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DeepSeek深挖2543篇两会报道:代表委员热聊新质生产力的四大高频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1 07:09:00    

2025年全国两会 “科技感”十足。

“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6日下午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说道,从另一方面也反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确实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在去年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迅速成为当年全国两会期间的“C位”热词。一年来,各地积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许多惊喜,特别是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取得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阶段性成果,某种程度上还带动了中国资产重估,提振了市场信心。更深远地看,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又在怎样谈论新质生产力?有哪些关键词?

澎湃新闻基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使用文本向量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深度解析了来自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人大网、中国政协网以及澎湃新闻网的2543篇两会报道,得出了以下“关键词”。

一、发展、创新、科技、产业

分析显示,代表委员谈论新质生产力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4个词分别是“发展”“创新”“科技”“产业”。

上述4个热词与《新引擎》去年底对过往40期报道所作的词频分析(下称“40期词频分析”)结果,以及去年两会期间所作的代表委员谈论新质生产力的词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新质生产力与发展高度“绑定”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培育新动能,同时更新旧动能。这个时候,无论是科技还是产业,都更加仰仗于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最终都将成为发展的推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源头,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

在过去一年,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进展颇多。比如,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运行,时速450公里的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完成了设计制造等,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去年上升到第11位,是十年来全球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

同时,科技创新也在加快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去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8.9%,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7.7%,分别比规上工业整体增速快3.1%和1.9%。

二、人工智能成为“最火”新质产业

具体到新质产业,代表委员在谈及新质生产力时,谈到最多的行业是什么?

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为提及频次最高的3个行业,后边紧随的新质产业包括新能源、数字经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技术。这些行业也是《新引擎》报道的聚焦点。

人工智能成为最热新质产业与40期词频分析高度一致,也与大众“体感”高度一致。

过去一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跑出了“加速度”。DeepSeek在全球火爆出圈,创造了中国人工智能乃至中国创新产业的“高光时刻”。

“我们要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使我们的数字技术与中国制造的优势、市场规模的优势能够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努力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道。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应当支持人工智能(AI)医疗技术研发,推动AI在医疗影像分析、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利用知识图谱和语言大模型等新型技术,提升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

三、新质生产力的上海样本

具体到上海新质生产力发展,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三大行业。其他提及频次较高的行业还包括商业航天、生命科学、新能源、低空经济等。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作为经济中心,上海自然也是人工智能发展重镇,“魔都”正在成为“模都”。

过去一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2024年底,上海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位于上海徐汇的模速空间,已为自己设定了打造“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新定位。截至2024年年底,模速空间及周边区域已经汇聚了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以及100余家投资机构。

位于张江的模力社区则是浦东新区打造的聚焦垂类模型应用的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以张江科学城作为超级场景,模力社区推动垂类模型赋能具身智能、生命科学、智能生产、科技金融等各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表示,在“十五五”规划中,上海将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建立与智能经济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系统推进智算、语料、场景、资本、人才等新型要素一体化布局,打造全链开源生态服务体系。

分析方法:

1.本文分析文本来自2543篇权威媒体报道,来源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人大网、中国政协网、澎湃新闻等。

2.基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澎湃新闻将2543篇两会期间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稿件进行文本向量化处理。通过共现向量和语义相似度分析,找到了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20个高频共现词。

3.本文使用jieba分词(
https://github.com/fxsjy/jieba/)。采用精确分词模式,避免重复分词和歧义。分词结果均去掉数字、单字、标点符号。

4.为增加分词正确率,在jieba分词的基础上加入自定义词典,自定义词典主要包含了与新质生产力及新质生产力行业有关的高频词。

澎湃新闻记者 荣迅

  • 五大赛道150个项目精彩对决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举办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9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9月12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拉开帷幕,来自金砖国家及金砖伙伴国的创新项目现场进行路演答辩,展开精彩角逐。据了解,本届大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聚焦“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建设,设置人工智能、
    2025-09-13 08:54:00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
    2025-09-12 07:19:00
  • 携手深耕 共绘未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扫描

    上线启动、落笔签约、重磅发布……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不断涌现。4天的会期里,成果交流活动、创新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亮点纷呈,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辽宁省钢铁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启动或发布。“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
    2025-09-10 07:09:00
  • 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对日本参议员石平进行制裁答记者问

    问:中国外交部近日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进行制裁,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答:石平曾拥有中国国籍,赴日并取得日本国籍后,长期大肆散布虚假有害信息、恶意诽谤中伤中国,顽固采取极端反华仇华言行,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通过出卖良知来捞取私利
    2025-09-09 21:58:00
  • 协同发展谱新篇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当好京津冀产业协同“纽带”,激活区域发展新势能

    冀时客户端报道 9月8日至9月10日,由中共河北省委网信办、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中共天津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协同发展谱新篇”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9月8日,记者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园区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华望城南部地块,一期二期合计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以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生物技术、低
    2025-09-09 17:46:00
  • 【吉刻早报】吉林省代表团亮相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与你有关【天气】今天白天到明天夜间,全省多云,辽源、吉林南部、通化北部、白山北部有小到中雨,长春东南部、四平中东部、吉林中部、通化南部、白山南部、延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有阵雨或雷阵雨。预计今日白天,中西部地区有3~4级偏西风,瞬间风力可达6~7级,其他地区有2~3级偏西风。11日开始气温明显回升,1
    2025-09-09 09:02:00
  • 上海最新确认:天气马上转折!今晚记得抬头看,错过等三年

    今天(9月7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但此时上海通常还在夏末今天上海以多云天气为主一度5预警齐发上海中心气象台先后发布了高温黄色、雷电黄色、大风蓝色、暴雨蓝色和冰雹黄色预警信号目前已解除值得注意的是,午后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主要出现在中心城区
    2025-09-07 20:54:00
  • 《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改稿会召开:让“国之重器”的价值被更多人感知

    9月5日,东莞市文联重点签约扶持的项目、长篇报告文学《源动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改稿会在花城文学院召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花城》原主编田瑛等文学界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陈启文齐聚一堂,围绕作品的内容优化、细节打磨、价值深化展
    2025-09-06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