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开盒挂人”背后的隐私困境
近日,某网红遭遇“开盒挂人”(即非法公开他人隐私、煽动网民攻击)事件,其个人隐私信息遭全网曝光并引发链式网络暴力。该事件犹如数字时代的棱镜,不仅映照出隐私防护体系的脆弱性,更暴露出技术异化、平台治理缺位与群体心理失序相互缠绕的现代性困境。
相较于传统的“人肉搜索”,AI赋能的“开盒挂人”已演变为精准制导的数字化攻击。典型案例显示:某电商用户因分享快递盒照片,被AI图像解析技术锁定住宅经纬度;某主播直播间背景的窗外景观,经算法比对后逆向推导出小区坐标。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则扮演着“扩散加速器”的角色,研究证实,具有冲突特质的“挂人”内容因用户互动率高,更易触发算法推荐机制。这种以“争议性”为优先级的流量分配逻辑,实质上构建了刺激性内容传播的隐性激励机制。即便平台事后追责,流量红利早已完成变现。更值得警惕的是,生成式AI正在解构虚实边界——攻击者运用深度伪造技术炮制被“开盒”者的虚假言论,借助算法推荐实现裂变式传播。
当技术被不当使用,普通网民在深度伪造面前难言招架之力。而随着人脸识别、大数据画像和社交图谱分析等技术工具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在“数据拼图”中更是无处藏身。“数字狩猎”正在将隐私泄露变为非偶然性事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隐私权有时会面临被忽视的风险,算法和AI也有可能被不当利用。如何在数字洪流中捍卫人性尊严,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现代性诘问。
为破解这一困局,我国正着力构建“法治—科技—人文”三位一体的网络治理生态。
从法律层面来看,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法律,该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为规范敏感信息处理(如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提供了明确依据。2023年11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首次将“开盒挂人”列为集中整治的突出问题。这种“法律威慑+行政执法”的组合拳,为数字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在技术防御层面,抖音直播平台通过多模态AI识别技术,实时检测并模糊处理画面中的敏感信息,其构建的NLP分级词库可精准拦截“开盒”等违规表述;高德地图推出的位置共享隐私模式,可在用户授权后生成500米至2公里范围的模糊定位,既满足社交需求又避免坐标泄露。这些做法,印证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18年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的前瞻论断,为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对于人文领域来说,数字素养的提升与重塑成为关键工程。2024年2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提出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合法用网的伦理思维和风险防范能力。
各地大中小学也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梗指南”工作室,积极拆解“网络梗”,巧妙运用“梗”语言,推动青年亚文化与育人主旋律破壁融合。苏州市连续三年举办“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 培养青少年的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这种人文重塑并非单向灌输,而是在双向互动中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因为只有当每位网民从“数据载体”升维为“秩序共建者”,“开盒挂人”的生存土壤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消解。
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技术的本质绝非技术性因素。”当前“开盒挂人”现象的一再出现,印证了这一论断:技术演进与文明发展并非总是同向而行,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有可能会带来新的道德伦理问题。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在创新激励与伦理约束间建立动态平衡,才能为数字文明筑牢人性根基。只有当科技发展注入人文关怀,算法才能摆脱冰冷的工具属性,数字空间也才能真正成为拓展人类尊严的新大陆,而非侵蚀人性的异化场域。(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2025-09-12 07:19:00 -
山东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力求未来3-5年实现五大突破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对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作出系统部署。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为何要专门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2025-09-04 12:06:00 -
2025成都国际车展开幕:新势力争锋,自主崛起,合资发力本土化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大幕。本届展会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展览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大室内展馆及多个室外区域,汇聚近120个参展品牌,让稳居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城的天府蓉城再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本届展会由成2025-09-01 10:16:00 -
文明中国·人人有礼丨兴庆区2025年“新风尚‘兴’力量”文明素养提升项目首场宣讲活动举行
8月28日下午,兴庆区2025年“新风尚‘兴’力量”文明素养提升项目首场宣讲活动——“崇文行动”在凤凰北街街道举行。现场,热身环节拉开活动的序幕,通过互动体验生动阐释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与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公众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参与者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重温传统艺术、感受文化魅力,在沉浸式体验中加2025-08-29 12:54:00 -
【百家民企说】软通动力夏杰:未来企业或成为能自我进化的生命体
中新经纬8月29日电 (谢婧雯 常涛)“不再仅靠人的经验运营决策,而是一个能够自主感知、决策、执行并实现自我进化的生命体。”2025数博会期间,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夏杰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描绘了他对未来智慧企业形态的畅想。软通动力夏杰 受访者供图“数聚”是“智启”的基础公开资料显示,软通动力20052025-08-29 11:49:00 -
赶紧卸载!这38款App被通报
注意,38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被通报,赶紧看看你的手机里有没有↓↓↓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2025-08-28 15:37:00 -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8月15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吸引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三天时间共有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的500多个机器人同台竞技。当科技遇上体育,人形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有哪些实验室中的技术突破,会被2025-08-24 16:15:00 -
甘肃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第4批15号(重点关注)群众举报件办理情况
【来源:张掖市生态环境局_工作动态】2025年8月16日,甘肃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我市第4批群众举报件4件,现将第4批1件(重点关注)群众举报件办理情况公示如下。一、受理编号:第4批15号(来电)举报件反映问题:除高台县南华生态林管护中心、高台骆驼城灌渠外,其他灌渠也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高台2025-08-21 2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