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幼有所育”如何不负所“托”——代表委员热议完善托育服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1 06:24:00    

【问计民生】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 岳佳仪

“带娃”,是一个让不少人“挠头”的话题。这不,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新城街道金杯社区居民梁英子,一度为“带娃”闹心。“做梦都希望有个‘家门口’的托育班,让人放心又安心!”梁英子的心声折射着育儿族的些许无奈。一边是需求旺盛,另一边是供给短缺。托育这件事如何才能办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如何完善托育服务?围绕此话题,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

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模式

不久前,梁英子圆梦了——她居住的金杯社区开起了托儿所,质优又价廉!“社区给托儿所减免了租金、物业费,相应的收费也降低了,每月约2000元。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照顾十来个孩子,每天除了三餐还有两顿加餐呢。”她笑着说。

在江苏省南京一家托育中心,一名小朋友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画画。新华社发

要普惠托育,就得降低成本,怎么降?政府得“搭把手”。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委员建议,设立专项普惠托育资金,对类似机构给予补贴;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筹建与运营,这些都能促进其降低收费,最终普惠于民。

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到一种新型托育模式——老幼共育。

2024年,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北社区,全市首个社区普惠型养老育幼一体化试点——德宝托育中心正式开园,托育与养老相互嵌入,托幼区域和老人活动区连通,同在“一域”,让“一老一小”两不误,“朝夕美好”共呵护。

与城市相比,农村托育更要“因地制宜”。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一家托幼园,老师陪伴孩子做游戏。新华社发

当前,不少有条件的村镇都在为建好当地托育中心进行有益尝试。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借助幼儿园迁址新建之际,将托育部纳入幼儿园,试点“托幼一体化”,解决婴幼儿托育需求。

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入户访民情,深感农村基础设施和托育机构的硬件条件相对有限,难以精准满足托育需求。他呼吁,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城市或乡村,都不能‘一刀切’。”彭静委员说,“针对不同区域的需求情况,合理布局托育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模式;结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才能做好精准供给。”

构建专业化托育人才队伍

照护“小小孩”,靠的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对两个词印象尤深:耐心、专业。

“家长送孩子来,送的不仅是‘心尖上的宝贝’,更是家庭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唯有以爱意浇灌、以专业耕耘,才能让蓓蕾绽放、青苗拔节。”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委员说。

不过,托育人才培养的短板亟待关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代表调研发现,不少地方存在从业者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专业培训不足、从业人员不稳定等情况。

“只有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才能提升育人品质。”柳茹委员建议,一方面,把好“用人关”,对托育教师进行统一资格认证,并定期做资格注册和考核;另一方面,加强职前、职后培训,比如提供系统的师范教育,定期组织托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相关技能。

“要优化培养课程和专业学科设置。”江西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刘菊娇委员建议,针对尚未开设托育专业的职业院校,可从现有的3岁至6岁学前教育专业中开拓细分专业方向,增设0岁至3岁托育照护服务系列课程。

“既要培养人,更要留住人。”庹庆明代表认为,提升职业吸引力很重要。比如,设立合理的薪酬标准,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员;优化职业路径,明确晋升通道,建立托育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提升托育人员的职业地位。

完善多维保障制度体系

带娃、工作如何两不误?在山东,一家名为“阳光大姐”的家政服务公司推出数十个“妈妈岗”,以灵活就业的方式,为宝妈重返职场提供助力。

“建议鼓励一些行业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让更多想干事的‘宝妈’获得职业发展空间;在劳动权益方面,政府既要加强监督、巡查,也要推动法规政策与时俱进,为此类灵活就业方式提供保障。”庹庆明代表说。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的一家托育机构里,小朋友在活动。新华社发

柳茹委员表示,希望建立托育机构的审批制度,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场所安全、卫生的定期督促管理。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庹庆明代表认为,应尝试分阶段推进、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确保财政投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此外,还要根据实情,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优先支持薄弱地区和特殊群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有所育、不负所“托”。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1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费学前教育要来了!

    (转自“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2025-07-28 07:56:00
  • 一线观察:规范专业陪护是医患的共同福音

    过去,有人请才来,没人请就走,护工队伍零散无序。如今,无陪护病房引入医疗护理员队伍,统一管理并进行质量评估,打破了患者依赖家属照顾的传统模式,有效破解老龄、少子、空巢等人口结构下“一人生病、全家受累”的困境,让更规范的专业陪护成为惠及医患双方的福音。曾几何时,医疗陪护市场长期存在价格和服务乱象。陪护
    2025-07-25 09:54:00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
    2025-07-24 18:07:00
  • 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近日,北京的张女士向媒体记者投诉,称她在某体检机构连续10年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引发关注。据张女士介绍,从2013年至2023年,她连续10年在该体检机构进行体检。2022年之前的体检,她的双肾的体检结果一直都是“未见明显异常”。2023年的体检报告,虽然提示右肾有“钙
    2025-07-19 17:43:00
  • 数智化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摘 要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促进教材建设实现从知识图谱到能力图谱的飞跃,推动教材体系迈向教学体系。浙江大学以人工智能体系化教材建设为基础,研制和开发支撑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AI+X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进阶计划,探
    2025-07-17 12:20:00
  •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走进芙蓉人家养老社区开展主题活动​

    为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护航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走进芙蓉人家养老社区,开展"爱与责任 保险守护银龄生活"主题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反诈宣传+康复体验"双轨并行模式,为社区长者送去金融安全知识与贴心照护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保险业的温度与担当。反诈宣传筑牢安全防线​​活动现场,太平人寿四川分公
    2025-07-15 11:00:00
  • 四川省2025年艺术体育类本科批开始投档录取

    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本科批已于7月13日晚开始投档,本批次共投出40781份电子档案供高校审录。据省录取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参与该批次录取的院校(专业)均为使用省级专业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含对口招生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本科层次学校(专业),共527所,其中,招收艺术类的49
    2025-07-14 17:53:00
  • 工行大同分行机构业务三项重点指标喜获山西省第一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2025年以来,工商银行大同分行积极落实总省行GBC+基础性工程的工作部署,围绕机构重点场景建设、重点漏损账户营销、资金承接等业务,持续推动强化措施落实,机构业务三项重点指标喜获山西省第一。强化资金承接目标客户营销管理。依靠资金流动分析系统,对资金承接客户清单进行梳理,通过对“行外
    2025-07-09 1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