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放了之”,新治安管理处罚法重划未成年人惩戒红线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 费权)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共6章144条,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此次修订将新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纳入管理范围,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办理治安案件的程序规定,为公安机关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
其中,对违法的未成年人相关处罚规定进行了多处调整,引发广泛关注。多位受访专家学者表示,此次调整旨在强化“以罚促改”,重划未成年人惩戒红线,让法律在未成年人违法治理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为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相关法律实务专家和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学者,深入解读这一修订背后的意义与影响。
为啥改?老办法管不住新问题
在基层执法中,长期以来对于违法未成年人的处理存在诸多难题。“在实际操作中,这就导致部分违法未成年人‘一放了之’,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与惩戒。”有着多年一线执法经验的某市公安局法制支队陈警官指出,“一些孩子多次实施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行为,因为年龄原因无法进行实质性处罚,不仅对受害者不公平,也容易让违法未成年人产生侥幸心理,进而滑向更严重的犯罪深渊。”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皑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认为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条款是破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难题的必然之举。他指出,原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处罚力度不足,加之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良信息泛滥侵蚀,使得法律威慑力大打折扣,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
马皑介绍,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低龄化、暴力化趋势显著,14周岁以下治安案件数量增多,校园欺凌等暴力行为屡见不鲜;不良行为极易向刑事犯罪转化,存在从不良行为到严重犯罪的递进轨迹;网络违法犯罪因“匿名化、跨地域”等特性,治理难度极高;犯罪动机出现异化,寻求刺激型犯罪占比不断上升;部分低龄未成年人甚至利用身份反复违法。基于这些现状,新法通过明确不同年龄段、不同情节严重程度的未成年人执行拘留等措施,有效压缩了“一放了之”的操作空间,同时兼顾教育与保护,力求从根源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本雄进一步补充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均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前期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干预不足密切相关。虽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针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设置了矫治教育措施,但办案民警在处理相关治安案件时,往往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是,修订前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或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这就导致办案民警难以充分运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治理。”
怎么改?既“严尺度”又“暖温度”
此次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14至16周岁和16至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14至16周岁一年内两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执行行政拘留。这一规定被视为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
“这一调整是对实践中部分故意利用未成年人身份多次违法、屡教不改行为的有力回应。”孙本雄认为,“它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违法未成年人,适当的拘留处罚能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行为的后果,从而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防止其进一步走上犯罪道路。”
长期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赛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对未成年人惩罚的加重,而是更加精准地把握了教育与惩罚的尺度:对轻错以教育为主,对严重违法则亮出“拘留”底牌,但核心始终是“促改”—— 就像给车踩刹车,目的是让它回到正确车道,不是把车撞毁。
在强化“以罚促改”的同时,如何确保与未成年人保护理念相契合,也是此次修订关注的重点。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完善处罚措施的同时,也强调了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相关矫治教育措施做好衔接。”孙本雄指出,新法规定对依法不予处罚或者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应当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矫治教育措施,这有助于改变公安民警的办案观念,激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矫治教育措施,实现行政处罚与保护处分的有效打通。
“我们不能只看到惩罚,更要关注惩罚后的教育与引导。”陈赛男说,“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为违法未成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矫治路径,通过心理辅导、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回归正轨,这才是真正符合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的做法。”
咋落地?得靠大家一起使劲儿
此次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的通过,将对未成年人违法治理产生深远影响。从短期来看,它将为执法机关提供更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规范对违法未成年人的处理流程,提高执法效率。从长期来看,通过强化 “以罚促改”,有望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法律的修订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贯彻执行。”马皑强调,“这需要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形成全方位的未成年人违法治理网络,真正做到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
为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治理目标,马皑表示,还需完善社会观护体系。设立专门的观护基地,为涉事未成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建立专业的观护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为未成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和法律援助;引入非接触技术评估再犯风险,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推广“电子腕带 + 地理围栏”,对屡犯者自动触发禁入网吧、酒吧等区域;建立全国未成年人违法数据库,开发“风险预警雷达图”。
孙本雄认为,同时需要推动专门队伍的建设。遴选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民警负责未成年人治安违法案件办理和教育矫治工作。依托社区警务和执法办案等工作,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特定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建库,及时干预矫治、帮教转化、关爱帮扶。坚持 “抓早抓小”,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及时制止并予以批评教育,督促其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加强矫治教育措施和治安管理处罚之间的衔接,完善家校警三方合作机制。加强联动帮教,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依法责令其监护人采取措施严加管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是对未成年人相关规定的完善,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实践。它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既注重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又强调对他们的教育和挽救;既维护了法律的威严,又彰显了人文关怀。”孙本雄表示,当惩戒的威慑力、教育的渗透力、社会的共治力真正形成合力,才能让更多迷途少年重拾人生方向,让“少年的你”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E路护航,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工作室揭牌
8月19日,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工作室在市海外传播中心正式揭牌,同期举办“‘未’爱守护 E路同行”未成年网络保护主题活动。这场活动由中山市委网信办主办,多部门协办,现场还举行了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驿站授牌仪式。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工作室在市海外传播中心正式揭牌。 南方+ 林雨萱 拍2025-08-19 15:15:00 -
内蒙古包头九原法院:严惩性侵重判 19 年,三审合一撤销监护权
当本应提供庇护的港湾沦为侵害的牢笼,司法如何为最脆弱的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在被告人高某某长期利用监护人身份性侵未成年被监护人高某的恶性案件中,内蒙古包头九原区人民法院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回答。基本案情被告人高某某利用其作为被害人高某的监护人身份之便,自高某幼年起长期实施猥亵,并最终发展为性侵。高某母2025-08-19 09:44:00 -
河南:面向中小微企业建设只租不售的“工业保障房”
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10日发布《河南省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措施》从十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其中包括,面向中小微企业建设只租不售的“工业保障房”。——加力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措施》提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成立省2025-08-10 09:49:00 -
珠海台风预警信号21日零时起降级 全市解除“五停”措施
【珠海台风预警信号21日零时起降级 全市解除“五停”措施】财联社7月20日电,据珠海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消息,珠海市气象局拟定于7月21日00时00分将台风预警信号降级。经会商研判,珠海市三防指挥部决定同步将防风应急响应降级,并解除珠海全市“五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2025-07-20 21:59:00 -
湖南高速这一年:测速点少了,宽容度多了 撤改测速设备标牌近2000处,38万起超速违法适用首违警告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毅 通讯员 陈鑫 伍波峰“测速拆了,处罚少了,不用绕湖北300里了!”6月下旬,“阿喵说车”“小雄说车”等网络博主发布湖南高速驾驶体验测评视频。网友纷纷议论,曾经“让人提心吊胆”的高速驾驶体验,因湖南于去年5月出台的《规范高速公路超速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八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2025-07-06 08:16:00 -
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各地将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3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正式拉开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的序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2025-07-01 11:21:00 -
不再“一放了之”,新治安管理处罚法重划未成年人惩戒红线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 费权)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共6章144条,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此次修订将新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纳入2025-06-30 13:21:00 -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首次出庭 否认策划政变
巴西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10日在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否认在2022年总统选举失利后参与策划政变以推翻选举结果。这是他首次出庭。本案被告包括博索纳罗等8人。他们面临五项指控,包括企图发动政变、参与武装犯罪组织、企图暴力废除民主法治、破坏公共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博索纳罗在庭上再次否认指控,表示自己是2025-06-15 06: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