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放牧生活“大转弯” 幸福日子“冒了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2:43:00    
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仁增加措开车投喂饲草料。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

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余 晖

牦牛住进“阳光房”、放牧飞起无人机、产业年年见效益……10年前的仁增加措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画面,如今却活生生地照进了他的生活。

今年51岁的仁增加措是土生土长的玉树人,从他记事起,蓝天白天、牦牛牧场这些都是他最好的“朋友”。在他的记忆里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帐篷前,父亲就会吆喝着他,一起赶着牛羊去放牧。在仁增加措的心中,草原就是他的全部,他热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4月10日,记者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国营牧场的高新养殖综合示范基地,仁增加措正站在饲草料加工区忙碌着,只见他熟练地将一捆捆打包好的燕麦草、精饲料、盐块等物料按照比例放进机器中,然后打开机器,在隆隆的作响声中,很快牦牛们的“大餐”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好的饲草料会顺着传送带来到补饲车内,装车完毕后,等候多时的仁增加措,驾驶着补饲车朝着牛棚驶去……

一番忙碌过后,仁增加措摘掉了脸上的口罩,放牧的艰辛,让这个50岁刚出头的男人看起来更显沧桑,黝黑的皮肤下,脸部的线条更加棱角分明,额头上的皱纹里,填满了放牧的不易,而他的眼神中却透着坚毅。

“小时候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下拉秀乡,1993年我们搬到了玉树市的国营牧场,成为了一名牧工,一干就是32年。”仁增加措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语说:“我们过去都叫代养工,国营牧场会把牦牛分配给我们,我们负责代养牦牛,年底牦牛出栏的时候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放牧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时候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日子。仁增加措回忆说:“过去我们放牧,要不骑马要不走路。每天早上六点,就要把牦牛赶到牧场去,等到傍晚再将牦牛赶回来,一天最少要走10公里的路。住的是帐篷,没有网、没有水、没有电,直到2010年玉树灾后重建,国家为我们盖了新房,才算有了一个稳定的家。”

风吹日晒,狂风暴雨这些对于仁增加措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但最难熬的还是高原上漫长的冬季。

仁增加措说:“我印象非常深,2015年的冬天,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牦牛根本吃不上草,家里也没有准备足够的草料,牦牛在牛圈里冻得蜷缩在一起,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10头牦牛被活活冻死饿死。”

虽然这样的场景仁增加措不是第一次经历,但看着地上牦牛的尸体,仁增加措内心依旧五味杂陈。那个时候仁增加措就希望有一天牧民可以不再看天吃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好政策,科技发展的红利开始在玉树大地落地开花,草原人民告别了油灯粪火,水、电、路、通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延伸到草原最深处,牧民手中的叉子镰刀被叉车、捆打一体机等现代化牧业机械替代……仁增加措的放牧生活迎来了“大转弯”。

2022年,玉树市加快推进国营牧场(种畜场)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以打造全省一流的牦牛高新养殖基地为目标,建成了集科研、良种繁育、高效养殖、牧旅结合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的玉树牦牛高新养殖综合示范基地。

基地建成后,仁增加措成了这里首批牧工,牧场开始大力推广科学养殖,过去的代养全部改为集中养殖。一开始,仁增加措对这些新事物充满了怀疑和抵触。“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放牧的,新的东西能行吗?”仁增加措心里犯着嘀咕。

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仁增加措的想法。这是仁增加措第一次看见无人机放牧,五百多头牦牛,在无人机的镜头中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没用多久的功夫就把牦牛从远处的山坡上顺利赶回了牛棚。

仁增加措说:“如果是过去走路,没有两个小时不可能把牛赶回来,这太不可思议了。”

有了这次的大开眼界,仁增加措开始接受并且学习新的理念和放牧的技术,如今的仁增加措不仅可以用无人机放牧还可以熟练地操作各种农机械,放牧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记者跟随仁增加措的步伐来到高新养殖基地的饲草料储备库,仁增加措介绍道:“现在牦牛吃的可比以前好多了,这边是燕麦草属于热性,那边的是青干草属于凉性,最里面的是用玉米、维生素、豆粕等做成的精饲料,为了让它们营养均衡我们会把这些加在一起进行投喂,有了科学的养殖,牦牛不仅长得快,而且也更强壮了。”

科学养殖不仅让牧场的畜牧业得到了发展,也让仁增加措对草原生态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草场质量下降。现在,通过科学的轮牧和草原养护,草原的生态也逐渐得到了恢复。

仁增加措虽然搞不懂原理,但是看着草原发生的变化,他心中再一次坚信跟着党走,相信科学,准没错。

牧场的变革,也在影响着仁增加措的小家。曾经破旧的帐篷,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里添置了电视、热水器等现代化的电器。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仁增加措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国家。”

从仁增加措身上我们看到了玉树州从传统放牧到科学养殖的艰辛历程,也看到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红利。这不仅仅是仁增加措一个人的故事,更是无数玉树牧民的共同经历。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勇敢地拥抱变化,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而这片美丽的草原,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3日 第4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 农业农村部部署秋粮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8月19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秋粮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组织主产省份观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作业现场,邀请行业专家重点讲解水稻和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动员安排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会议指出,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
    2025-08-20 13:08:00
  • 《黑神话:钟馗》预告片发布,创始人冯骥发长文谈为何推出新作:更想做新的故事

    8月20日凌晨,在2025科隆游戏展开幕之夜活动最后,游戏科学团队的《黑神话:钟馗》游戏压轴亮相。据游戏科学官网披露,《黑神话:钟馗》是黑神话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作为一款标准的单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其商业模式与《黑神话:悟空》别无二致。目前新作已正式进入开发状态,但尚无实机内容演示。《黑神话:悟空》不
    2025-08-20 09:06:00
  • 俄罗斯发动大规模袭击!

    央视新闻消息:俄乌战事仍在持续。当前,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重镇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及多布罗皮利亚、康斯坦丁尼夫卡等地仍在进行激烈的争夺。 △资料图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9日称,俄防空部队当天凌晨共拦截并击落23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伏尔加格勒州13架,罗斯托夫州5架,克里米亚5架。乌克兰空军19
    2025-08-20 00:33:00
  • “康师傅”们卖不动了?消费者:6块钱能点一份有肉有菜的外卖,谁还花15块买“轻奢方便面”?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方便面市场或正经历20年来的最冷寒冬。2020年,中国人一年吃掉超过438亿包方便面,相当于每人消费30包。如今,这个数字像被戳破的气泡,3年缩水40亿包。行业巨头的财报揭示了市场现状: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53%至134.65亿元,减少3.5亿元;饮
    2025-08-18 14:57:00
  • 谷爱凌因人为事故遭遇可怕意外,伤情待确认

    8月16日,谷爱凌在微博发文:受伤数月后在新西兰第一次上雪,前几天雪上的训练进展的非常顺利。不幸的是,昨天由于人为事故发生了一起非常可怕的意外。今天一大早我们便飞往基督城做医学影像检查。希望我能很快就重新回到雪上,但还在等待专家团队的最后确认。另外,我想向所有关心和爱护我的朋友们表达感谢,谢谢你们在
    2025-08-16 16:34:00
  • 限期认领!锡市柴达木村发现80头牛!

    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柴达木村无主牛群认领公告2025年8月11日10:30,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执法中队在日常巡查时,发现锡林浩特市柴达木村处有人私自放牧,经走访排查未找到放牧当事人,目前由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执法中队先置饲养。为保证该牛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现公告如下:一、牛群信息
    2025-08-11 18:27:00
  • 抚仙湖宝麗湾酒店正式开门迎客

    抚仙湖作为知名旅游景点,也是不少游客享受慢生活的度假胜地。7月26日,抚仙湖宝麗湾酒店正式开门迎客,旨在为住客提供更加悠闲丰富的度假体验。抚仙湖宝麗湾酒店坐落于抚仙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酒店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目前,宝麗湾酒店共配备464 间客房与套房,全日餐厅、中餐厅齐全,还配备有健身中心、户外泳池、
    2025-07-27 20:35:00
  • 极不寻常!3架飞行器闯入日本核电站

    日本核监管机构27日说,3架据信为无人机的飞行器26日闯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玄海核电站,促使管理部门着手检查核电站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日本共同社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为消息源报道,该机构从运营玄海核电站的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获悉此事。事件发生于26日晚9时许,事后没有发现核设施出现异常状况,周围地区没有风险
    2025-07-27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