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环境痛点”到“生态亮点” 西部生态“加减法”咋运算?
新华社
我国西部地区既是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内蒙古修复草原生态,云南守护野生动植物家园,西藏治理高原水土流失……加保护、强治理,减污染、少干扰,西部地区着力做好生态“加减法”。
青年科学家、护林员等扎根西部,将知识、心血与汗水倾注在草原上、深山里、峡谷间,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奉献青春之力。
育一株苗,修复草原生态
3月的内蒙古草原,离返青期还有1个多月时间,而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教授廖成松早已开始了柳兰育苗工作,为天气转暖后移栽到野外做准备。
柳兰等乡土植物是草原生态修复的“好助手”。但在几年前,野生柳兰的种子退化严重,加之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自然成苗率极低,野生柳兰种群面积逐渐缩小。2016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组建起野生植物驯化栽培团队,廖成松带领团队成员以柳兰为突破口,开展野生乡土植物保护、驯化和人工栽培工作。

廖成松(中)在试验地测量柳兰生长状况。(受访者供图)
为了模拟出适宜柳兰生长的环境,廖成松带领团队成员来到草原深处监测野生柳兰生长环境,在实验室进行了数千次模拟实验。经过5年潜心研究,廖成松团队将野生柳兰不足5%的成苗率提升至75%,实现了野生柳兰的人工栽培,并将柳兰应用于生态修复一线。
优良的草种质资源不仅为草原植被修复提供保障,也有助于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内蒙古从提高饲草供给能力出发,扩大羊草、柠条、苜蓿等优质高产饲草种植面积,解决牲畜的“吃饭”问题。“柳兰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一般牧草,为了让牲畜‘吃好饭’,我们要继续加强科研攻关。”廖成松说。
近年来,内蒙古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减轻草原畜牧业对天然草原饲草依赖,持续推进草原休养生息。2024年,内蒙古种草改良1923.67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48%;17个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旗县新增生态种草530.7万亩,较上年增长459%。
找一群猴,守护野生动物家园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原始森林连绵成片,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极度濒危物种怒江金丝猴的区域。
2013年5月,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陈奕欣来到高黎贡山,开始了怒江金丝猴调查工作。穿行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往返攀爬40至60度的陡坡,是他找猴的日常。
“找猴子不是件容易的事。”陈奕欣说,怒江金丝猴栖息地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刚开展野外调查时,由于不熟悉猴群,他和同事经常跋山涉水几个月,都很难直接发现猴群。

陈奕欣在高黎贡山进行野外调查。(六普摄)
坚持不懈之下,科研团队在2020年11月对猴群进行了较完整的记录,逐步摸清了片马地区怒江金丝猴的“家底”,为促进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科学保护提供了关键证据支撑。
对怒江金丝猴的保护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绿孔雀等珍稀濒危动物数量实现稳定增长,多种极小种群植物得到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或繁育回归等抢救性保护……云南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35万平方公里,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博士毕业后,陈奕欣回到云南继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目前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云南的山已成为我熟悉的朋友,希望和更多青年科学家一道扎根西部,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更多科研支撑。”
种一片林,为高原治沙添绿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北岸,风沙曾是这里的“常客”。
“现在这里树林茂密,以前可是连草都不长。”南木林县艾玛乡夏嘎村护林员次仁旦增回忆道,那时的雅江北岸是一片戈壁荒滩,黄沙漫天,出门五分钟头发耳朵里全是细碎的沙粒。
为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西藏实施雅江中上、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等“双重”项目、南北山绿化工程和西藏“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此外,全面推动工矿企业绿色发展,企业前期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与节能审查,建成后实行能源总量控制,减少生态扰动、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废水废气。
2014年,西藏“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在南木林县启动。34岁的次仁旦增听说家乡要植树造林,立马报名成为护林员。但是在高原造林并不容易,南木林县平均海拔4000米,昼夜温差大,水分蒸发快,树苗存活率低。为提高存活率,政府合理规划牧草区域,护林员们反复试验栽种与灌溉方式,最终苗木成活率达到85%。

3月8日,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护林员对苗木进行修枝。(南木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几年前我在修枝时,看到一只藏狐跑过,这片林地有了新生命。”次仁旦增说。护林员们将沙地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也见证着西藏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4年,西藏完成营造林106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600万亩。从拉萨到山南,从雅鲁藏布江到羌塘草原,绿色画卷在西藏铺展。
“再过几年,高原上的森林会更密、绿色会更浓。”次仁旦增说。在他身后,一批又一批青年接力回到家乡,种下更多绿色希望。
(记者魏婧宇、赵珮然、蒋梦辰)
-
“五一”期间这三天都下雨!沈阳人出行请注意
新的冷空气又来了!4月30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铁岭地区多云转阵雨或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气温下滑,全省最高气温在18℃到23℃之间。5月1日白天,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辽阳、铁岭地区和沈抚示范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有时晴。气温继续小幅下滑,各地最高气温在142025-04-30 18:14:00 -
喜报!固阳县获评全国示范县
近日,记者从包头市固阳县商务局获悉,在广东东莞举办的“全国食药同源创新成果交流会”上,固阳县凭借其在食药同源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成为会议唯一一个获得“全国食药同源创新发展示范县”称号的县域。同时,固阳县的内蒙古全民粮欢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正北芪食品有限公司、包头市领速科技有限公司3家“41°固2025-04-27 09:44:00 -
西藏大学里的古籍“复活记”
中新社拉萨4月25日电 题:西藏大学里的古籍“复活记”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喷水、拼接、涂浆糊、粘合、压平,西藏大学一堂藏文古籍修复课上,德吉曲珍耐心教着学生用仿真古籍练习修复。这一必修课已开设5年,主要面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德吉曲珍是西藏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一名老师,2015年开2025-04-25 19:34:00 -
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君正在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4月22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2025-04-23 10:18:00 -
如何守护城市绿色宝藏?新一期“城市+”公开课带你感受美好长沙
红网时刻新闻4月20日讯(记者 戴丹 通讯员 陈鹤影)4月20日下午,第56个世界地球日暨“城市+”公开课活动在长沙规划展示馆举行。本次活动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划共筑美好星城”为主题,为市民带来了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之旅。4月20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暨“城市+”公开课活动在长2025-04-20 21:31:00 -
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中国新闻网2025-04-19 19:31:00 -
山东2025年首个总林长令发布,重点有这些
近日,山东省总林长签发山东2025年首个总林长令《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强调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总林长令聚焦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从切实履行林长职责、推进林长巡查工作常态化、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2025-04-19 07:11:00 -
大美西藏如画来——“光影力量”第五届西藏网络影像节投稿作品
来源:中国网西藏,这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神奇土地,以其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雪山、湖泊、草原、峡谷……每一处景致都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雪山是西藏的灵魂。南迦巴瓦峰在晨光中披上金色纱衣,云雾缭绕间尽显庄严与神秘。巴松措湛蓝如宝石,夕阳下与天空相融,倒映着天地2025-04-18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