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金公司业绩出炉:易方达净利39亿领跑,南方反超华夏位居第二
红星资本局3月30日消息,随着券商、银行等上市公司2024年报的陆续披露,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已有36家公募基金公司的2024年营收情况出炉。
整体来看,有9家基金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共1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头部公募中,易方达基金以39亿元的净利润稳居“一哥”地位,南方基金业绩增速表现最好,净利润达到23.52亿元,超越华夏基金,位居行业第二。
中小型基金公司中,有的通过REITs、指数基金等进行差异化布局,实现业绩突围;有的除了业绩表现不佳,合规风控、产品营销等方面也暴露出问题。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9家净利超10亿元
南方反超华夏位居第二
回顾2023年,受市场持续调整、公募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基金公司净利润下滑是普遍趋势,这在头部公募中也较为显著。2024年,一些公司通过指数基金、固收类产品进行差异化布局,并开启“降本增效”,业绩有所回暖。
2024年,易方达依旧是唯一营收超过100亿元的基金公司,达到121.09亿元。易方达的营收在2021年首次站上百亿,达到145.57亿元,此后连续三年下滑。不过,2024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33%,终止了下跌趋势。

净利润超10亿元的还有8家。由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控股的华夏基金,在经历连续两年下滑后,2024年迎来止跌回升,营收、净利分别同比增长9.61%、7.20%。不过,华夏基金行业第二的位置已经被南方基金占据。
从业绩增速来看,南方基金表现最好,营收、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1.59%、16.92%。南方基金的第一大股东华泰证券(601688.SH;6886.HK)在年报中表示,南方基金持续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
富国基金是目前唯一营收、净利双下滑的头部公募,分别同比下滑4.62%、3.46%。近期,富国基金还经历了主要股东变更。因国泰君安(601211.SH;2611.HK)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合并后的国泰君安成为富国基金的主要股东。
16家净利位列“1-10亿元”梯队
差异化布局成业绩主要推手
目前,2024年净利润为1亿元至10亿元的公司共有16家,其中有8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8家公司净利同比下滑。中小型公司通过REITs、指数基金等进行差异化布局,是业绩突围的利器。

具体来看,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全资控股的中金基金净利同比增加170.17%,净利润由2023年的不足5000万元增至1.09亿元,是目前36家公募中净利增幅最大的一家。
中金公司在年报中指出,2024年中金基金新发5只公募基金,完成中金印力消费REIT、中金联东科创REIT、中金重庆两江REIT的发行,公募REITs管理规模持续保持行业前列,成立中金金辰债券、中金成长领航混合2只传统公募基金。截至2024年底,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至2073.3亿元,同比增长63%。2025年,中金基金将通过持续积累绩优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顺应市场趋势重点发展权益类产品及深耕公募REITs产品的投资运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的稳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由华泰证券参股的华泰柏瑞基金,2024年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营收、净利分别同比增长31.69%、45.53%。华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截至2024年底,华泰柏瑞旗下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ETF规模为3596.27亿元,位居沪深两市非货币ETF规模市场第一。2024年,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均获批境内首批发行沙特ETF。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信达澳亚基金在这一梯队中净利下滑最为显著,同比下滑42%。业绩表现不佳,合规风控方面也暴露问题。2024年,该公司还因旗下基金经理涉“老鼠仓”陷入舆论漩涡。
11家净利低于1亿元
超半数净利两位数下滑
此外,有11家公募2024年净利润低于1亿元。其中,国联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富安达基金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但有6家净利润出现两位数下滑。

具体来看,中邮基金(834344.NQ)是行业中唯一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募基金,2024年营收、净利分别同比下滑25.72%、91.60%。中邮基金在2024年报中表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是行业降费影响等原因导致本期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是本期母公司及子公司首誉光控净利润同比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中邮基金详细披露了各项费用支出,可以窥见基金业“降本增效”细节。红星资本局粗略计算发现,该公司2024年业务及管理费合计3.18亿元,同比减少20.9%,其中职工薪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多项费用双位数下滑。

截图自中邮基金2024年报
在净利下滑的公司中,申万菱信基金近期面临“新基金卖不动、老基金面临清盘”的营销难题。3月15日,申万菱信基金旗下一只新基金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募集满3个月,但未达到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3月21日,申万菱信基金公告称,申万菱信鑫享稳健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
编辑 杨程

-
员工履历造假,公司能直接解雇吗?
找工作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写简历这薄薄一页纸可是咱求职的敲门砖简历上:能很好地平衡生活和工作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实际上:只想按时上下班,拒绝加班这种适度优化,懂的都懂~但是优化≠造假有的求职者为了让自己顺利拿到offer写简历时“无中生有”“虚假包装”这种情况被公司发现后公司能否将其解雇?一起来2025-07-28 14:13:00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2025-07-27 10:11:00 -
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
今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元。1937年的南京,日军进行数周大规模屠杀。《南京照相馆》中,躲藏在照相馆的普通百姓们想活,更想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护送出城。“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勿忘历史!2025-07-26 21:33:00 -
科创板开市6周年 589家公司交出高科技自立自强“硬核”答卷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编者按/ 6年光阴,从25家到589家,从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到高科技创新发展“示范田”,科创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从追赶到引领,让科技的火光点亮产业的星河,在这片“试验田”上,科创板始终引领制度创新,科创板企业家们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2025-07-26 03:17:00 -
“女主持人性暗示求职”简历系伪造,涉事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一女模特被盗图造黄谣已报警
7月23日下午,一则疑为前电视台女主持人求职信息的相关群聊聊天记录,在网上引发传播。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相关信息均为不实,聊天记录中涉及的女性照片系被盗图。聊天时间为7月23日下午3时许的网传聊天记录显示,有人发布了两张BOSS直聘上的信息截图,一张截图时间为12点47分的个人简历信息显示,一名叫“2025-07-25 07:30:00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2025-07-24 18:07:00 -
歌尔微电子闯关港股IPO!声学传感龙头直面苹果依赖与芯片自研挑战
文|号外工作室声学传感龙头再次冲刺港交所了!7月21日,在在港股IPO招股书失效仅24小时后,歌尔微电子闪电重递申请表,联席保荐阵容依然豪华——中金、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集体护航。这家从创业板撤退的传感器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辗转腾挪背后,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企业面临的选择与挑战。歌尔微电子股份2025-07-24 14:46:00 -
24省份半年报陆续出炉:广东稳居首位,四川守住第五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各地2025年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公布。截至发稿,共有24个省(区、市)公布相关数据。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广东继续领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725.4亿元,同比增长4.2%。江苏紧随其后,达到66967.8亿元。山东和浙江则分列第三、四位。其中,山东上半年GDP2025-07-23 1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