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赛道冠军到全球超级生态,追觅打破组织效率天花板
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如同精密仪器,确保不出错。而新生代企业则是热带雨林般的生态型组织,更好地支撑创新与突围。
我们正处于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外界多重因素在快速变化,未来很难精准预知。传统的公司运作模式是时候被颠覆了。
一家成立仅七年的公司,如今已经站在智能家居的主战场中,正用组织流动性吞噬传统制造业的百年疆界。这家企业的名字叫追觅科技。

从“超级大脑”到“液态组织”
在追觅,有很多看似激进的管理哲学。
"我们不怕犯错,只怕迭代不够快。"在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看来,思维无界,创造力才能无界。

大脑的成长依赖外部反馈,一个公司的成长亦然。在追觅要求大家“明白”和“立刻执行”,通过快速行动缩短沟通链路,整个公司就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脑,迅速接受外界反馈并加速迭代、进化。
没有人会不出错,但只有在快速接受反馈、快速迭代中可以让错误的损失降到最低。
超级大脑本质上就是“大模型思维”,做事要获得足够多的反馈次数,而不是一步到位。大模型需要不断喂数据、不断训练、不断优化,通过闭环快速迭代,打破局限。
科技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普遍存在制度僵化的现象,研发、市场、供应链等部门形成信息孤岛,员工技能单一化,等级分明,决策流程慢。
追觅的人才制度如同活水,允许员工自主发起跨部门项目,主动打破科层制,用“人才流动”倒逼组织熵减,传统企业需要3个月协调资源,追觅的突击队72小时就能组建。
这里没有事业部之间的铁丝网,没有研发与市场的隔离带,有的只是随时重组、跨域作战的"液态组织"。这与字节跳动采用“大中台+小前台”模式相似,基层团队可直接发起项目,无需层层审批。
追觅的战略决策也常常是反直觉的。比如当整个行业卷价格战的时候,追觅投研发做高端,这使得后期可以持续享受技术红利和品牌红利。比如别人的国际化都是先近后远、先低端后高端,而追觅则是先拿下对技术、品质要求最高的欧洲市场,在国外形成品牌势能,进而对中国市场形成正向拉动。
这种看似激进的管理哲学,实则是构建"液态组织"的关键。无边界组织的本质是通过组织形态的“液态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核心优势是用灵活性换取竞争力。谷歌、字节跳动、亚马逊等企业通过不同路径正在实践这一模式。
未来的组织竞争,将越来越依赖“无边界能力”——快速重组资源、激活个体创造力、构建生态共赢网络。
当然,无界不是无度。看似无界,实则有魂。
一是高目标牵引,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俞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以极限目标锻造王者基因,对第一的执念已化作工程师们测试台上的毫米级较真、仿生机械手技术方案历经37版的极致创新。
二是用户思维,从不吝啬研发投入,以超行业水平的投入解决用户痛点,通过用户共创实践形成创意筛选机制,让所有产品和技术的创新都是“用户筛选的结果”,极致体验才能换来用户的情感共鸣。
从“人才无界”到“角色无界”
在追觅的招聘系统中,埋着一个特殊的标签:“跨维度人才”。这里所指的跨维度有三个层面。
一是跨地域人才,立足全球市场的追觅,人才也是全球择优,用全球高端人才提升效率。
二是跨界人才,这些来自无人机、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跨界领域的人才,是成就追觅产品领先的秘密武器。
三是跨阶人才,通过更高阶层的专家降维打击,实现超预期的成果。
在俞浩看来,跨维度带来人才的多元化,他们能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新想法。行业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需要一些新型通才。很多伟大的企业家是超级产品经理,甚至是社会发明家。在今天追觅的团队中,有工程、制造、互联网和艺术设计等不同背景的人员组成,背景和职能各异,但又紧密相连、相互激发。
招人没有边界,用人也没有边界。
追觅允许争论,允许多个想法的碰撞、多元的经历碰撞、多元的兴趣爱好碰撞、多元的人才碰撞,才能带来更好的团队,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从而得到最佳方案。

跟谷歌20%时间可以自由创造的模式相似,追觅模糊员工的职级和界限,推崇“主动承担、愿意跨职责去思考问题”,杜绝“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就别来找我”,让每个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的释放。
这种无边界工作方式的文化基础是“创始人模式”——每个员工都能够成为创始人,具有从零到一的开创能力,不鼓励保守,不鼓励“平庸的正确”。
2022年,年仅33岁的刘斌加入追觅科技,担任割草机器人业务研发总监,主导了割草机器人业务产品半年内快速上市,从初始筹备逐步发展至当前的行业领先地位。2025年1月,追觅科技孵化的3D打印机初创企业原子重塑正式成立,刘斌出任原子重塑总裁。在追觅,刘斌实现了火箭式成长。
无束缚,让每个人的成长可以无边界,公司同时会配以完善的制度,给不同特质的人以不同的发展通道,内部有创业者计划、启明星计划、直升机计划等等,还有股权激励、快速涨薪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让每个人的能力没有天花板。
在这样的组织中,员工和老板的角色互换了。员工是一线的“将军”,在前线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管理者从“指挥官”变为“赋能者”和“连接者”。
正如俞浩所说:“追觅不是开发管开发,ID管ID,然后等老板拍板的逻辑。在追觅,你们就是老板,你们来定ID,我只是在守底线。”
从“阶梯研发”到“网状创新”
得益于高效和不设边界的组织及人才策略,追觅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迭代能力。
追觅的研发实验室里藏着三套不同的路线图: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三级研发体系分工明确,已量产技术持续迭代,创新研发技术随时待命,储备的前沿技术提前五到十年布局。
三级研发体系之上,还有三大关键指标,分别是全球首创,世界第一和遥遥领先。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追觅不遗余力地增加研发投入,确保技术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升级。与一般的家电企业不同,追觅产品研发与设计人员占比达到60%,研发投入占收入的7%以上,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还有一个“1/3法则”:所有的研发费用分为三份,三分之一投入到现有领域的产品迭代,三分之一投到现有领域的产品创新,三分之一投到新领域的创新中。
我们知道,面向未来的研究投入,周期长、风险大,所以很多企业在这块的投入并不大,而作为想用科技改变世界的追觅,则用三分之一的研发费用去押宝未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俞浩曾提到:“技术创新是第一性原理。”这句话里藏着以技术复利拓展业务边界的秘籍。
如今,追觅自研攻坚并形成了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流体力学、运动控制等底层核心技术,以及仿生机械臂、多关节机械手、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等应用层技术,这些技术模块独有的复利优势,能够不同程度地与追觅生态中的新业务共享最新成果,如冰空洗等大家电、智能厨电,以及割草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更广阔的前沿技术赛道,极大提升产品性能与业务竞争力。

这意味着,当追觅要开创新品类时,研发中心的底层技术储备产生了强大的赋能效应。例如,开发吹风机产品时,马达团队、流体力学团队、噪音分析团队,不需要从零开始做研发,极大提升了产品研发的能力和效率。
下层的根技术扎的根越深,未来可应用的空间也就越大。你会发现,追觅的业务场景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所有业务生态都可以共享同一技术平台。
当传统企业还在为单品研发投入重兵时,追觅的技术底层已建成“跨维度武器库”,可以为新品赋能,大大提升新品设计的效率。俞浩曾多次在内部强调“技术复利是企业增长的永动机”。
看似是不同赛道,但本质上都是核心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复利应用。今天的扫地机电机,可能是明天机器人的关节;此刻的AI算法,或许是未来全屋智能的底层逻辑。
当今天所有的科技企业都在为跨界而焦虑时,追觅已在技术基因里预埋了“无界”的可能性。从阶梯研发到网状创新,产品品类创新无界,大家电根本拦不住追觅铺开的技术创新之网。
【结束语】
今天,很多人对追觅做进入大家电领域表示怀疑,这么年轻的公司撑得起来吗?
事实上,大家电根本不是追觅插在终点的旗帜。对追觅来说,它不是在追赶时代,而是在定义智能生活的下一个十年。
这家公司想的不是一个个产品,而是定义权:定义用户未来的智慧生活,定义产业新的版图,定义未来企业的模式。
这一切的打破重构,需要无边界组织的生命力来实现。无边界组织让效率没天花板,无边界人才让能力没有天花板,无边界技术让创新没有天花板,大家电拦不住追觅的生长藤曼。
当下正处于一个技术创新与组织变革交叉路口。一方面,技术升级推动产业重构,传统的家电产业正在被智慧生活所替代。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新环境,谷歌、字节、亚马逊、小米、追觅等公司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先锋,在尝试全新的企业运营模式。
通过“软化”组织边界,让企业像水一样流动。当组织流动性突破临界值,企业将不再是产品容器,而是进化成超越赛道的超级生命体,单一赛道的隐形冠军有机会进化为多物种的超级生态。
正如俞浩所说:“追觅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生态,布局未来30年的技术变革。”在这个万物皆可重构的时代,追觅的答卷证明:无边界不是幻想,而是新一代科技创新者的新战场。
内容来源:懂懂笔记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2025-04-30 17:14:00 -
5月有新规,保障外嫁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结婚,未取得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取消其成员身份;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5月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等一批新规施行,聚焦群众关切,以法治力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媒合作2025-04-30 13:26:00 -
齐向东:大模型应用面临三重安全挑战
中新网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层出不穷的新兴场景,充分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无限生产力、创造力。但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模型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小数据”安全问题。传统大数据存在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2025-04-30 10:16:00 -
官员在会场被带走,画面曝光
“36年的住建生涯,就以这种方式结束,真是奇耻大辱。”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忏悔实录丨谢海洋:上梁不正下梁歪 导致单位“塌方式”腐败》。谢海洋口中的“奇耻大辱”,是2023年7月19日,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旌阳区纪委监委从会场带走,并于当晚宣布留置。公开资料显示,谢海洋,男,1964年4月出生,2025-04-30 09:31:00 -
这家山姆麻薯供应商去年狂揽38亿元 揭开商超“网红”烘焙单品的繁荣与隐忧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文多近日,“沃尔玛恢复中国供应商出货,美国客户承担关税”这一消息,再次将沃尔玛推上热搜。在沃尔玛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中,山姆会员商店(以下简称山姆)的中国烘焙供应商表现颇为亮眼。以供应麻薯的立高食品(SZ300973)为例,4月28日晚间,立高食品披露了2024年年报。历年年报2025-04-30 06:59:00 -
加拿大选举日 特朗普再提“第51个州”
新华社华盛顿4月28日电 加拿大28日举行联邦众议院选举,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再提美国“吞并”加拿大一事,鼓动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特朗普当天早上在社交媒体上称,加拿大选民应选出“一个有力量和智慧的人”,只要加拿大成为美国“珍爱的第51个州”,就可将加拿大税率减半,将加拿大军力“免费提升至世2025-04-29 00:32:00 -
如果我们的身体里住着一只猫 | 书评·盛唐小仙
很多年前,一名爱猫的同学给我分享过养猫和养狗的不同感受。印象最深的是,她说,从猫身上感觉不太到讨好和依附,猫这种动物似乎有自己的思想和傲娇。而狗就不同,能够感受到狗对养育它的人的深深依恋。我并未养过猫,故而没有更多更深的感触。又是几年前,我在小区里投喂过一只非常小巧但是精神奕奕的小猫。有几次遇见它,2025-04-28 15:24:00 -
红旗品牌携全新产品亮相上海车展
在4月23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红旗品牌携金葵花子品牌和红旗天工家族、H家族两大产品系列共23台展车的全新阵容参展,展示了红旗品牌“Allin”新能源战略新成果。其中,首发亮相的红旗H家族产品系列全新旗舰车型——C+级豪华纯电/混动轿车H9和SUVHS9、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2025-04-28 08: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