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气候如何成就西宁农业的“绿色奇迹”
冷凉气候如何成就西宁农业的“绿色奇迹”——西宁“冷凉经济”系列报道之三


在西宁,冷凉气候不仅是特色,更是独特的资源禀赋。
近十年年平均气温6.6℃,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冷凉气候,赋予了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发展优势。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高温的“热浪”席卷时,西宁的冷凉蔬菜却迎来了生长的黄金季节。
清晨,当初升的太阳掠过湟水河谷,西宁的农田里处处充满生机!露珠在甘蓝叶上滚动,豆苗在微风中舒展嫩芽,草莓在大棚里飘出清甜果香。
在西宁,冷凉气候孕育出的蔬菜格外鲜甜可口,病虫害难以滋生,质优味美更“抢手”。西宁的草莓错季上市甜美十足;大通的豆苗跨越千里登上香港餐桌;湟中的娃娃菜出山达海香飘四方……
冷凉气候如何成就西宁农业的“绿色奇迹”?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探寻答案。


高原沃野中的“宝藏密码”
西宁的冷凉,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禀赋。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2261米、被誉为“中国夏都”的西宁,拥有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近十年年平均气温6.6℃,但年日照时数高达2550.2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以复制的优势。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紫文介绍,西宁的冷凉气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温日数少,西宁近十年仅有64天达到30℃以上的高温标准,仅占夏季总天数的7%;二是入夏时间晚且夏季时间短,近10年西宁仅3年入夏,且夏季时间极短,都不足10天;三是体感温度低,今年6月以来(至7月11日),西宁平均体感温度仅13.2℃,按照体感温度分级,均处在“舒适”范围。
此外,西宁还具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走进西宁的田间地头,白天,充足的阳光洒向大地,夜晚,气温迅速下降,较大的昼夜温差可达10℃左右。这种特质使得农作物在白天能够尽情吸收养分,夜晚则减缓其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使其能够更好地积累糖分。


冷凉地里长出“热产业”
景阳茼蒿、湟中菜薹、湟源青蒜苗……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西宁的冷凉蔬菜生产正“热气腾腾”。
来到大通县城关镇下寺咀村的大通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一株株嫩绿的豆苗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当下正值豌豆苗采摘期,清晨6时许,不少村民便早早开始了采摘工作,手指翻飞间,一簇簇带着露珠的豆苗被整齐码进竹筐。“这豆苗脆生生、甜丝丝的,不少地方可都抢着要呢!”据大通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广生介绍,今年大通县豆苗的种植面积已突破2000亩,覆盖城关、石山、塔尔等5个乡镇,每亩产量稳超300公斤。主要销往广州、上海、香港等省外市场。
在大通县景阳镇苏家堡村,来自西宁鑫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的高原茼蒿在还带着露珠的时候便经过分拣、打冷、装箱等一系列程序,24小时内就会出现在北京、深圳等地的商超货架上,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也成为了村民们的“金饭碗”。2024年该基地以850吨产量实现375万元销售收入,带动270余名农户就业,人均年收入超1.8万元。


“以前总觉得我们这儿气候不好,现在才知道,这是老天爷赏饭吃。”这句话,现在成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据了解,2024年我市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4.59万亩、产量66.11万吨,冷凉蔬菜82%输出省外,输出55万吨,产值16亿元,带动10.16万人参与务工。同时,西宁已成为全省科技引领蔬菜产业发展核心区。
“天选”的草莓种植地



冷凉气候的独特优势还让西宁成为了“天选”的草莓种植地!据了解,西宁草莓的含糖量在14%-17%之间,比一般草莓甜度提高4%-7%,亩产可达5000斤至6000斤,比其他地区要高30%。2024年西宁草莓还被评为“中国气候好产品”和《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入榜产品。
目前,我市以湟中区拦隆口镇玉拉村为核心成立西宁草莓研究院草莓科技研发中心,大通县、城北区布局草莓标准化基地26个,面积3200亩。草莓品种达到50余种,年“西苗东输”优质生产苗500万株,鲜食草莓年产量达4500余吨,销往广西、新疆、陕西等12个省份。草莓产业实实在在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金产业”、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西宁冷凉农业正持续升温
冷凉气候是天赋,但如何把“天赋”转化为“财富”?
近年来,西宁市紧紧抓住冷凉气候这一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将科技赋能作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印发《西宁农谷·高品质农畜产品科创中心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全面落实4大工程24项专项行动,推进45项科技项目。其中,青海省特色植物资源综合开发中试基地、青海省高原农产品加工中试基地等3个平台入选首批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功培育认定马铃薯加工、青稞和藜麦综合开发等市级研发中心,目前青藏高原冷凉蔬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即将挂牌。大力推进种苗繁育产业化推进工程,建设草莓集约化育苗基地500亩。建设马铃薯青薯9号2万亩原(良)种繁育基地,生产微型薯200万粒。


同时,为开辟多元化输出渠道,我市还加快实体销售平台建设,在北京、上海等多地建立农产品专卖店、旗舰店,衔接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智驿助农专柜”15家,销售23类60余种特色产品,在杭州、成都等地布局前置仓10处,引入产品45种,并在青海驻京办设置农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推广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通香港销售平台,打造首个在香港开设的“青海·西宁城市生活馆”“河湟田源”区域品牌产品展销体验店,130余种高原特色农产品亮相香港。以明星单品冷凉蔬菜为代表的豆苗、菜薹运往澳门、香港市场,实现了高原冷凉特色蔬菜产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零星种植”到“产业集群”,从“养在深闺”到“香飘四方”,冷凉气候下的西宁农业正在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
冷凉气候如何成就西宁农业的“绿色奇迹”
冷凉气候如何成就西宁农业的“绿色奇迹”——西宁“冷凉经济”系列报道之三在西宁,冷凉气候不仅是特色,更是独特的资源禀赋。近十年年平均气温6.6℃,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冷凉气候,赋予了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发展优势。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高温的“热浪”席卷时,西宁的冷凉蔬菜却迎来了生长的黄金季节。清晨,当初升的太2025-07-27 11:23:00 -
“上海音乐学院援青工作站”落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
青羚网讯7月3日,上海音乐学院与青海省建立对口帮扶特色音乐思政、民族地区拔尖音乐人才培养机制的揭牌仪式及工作座谈会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举行。青海省委组织部、上海音乐学院、果洛藏族自治州政府相关负责人为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上海音乐学院援青工作站”授牌。同时,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分别挂牌“民族地区拔尖2025-07-05 08:54:00 -
湟中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湟源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来源:湟中区气象台 湟源县气象台编辑:李嘉玲2025-06-29 14:20:00 -
关于柴达木路(西杏园-湟水路)段老旧燃气管道改造的公示
柴达木路现有燃气管道建于2001年4月,采用DN400钢管铺设,运行已超过20年,管道目前排查发现多处密封接头老化、钢管壁厚整体减薄、防腐层破损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柴达木路沿线燃气使用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出行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我公司计划于2025年7月5日,与柴达木路沥青路面整修工程2025-06-29 02:18:00 -
全球精品地毯将惊艳亮相青洽会
全球精品地毯将惊艳亮相青洽会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青洽会”)将于6月25日开幕。其中藏毯展区将荟萃全球地毯艺术精品,同时,全方位展示青海藏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风貌。据悉,藏毯展区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伊朗、印度、土耳其等6国的69家国际地毯商参展,展出地2025-06-21 14:18:00 -
警惕!这7种食物不甜却让你血糖飙升,很多人经常吃
谈及控糖,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往往是“少吃甜的”。然而,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潜藏着一些“伪装者”——它们口感上并不甜,却能让血糖飙升。对于需要严格管理血糖的朋友来说,准确识别这些“隐形推手”就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种常见的“伪低糖”食物。升糖指数(GI)与血糖负荷(GL)在深入探讨具体2025-06-14 11:18:00 -
“在西宁”超级演唱会来了!
一场备受瞩目的高原音乐盛宴进入倒计时阶段。由西宁文旅公司精心打造的《2025“在西宁”超级演唱会》将于6月14日在青海体育中心体育场震撼开唱,四位华语乐坛实力唱将——詹雯婷(Faye)、曹格、周晓鸥、温岚将联袂登台,用歌声点燃青藏高原的仲夏激情。6月11日记者探访了演唱会现场筹备情况,各项筹备工作正2025-06-13 01:18:00 -
全国“爱眼日”眼科义惠民暖心
青羚网讯(记者 李兴发)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在西宁市城东区中惠万达广场,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主题的大型眼科义诊活动现场,群众排队接受免费的眼部筛查。此次眼科义诊活动由西宁市城东区卫生健康局主办,西宁爱尔眼科医院承办,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活动现场,西宁爱尔眼科医院2025-06-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