台风险溢价水平大幅下行。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
齐向东:大模型应用面临三重安全挑战
中新网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层出不穷的新兴场景,充分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无限生产力、创造力。但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模型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小数据”安全问题。传统大数据存在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2025-04-30 10:16:00 -
省市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暨合作签约会议召开 以“金融活水”解项目“燃眉之急”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政府搭台,项目提需求,金融机构亮产品。4月29日,市委金融办和市发展改革委联合组织石家庄市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暨合作签约会议,9个县(市、区)的发改部门带来了首批28个优质融资项目,同各金融机构精准对接。12家银行机构、项目单位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据悉,此次活动旨在搭建2025-04-30 08:49:00 -
810亿元,追加下达!
今年以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多数地区首批补贴资金使用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今年1月2025-04-29 20:02:00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2025年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第一时间向地方下达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做好跨年政策衔接和资金接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取得显著成效。截至4月27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2025-04-29 11:29:00 -
特朗普执政满100天,怎一个“乱”字了得?丨热点分析
4月29日,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满100天。对特朗普政府这100天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混乱。这种混乱,是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和他所代表的思潮相结合的结果,对美国和世界秩序造成不小的冲击。特朗普在白宫(图/新华社) 据统计,特朗普执政100天,已经签署137个总统行政命令,39个总统声明,36个备忘2025-04-29 09:15:00 -
政在发声|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既定政策大头在二季度落地,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赵辰昕表示:“我们还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2025-04-28 10:49:00 -
银河证券:新质筑基+自主破局 军工行业迎良机
【银河证券:新质筑基+自主破局 军工行业迎良机】财联社4月28日电,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新质筑基+自主破局,军工行业迎拓维良机。短期看,首先,美国关税政策对军工产业影响极其有限,“避风港”特征凸显,而军民融合等战略新兴领域有望迎来政策加码;其次,关税引发的自主可控需求得到强化,军技转民用市场空间打2025-04-28 08:25:00 -
广州地铁集团25亿元公司债拟付息 利率3.78%
观点网讯:4月27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即“21广铁01”的2025年付息事宜。公告显示,该债券简称为“21广铁01”,债券余额为25.00亿元,期限为5年期,当前票面利率为3.78%。付息方案中指出,计息期间为2024年4月19日至2025-04-2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