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生产全球60%的鱼子酱,“中国新特产”靠什么征服世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16:25:00    

鱼子酱,取自鲟形目鱼类的鱼卵产品,“世界三大美味”之一,长期被认为“稀有”“奢侈”。如今,全球60%的鱼子酱产自中国,西方人舌尖上的奢侈品,变成价格更亲民的“中国新特产”。中国靠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鱼子酱出口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行业洞察”,对话中国水产学会冷水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永涛、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合光,带你揭开鱼子酱背后的产业密码。

夏永涛(左) 刘合光(右)

全球60%的鱼子酱产自中国,而夏永涛所在的企业,在浙江衢州,生产全球35%的鱼子酱。夏永涛介绍了从鲟鱼规模化养殖到鱼子酱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从1996年“北鲟南养”的立项研究到2002年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从2005年“亚冷水性鱼类南方度夏”的技术研究到2008年的企业规模化养殖,中国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鲟鱼养殖国。鲟鱼的人工养殖,一般耗时7年,极端的达到20年之久,个体重量和卵的粒径都达到标准才算成熟,而且鲟鱼是亚冷水性鱼类,对水温水质要求很高,最佳的生长发育温度是18℃到23℃,这也是为什么夏永涛将养殖基地选在了浙江千岛湖。鲟鱼子的加工极为复杂,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从“冰昏”“剖腹取卵”到“沥水”“去杂”……直到“压罐”“熟化”等16道工序。在正式加工之前,还需要进行35天以上的不吃不喝的“辟谷”式养殖。

鲟鱼和鱼子酱(受访者供图)

中国鱼子酱之所以能打开西方市场,离不开稳定的品质和亲民的价格。刘合光表示,中国地域广阔,冷水资源多,规模化的培育之下,价格优势明显。中国企业致力于提供稳定的、极致的质量和一流的服务,“品质是前提也是根本。欧洲某知名航空公司曾对来自全球各国的25份鱼子酱进行过盲测,结果我国鱼子酱各方面品质多次排第一”。但是,中国鱼子酱在西方仍面临着一些竞争。一方面,中国鱼子酱虽然已经征服了西方的品牌商或者叫贸易商,但是在终端市场,一般是分装成小包装,供应到米其林餐厅或者精品超市,我们几乎没有品牌曝光。另一方面,则是西方本土鱼子酱生产商以ESG认证(对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方面的全面评价)构筑的贸易壁垒以及可能出现的政策壁垒。

与此同时,内需市场正悄然崛起。夏永涛透露,从2006年中国第一罐人工养殖的鱼子酱产出,产量只有0.5吨,到第二年开始,企业建立第一个销售中心,开始布局内销市场,再到2024年,依托线上加线下的品牌直销,内销量增长到20多吨,国内市场占整体产销量的10%。目前国内消费主要来自一线城市,但两位嘉宾十分看好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刘合光分析,有别于面向国内的中国传统农产品,以鱼子酱为代表的“中国新特产”,早期主要面对的是西方市场,因为西方有成熟的消费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升级,国内市场份额会逐步提升,未来有望超越西方市场,“预计到2030年,国内鱼子酱的消费量将增长至100吨”。

鲟鱼养殖基地(受访者供图)

从无到有,从进口到出口,如今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子酱出口国,更让国际鱼子酱的价格下降了百分之五六十,“中国新特产”正在重新定义全球食品贸易格局。除了鱼子酱之外,坚果、鹅肝、抹茶等产品都是新的风潮,并且还在加速发展。刘合光说,国门打开之后,这些领域的生产者往往因“前瞻性思维”起家,国外的特色农产品也因此成为“中国新特产”。同时,他预测,随着产能的扩张,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夏永涛的企业则计划建更多的鲟鱼基地,并致力于鲟鱼种的技术创新,“分子生物学雌雄鉴别技术将雌雄鉴别时间从3年缩短至半年,基因育种技术有望将性成熟周期由十年压缩到更短。”业内人士希望,中国新特产真正征服全世界的消费者。

监制丨李谦

记者丨王娴 朱敏 李佳 于晨

编辑丨曹博 刘晓琛 钱泊均

新媒体编辑丨刘晓琛

责任编辑:李瑞

  • “欢跃四季·舞在盐池”2025年沿黄九省(区)优秀广场舞展演举行

      舞浪奔涌黄河魂,欢歌跃动四时美。7月26日,“欢跃四季·舞在盐池”2025年沿黄九省(区)优秀广场舞展演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长城关举行。活动以广场舞为纽带,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沿黄九省(区)及长江流域湖南,共14支优秀广场舞团队、360余名舞者,用精彩的表演,生
    2025-07-28 14:32:00
  • 免费学前教育要来了!

    (转自“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2025-07-28 07:56:00
  • (体育)羽毛球——中国公开赛:刘圣书/谭宁女双夺冠(2)

    当日,在江苏常州举行的2025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决赛中,中国组合刘圣书/谭宁2比1战胜队友贾一凡/张殊贤,获得冠军。7月27日,刘圣书/谭宁(右)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发 (刘臻睿摄)7月27日,刘圣书(右二)/谭宁(右一)与张殊贤(左一)/贾一凡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发 (刘臻睿摄)
    2025-07-27 22:22:00
  • 科创板开市6周年 589家公司交出高科技自立自强“硬核”答卷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编者按/ 6年光阴,从25家到589家,从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到高科技创新发展“示范田”,科创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从追赶到引领,让科技的火光点亮产业的星河,在这片“试验田”上,科创板始终引领制度创新,科创板企业家们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
    2025-07-26 03:17:00
  • 记者探访6名学生选矿厂遇难事故涉事公司:相关负责人正配合调查工作

    央视新闻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后不幸遇难,另有1名老师受伤。总台记者25日下午再次来到事故企业,见到了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分管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赵春波,他告诉
    2025-07-25 20:04:00
  • 捷豹路虎荣膺J.D. Power榜首,新现代豪华体验将成为核心前进动力

    2025年7月24日,上海—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 | 君迪今日正式发布2025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M(SSI),这是J.D. Power连续第26年发布这一研究,该研究重点评测了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燃油车新车车主对购车体验的整体满意度。销售服务满意度由购车客户满
    2025-07-25 16:26:00
  • 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总数继续居全球第一

    新华社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7月24日电(记者许正)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此次获得认证的9地分别为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
    2025-07-25 09:09:00
  • 【吉刻早报】暴雨预警升级!吉林省这些地方注意!

    省内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通知,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白山市被确定为试点地区。  ★24日,吉林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长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11名参赛选手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5人将代表吉林省赴京参加全国选拔赛。  ★20
    2025-07-25 0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