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解“开盒挂人”背后的隐私困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4 09:02:00    

近日,某网红遭遇“开盒挂人”(即非法公开他人隐私、煽动网民攻击)事件,其个人隐私信息遭全网曝光并引发链式网络暴力。该事件犹如数字时代的棱镜,不仅映照出隐私防护体系的脆弱性,更暴露出技术异化、平台治理缺位与群体心理失序相互缠绕的现代性困境。
相较于传统的“人肉搜索”,AI赋能的“开盒挂人”已演变为精准制导的数字化攻击。典型案例显示:某电商用户因分享快递盒照片,被AI图像解析技术锁定住宅经纬度;某主播直播间背景的窗外景观,经算法比对后逆向推导出小区坐标。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则扮演着“扩散加速器”的角色,研究证实,具有冲突特质的“挂人”内容因用户互动率高,更易触发算法推荐机制。这种以“争议性”为优先级的流量分配逻辑,实质上构建了刺激性内容传播的隐性激励机制。即便平台事后追责,流量红利早已完成变现。更值得警惕的是,生成式AI正在解构虚实边界——攻击者运用深度伪造技术炮制被“开盒”者的虚假言论,借助算法推荐实现裂变式传播。
当技术被不当使用,普通网民在深度伪造面前难言招架之力。而随着人脸识别、大数据画像和社交图谱分析等技术工具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在“数据拼图”中更是无处藏身。“数字狩猎”正在将隐私泄露变为非偶然性事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隐私权有时会面临被忽视的风险,算法和AI也有可能被不当利用。如何在数字洪流中捍卫人性尊严,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现代性诘问。
为破解这一困局,我国正着力构建“法治—科技—人文”三位一体的网络治理生态。
从法律层面来看,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法律,该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为规范敏感信息处理(如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提供了明确依据。2023年11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首次将“开盒挂人”列为集中整治的突出问题。这种“法律威慑+行政执法”的组合拳,为数字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在技术防御层面,抖音直播平台通过多模态AI识别技术,实时检测并模糊处理画面中的敏感信息,其构建的NLP分级词库可精准拦截“开盒”等违规表述;高德地图推出的位置共享隐私模式,可在用户授权后生成500米至2公里范围的模糊定位,既满足社交需求又避免坐标泄露。这些做法,印证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18年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的前瞻论断,为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对于人文领域来说,数字素养的提升与重塑成为关键工程。2024年2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提出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合法用网的伦理思维和风险防范能力。
各地大中小学也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梗指南”工作室,积极拆解“网络梗”,巧妙运用“梗”语言,推动青年亚文化与育人主旋律破壁融合。苏州市连续三年举办“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 培养青少年的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这种人文重塑并非单向灌输,而是在双向互动中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因为只有当每位网民从“数据载体”升维为“秩序共建者”,“开盒挂人”的生存土壤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消解。
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技术的本质绝非技术性因素。”当前“开盒挂人”现象的一再出现,印证了这一论断:技术演进与文明发展并非总是同向而行,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有可能会带来新的道德伦理问题。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在创新激励与伦理约束间建立动态平衡,才能为数字文明筑牢人性根基。只有当科技发展注入人文关怀,算法才能摆脱冰冷的工具属性,数字空间也才能真正成为拓展人类尊严的新大陆,而非侵蚀人性的异化场域。(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
    2025-04-30 17:14:00
  • 以赛促学 娄底市中医医院举办国际护士节中医护理技能竞赛

    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4月30日讯(通讯员 杨晶)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淬炼中医护理精粹,近日,娄底市中医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护士节中医护理综合技能竞赛,以此献礼第114个国际护士节。竞赛吸引了全院21支护理战队参与,创新采用“训-赛-评”一体化模式,融合“理论筑基、技能砺剑、宣教润心”三大板
    2025-04-30 12:41:00
  • 齐向东:大模型应用面临三重安全挑战

    中新网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层出不穷的新兴场景,充分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无限生产力、创造力。但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模型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小数据”安全问题。传统大数据存在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
    2025-04-30 10:16:00
  • 赓续红色基因血脉 擎画数智沂蒙新篇——临沂联通践行沂蒙精神赋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鲁网4月29日讯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积淀传承。临沂联通以沂蒙精神为根基,将党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在实干中践行沂蒙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擎旗铸魂:深植沂蒙沃土,铸就忠诚通信铁军临沂联通深植沂蒙红
    2025-04-29 16:48:00
  •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7日23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
    2025-04-28 03:02:00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为了打破垄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于2001年7月投资孵化了高科技企业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秒光电”)。飞秒光电率先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自聚焦透镜核心光学材料制程技术及产业化,成功打破日本十多年来对自聚焦透镜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光通信产
    2025-04-27 08:07:00
  • 感悟时代担当,共赴青春之约——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期省直科级干部进修班开展专题教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4日讯(通讯员 余鑫)近日,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期省直科级干部进修班的学员们,怀揣着对时代使命的深刻思考,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年担当”专题研究式教学的征程。他们先后走进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新民学会旧址、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在实地观摩与现场教学中,
    2025-04-24 21:43:00
  • 能穿针引线也能“公主抱”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有多远?

    今年以来,我国人形机器人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大模型的催化下,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而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在期待,人形机器人能够成为家庭一员,为我们承担一些家庭保姆类的服务。那么人形机器现在究竟发展怎样,距离进入家庭还有多远呢?杭州一家机器人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训练出可以进入家庭环境的智能保姆机器人
    2025-04-22 0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