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杨维廉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0日在北京逝世
据微信公众号“总体设计部离退休办”发布的讣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退休干部,杨维廉同志,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周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维廉1941年出生于浙江建德,1958年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1981年,已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的他得到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杨维廉因多次巧妙地解决数学难题而被同行所称道。
2001年,杨维廉受命负责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轨道设计。由于受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局限,卫星不能直接由火箭送入最终运行的空间轨道,而是要在一个椭圆轨道上先行过渡。在地面跟踪测控网的跟踪测控下,要选择合适时机向卫星上的发动机发出点火指令,通过一定的推力改变卫星的运行速度,达到改变卫星运行轨道的目的。变轨是一项非常尖端的测控技术,对卫星轨道的测量、发动机点火时间的计算以及遥控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嫦娥”奔月的轨道设计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探测器在地月之间的飞行涉及“三体”问题,除卫星之外,必须同时考虑地球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影响,而要解决此问题,只能用不断的计算去尝试和预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维廉带领科技人员们采用了圆锥拼接法,先假定将轨道分为地球运行段和月球运行段,然后分段逐次逼近,再经过不断修正,最终找到一条适合嫦娥一号卫星的唯一的地月转移轨道。
由于轨道设计合理、控制精准,嫦娥一号卫星在奔月途中应有的三次中途修正被取消了两次,节省了大量燃料。据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透露,嫦娥一号卫星的使用寿命将为此延长一年。
值得一提是,当时,看着这条不同于任何国家的奔月轨道,工程两总让杨维廉去俄罗斯验证一下,杨维廉自信地说:“我的设计肯定没问题,如果他们验证说有错,那也是他们错了。”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专家组还是邀请了国内3家权威单位,进行了“背靠背”的验证,结果证明了这条轨道的科学性。但研制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在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后,杨维廉弟子领衔的设计团队又为嫦娥二号“加速”,使运载火箭直接把卫星送入月球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这样,原本15天的奔月时间缩短为了7天,为后期我国卫星奔向更远的深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院士也曾回忆,设计嫦娥一号时大都是年轻人打天下,只有轨道设计是位叫杨维廉的老同志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即便如此,我也很坦率地说:“你很有资格,也很有经验,我不是不放心你,我是不放心我自己,因为毕竟是第一次,而且我们无法验证,因此我当时背靠背地把输入条件给了三家同时设计,设计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这样我就比较放心了。”
叶培建介绍,老杨很有水平,也比较有个性,他还是很不高兴地说:“你不信任我!”我说:“不是我不信任你,第一次我们都要小心点儿为好。”事实证明:他的这个轨道设计是很好的。
来源:“总体设计部离退休办”微信公号、澎湃新闻
-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7日23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2025-04-28 03:02:00 -
@错过直播的你 神二十发射(精华浓缩版)来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错过精彩直播的你一起回顾发射任务关键节点↓↓↓领命出征!航天员在《歌唱祖国》旋律中出发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2025-04-25 11:34:00 -
凯里八小主题实践活动:五谷飘香寻农耕记忆 春日研学品实践真知
4月16日,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凯里市第八小学三年级的 800 余名师生,踏入了石龙寨研学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 “谷雨时节・探寻春之奥秘” 研学暨劳动实践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此次活动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与成长的种子。初遇五谷:触摸古老农耕的脉2025-04-19 01:54:00 -
痛悼!杨维廉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0日在北京逝世
据微信公众号“总体设计部离退休办”发布的讣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退休干部,杨维廉同志,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周岁。公开资料显示,杨维廉1941年出生于浙江建德,1958年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1981年,已2025-04-14 17:03:00 -
中国贸促会: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将展示月壤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在即,中国馆也将于世博会正式开园之际如期开馆。4月2日,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月壤将是中国馆向本届世博会和全球世博观众呈现的最珍贵展品。李庆霜介绍,本次中国馆将汇聚科技动能,贡献经济2025-04-02 16:22:00 -
星空有约|4月1日将迎“年度最大蛾眉月”
新华社南京3月31日电(记者王珏玢、朱筱)4月1日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什么是蛾眉月?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天文科普专家为您详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人们在地2025-03-31 15:39:00 -
我国科学家牵头成功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胡斯勒图研究员和石崇研究员等,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法国里尔大学、英国气象局等中外机构科学家,率先构建了基于国际上最新一代地球静2025-03-31 15:04:00 -
多颗国产遥感卫星传回缅甸地震灾区影像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据新华社消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地时间3月30日下午2时许通报,缅甸强震已造成全国死亡人数约1700人,另有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此次强震除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震中受灾较重的缅甸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地,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彭博社3月29日的2025-03-31 08: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