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如何不负所“托”——代表委员热议完善托育服务
【问计民生】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 岳佳仪
“带娃”,是一个让不少人“挠头”的话题。这不,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新城街道金杯社区居民梁英子,一度为“带娃”闹心。“做梦都希望有个‘家门口’的托育班,让人放心又安心!”梁英子的心声折射着育儿族的些许无奈。一边是需求旺盛,另一边是供给短缺。托育这件事如何才能办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如何完善托育服务?围绕此话题,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
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模式
不久前,梁英子圆梦了——她居住的金杯社区开起了托儿所,质优又价廉!“社区给托儿所减免了租金、物业费,相应的收费也降低了,每月约2000元。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照顾十来个孩子,每天除了三餐还有两顿加餐呢。”她笑着说。

在江苏省南京一家托育中心,一名小朋友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画画。新华社发
要普惠托育,就得降低成本,怎么降?政府得“搭把手”。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委员建议,设立专项普惠托育资金,对类似机构给予补贴;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筹建与运营,这些都能促进其降低收费,最终普惠于民。
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到一种新型托育模式——老幼共育。
2024年,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北社区,全市首个社区普惠型养老育幼一体化试点——德宝托育中心正式开园,托育与养老相互嵌入,托幼区域和老人活动区连通,同在“一域”,让“一老一小”两不误,“朝夕美好”共呵护。
与城市相比,农村托育更要“因地制宜”。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一家托幼园,老师陪伴孩子做游戏。新华社发
当前,不少有条件的村镇都在为建好当地托育中心进行有益尝试。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借助幼儿园迁址新建之际,将托育部纳入幼儿园,试点“托幼一体化”,解决婴幼儿托育需求。
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入户访民情,深感农村基础设施和托育机构的硬件条件相对有限,难以精准满足托育需求。他呼吁,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城市或乡村,都不能‘一刀切’。”彭静委员说,“针对不同区域的需求情况,合理布局托育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模式;结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才能做好精准供给。”
构建专业化托育人才队伍
照护“小小孩”,靠的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对两个词印象尤深:耐心、专业。
“家长送孩子来,送的不仅是‘心尖上的宝贝’,更是家庭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唯有以爱意浇灌、以专业耕耘,才能让蓓蕾绽放、青苗拔节。”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委员说。
不过,托育人才培养的短板亟待关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代表调研发现,不少地方存在从业者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专业培训不足、从业人员不稳定等情况。
“只有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才能提升育人品质。”柳茹委员建议,一方面,把好“用人关”,对托育教师进行统一资格认证,并定期做资格注册和考核;另一方面,加强职前、职后培训,比如提供系统的师范教育,定期组织托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相关技能。
“要优化培养课程和专业学科设置。”江西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刘菊娇委员建议,针对尚未开设托育专业的职业院校,可从现有的3岁至6岁学前教育专业中开拓细分专业方向,增设0岁至3岁托育照护服务系列课程。
“既要培养人,更要留住人。”庹庆明代表认为,提升职业吸引力很重要。比如,设立合理的薪酬标准,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员;优化职业路径,明确晋升通道,建立托育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提升托育人员的职业地位。
完善多维保障制度体系
带娃、工作如何两不误?在山东,一家名为“阳光大姐”的家政服务公司推出数十个“妈妈岗”,以灵活就业的方式,为宝妈重返职场提供助力。
“建议鼓励一些行业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让更多想干事的‘宝妈’获得职业发展空间;在劳动权益方面,政府既要加强监督、巡查,也要推动法规政策与时俱进,为此类灵活就业方式提供保障。”庹庆明代表说。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的一家托育机构里,小朋友在活动。新华社发
柳茹委员表示,希望建立托育机构的审批制度,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场所安全、卫生的定期督促管理。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庹庆明代表认为,应尝试分阶段推进、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确保财政投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此外,还要根据实情,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优先支持薄弱地区和特殊群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有所育、不负所“托”。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1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八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返蓝天
初秋的晨光穿透薄雾,八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只燕隼与7只红隼在松花江畔林间振翅高飞,为历时数月的生命救援画上句号。这场由市民与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行动,展现了温暖力量。6月中旬至7月上旬,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科研中心陆续收容救护1只翅膀受伤的燕隼和7只体弱、受伤的红隼。6月16日,一只成年燕隼2025-09-09 13:48:00 -
诺如病毒开始进入流行期 预防感染要做好这五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官旭华介绍,9月份以后诺如病毒开始进入流行期,一般情况下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流行季节。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是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以及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2025-09-08 16:09:00 -
曾被诊断活不过30岁的女孩,如今成为学生的“光”
来自西藏的白玛央金曾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2012年春节,总台记者曾采访过她当时她只有11岁是首批到北京接受先心病免费治疗的患儿之一13年过去,央金怎么样了?最近总台记者重返西藏在拉萨见到了她曾被诊断活不过30岁的女孩如今成为学生的“光”记者初次见到央金时,11岁的她身高还不到一米二,身形就像个7岁2025-08-23 09:48:00 -
今年拟新增863个本科专业!
日前,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据统计,本次申报专业拟新增863个。从申报的专业类型来看,2025年度共申报239种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数量最多,为120个;网络空间安全次之,拟新增数量为55个。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拟新增本科专业数量前20的专业名单2025-08-23 09:21:00 -
书香里的烟火气——2025上海书展走笔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黎子承申城8月的高温,挡不住全国各地的出版人、作者、读者赴约的热情。8月19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今年的上海书展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深入全市16个区分会场、100家实体书店、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点燃上海之夏阅2025-08-20 05:35:00 -
职业本科,吸引力缘何日益提升
这个暑期,职业本科的“异军突起”成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高考录取结果日前出炉,职业本科分数线持续攀升——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省物理类投档最高分达到了617分,超过本科控制线181分,超过特控线83分,也超过了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最高分达621分,创下浙江省同类院校历史2025-08-19 10:40:00 -
我省技工院校秋招火爆 读技校的人为何越来越多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实习生 闫迅达 文/图 “麻烦给我弟弟弄个新能源的名额,非常感谢。”看到这条微信信息,郑州技师学院招生处处长裴占超给对方发送了一份盖章的招生工作公告,回复道:“报名的人太多了。”公告上明确公示了学校有4个专业停止接受新生报名。这一幕,是几天前我省技工院校招生中发生的真实情2025-08-15 09:13:00 -
山海回响丨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奈斯:“两山”理念意义不仅在转型,更是一场革命
白鹭轻点湖面、荷花翩然摇曳、竹海随风翻涌……细数着身边美景,75岁的帕特里克·奈斯缓步来到浙江安吉余村村口,用中文念出眼前石碑上的文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次来这里,他都会向同行者介绍这块石碑的由来:“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首次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2025-08-15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