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产品主义”能否扛住资本放大镜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上市传闻终迎实锤,争议缠身的“产品主义”将迎来资本市场检验。6月16日晚间,巴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其招股书显示,于业绩期内,巴奴展现出了比较亮眼的财务表现,不过营收及利润增速较2023年明显放缓。在145家门店中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近八成,扛起业绩主力。尽管整体营收表现稳健,但人均消费从2024年同期的148元降至138元。从“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的slogan到主打“产品主义”的差异化路线,巴奴始终伴随关于“价格”的争议。就如巴奴在招股书中所言,盈利能力是关键。在扩张中维持品牌调性、证明门店盈利模型的可持续性,成为巴奴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的核心命题。
翻台率升人均消费降
巴奴正式向港交所发起冲击。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分别实现收入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为7.09亿元,期内利润为5516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2024年,企业营收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企业营收增速为47.38%,2024年企业营收增速降至9.23%。
在经营层面,巴奴门店整体翻台率由2022年的3次/天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的3.7次/天。但2022—2024年,顾客人均消费、门店平均每日顾客量均有所波动。具体来看,2022—2024年,巴奴的人均消费有所起伏,但都在140元以上。2025年一季度的人均消费有所下降,为13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元。每家餐厅平均每日顾客量上,2022—2024年,巴奴一线城市门店平均每日顾客量逐渐下滑。
按业务收入来看,巴奴主要有餐厅运营相关服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以及其他三个业务板块,报告期内,餐厅运营相关服务占比均超过96%,为企业第一大营收业务,而调味品及食材销售的营收占比在2%左右。
从发展历程看,第一家巴奴火锅店于2001年在河南安阳开业;2009年进入河南省会郑州,开启全国化发展之路;2012年正式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2018年在悠唐购物中心开设北京第一家巴奴门店,正式进军北京市场。
非一线市场扛大旗
截至2025年6月9日,巴奴的直营门店网络已覆盖全国39个城市,门店数量达到145家。按城市等级划分,除在一线城市开设的31家门店外,巴奴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共设有114家门店,截至同日占其餐厅总数的78.6%。
从业绩表现来看,巴奴二线及以下市场表现略高于一线市场。根据招股书,2022—2024年巴奴一线城市中餐厅平均每日销售额从77853元下滑至57998元,而其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降幅较小,分别从59731元降至54665元以及从44695元降至43813元。翻台率方面,同期,巴奴在一线城市的翻台率从3.9次/天降至3.6次/天,而二线城市的翻台率从2.9次/天升至3.1次/天,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从2.8次/天升至3.1次/天。
巴奴在招股书中也提到,巴奴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展现了更具优势的经营效率。2025年一季度,品牌一线城市门店的经营利润率为20.7%,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为24.5%。
赢政通创始人徐廉政指出,巴奴选择重点布局非一线市场能够增加营收和利润,但从战略角度来看,品牌却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特色的价值认知的增长。具体来说,巴奴从以毛肚为特色的火锅起步,本应构建运营壁垒,但在二线市场面临存量市场博弈和消费降级的双重压力,高品质与低价的矛盾突出,导致品牌认知与体验感存在矛盾,影响店面扩张速度与供应链质量。若想彻底走下沉市场路线,需要重构整个运营、供应链、产品与服务价格体系,从而维持品牌长久发展。
盈利能力大考
从“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的slogan剑指行业“大哥”,到坚持“产品主义”突出毛肚、菌汤特色,巴奴的确收获了一定市场份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巴奴于2024年占据了3.1%的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份额。
当然,围绕巴奴的争议也一直不少,尤其是在“价格”方面。从过去几年的食安事件,到巴奴创始人杜中兵今年2月因为一句“月薪5000元就不要吃巴奴了”引发全网热议。价格上,“巴奴富硒土豆18元5片”登上热搜,杜中兵也多次在公众场合解释巴奴产品的定价逻辑。
在招股书中,巴奴毛肚火锅针对产品定价表示,企业的产品定价由总部统一制定,综合考虑成本结构、产品定位、客户偏好及市场接受度等因素。当然,从数据也可以看到,巴奴于2022年至2024年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逐年上升。
然而,这场资本大考的核心,或许不仅是财务数据的漂亮,更是对“产品主义”能否穿越周期的终极验证。巴奴也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无法保证现有门店的销售增长及盈利能力将达标,以及销售额不会下降。“如果无法在现有市场达成销售及利润目标,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胜利鸟品牌战略咨询合伙人俞洋勇表示,当下消费者更加追求低价好物,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依旧较高,随着火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新餐饮品牌不断涌现,巴奴在火锅市场仍旧面临不小的挑战。餐饮的本质是产品力,对于巴奴而言应坚守“产品主义”,并持续提升价质比,特别是在二线及以下市场,从而获得更多优势。同时,巴奴还需在加强食品安全管控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供应链等,提升盈利能力并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 张天元
-
和讯投顾徐梦婧:周末持续释放利好,关注能否放量
9月14日,和讯投顾徐梦婧称,下周美联储将降息,结合周末宏观消息,对接下来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如下:周末宏观层面消息偏积极,持续释放利好。8月社融数据同比增长8.8%,M0同比增长11.7%,M1增长6%,M2增长8.8%,基础货币大幅增长,表明市场不缺流动性。同时,M1与M2剪刀差不断缩窄,意味着居民2025-09-15 09:48:00 -
突然被曝:大规模闭店!曾是“排队王”,很多沈阳人吃过
深交所近日发布公告称,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9月8日起生效。根据最新名单,九毛九(09922.HK)在内的总计20只标的证券被调出。这或许与餐饮行业趋势变化以及投资者偏好转移有关。目前,九毛九业绩承压。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九毛九实现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4%;归母净利润602025-09-12 21:05:00 -
西贝到底有没有“预制菜”?大风新闻暗访西贝“罗永浩菜单”,律师评说争议焦点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一场关于预制菜的舆论风暴在网红罗永浩与餐饮巨头西贝之间爆发,双方各执一词,争端或将从网络平台蔓延至法庭。对此有网友称,“现在中式餐厅很多都是预制菜,没办法,成本在那里。”但随即招来一波反驳:“这波我站老罗,西贝这个贵,80%预制还不允许人说”。也有人指出:“发现了西贝预2025-09-12 15:30:00 -
今年前8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4.2%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8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6.2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2%,增速快于全国0.7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1%。其中,出口3.97万亿元,增长1.9%;进口2.24万亿元,增长8.5%。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实现稳定增长。前8个月,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662025-09-10 12:08:00 -
“十四五”以来福建城镇新增就业237.54万人
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出台企业稳岗扩岗“一揽子”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保障劳动者权益……记者9日从福建省“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各2025-09-10 11:16:00 -
利欧股份拟赴港IPO推进全球化布局 投资理想汽车受制股价变动净利4年3亏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盈利能力受理想汽车(02015.HK、LI.US)股价“摆布”的利欧股份(002131.SZ),正在推进赴港IPO。9月7日晚间,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2025-09-09 09:20:00 -
“专精特新第一行”!北京银行,何以走好先手棋?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窗口期,培育呵护科创型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然而,“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横亘在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前的现实困境——它们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盈利周期长,与传统银行业重抵押、重当期盈利的信贷逻辑天然相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银行于202025-09-06 07:47:00 -
今天,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金融时报2025-09-05 10:11:07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9月5日将有10000亿元32025-09-05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