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莞回应“废旧动力电池拆解乱象”:已对2家企业立案调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5 22:49:00    

3月14日晚上,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举办的2025“广东3·15晚会”播出《新闻调查:动力电池报废都去哪了?》,报道了东莞黄江、清溪、塘厦镇部分废旧电池回收加工厂暴力拆解废旧电池的行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月15日晚,澎湃新闻从东莞市相关部门获悉,针对上述媒体报道的工厂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指出要用最大最强的举措和力量加强管控,从快从重处置违法违规生产及经营行为。东莞市政府组织工信、商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打击废旧动力电池违法违规行为,深挖废旧动力电池来源和去向,并从源头上出招规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彻底整顿行业乱象。

随后,东莞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连夜前往黄江镇,现场督导进一步查处工作,指出要尽快查清产品来源去向,对违法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并立即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拆分组装问题全面深入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针对广东3·15晚会曝光的违规拆解、组装、运输、销售废旧动力电池企业,东莞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开展联合执法和重点检查,形成整治合力。晚会曝光的有违规拆解企业3家、组装违规电池企业3家、物流快递运输企业3家、废旧电芯销售企业1家,已对2家有成品电池的企业依法立案调查,并封存扣押违规产品。

东莞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清理整治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分、拆解、组装、存储等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对检查发现问题的企业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摸清辖区行业经营状况,动态掌握相关企业底数,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防止问题反弹。东莞市商务局组建检查小组,重点检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有关报废动力电池处置去向及电池溯源系统登记情况;针对媒体曝光深圳市有关电商平台商品质量问题,重点提醒东莞电商平台加强平台进驻商品质量审查。

东莞交通运输部门对记者暗访的多个相关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依法严厉查处涉嫌违法违规运输行为,并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锂电池道路运输排查和监管执法工作,严查严处使用无相应危运资质的车辆运输锂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交通部门正在对清溪镇相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如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运输的情况,将依法严厉查处。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梳理环境影响风险点。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加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巡查检查,截至3月15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巡查检查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2608家次,累计发现重大事故隐患56项,整改完成47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率为83.9%;累计发现一般事故隐患8173项,整改完成7650项,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率为93.6%。东莞市消防支队持续对清溪镇涉及的8家场所进行排查、督促整改并于3月14日当晚协助有关部门对黄江镇两家企业采取了临时查封措施。

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老废旧蓄电池都是禁止寄递物品,在邮递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东莞市邮政局第一时间对涉事的清溪营业网点进行立案调查,对媒体曝光的东莞市京广速递有限公司进行约谈告诫,督促总部企业切实落实统一管理责任,并在全网开展排查整治,严防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三无产品”、老废旧蓄电池等进入寄递渠道。

接下来,东莞市邮政管理局将组织执法人员,加强对全市寄递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收寄电动车用蓄电池及“三无产品”蓄电池的排查力度,依法依规、从快从严处置涉嫌违法违规行为,严禁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等禁寄物品进入寄递渠道。

东莞市将持续开展废旧动力电池专项整治,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对前期整治工作情况及时组织复盘复查,防止问题反弹,并从源头上规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研究如何规范产业发展,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建章立制,明确白名单以外的“小作坊”式企业应如何规范和监管等问题,彻底整顿行业乱象。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了广东3·15晚会曝光废旧动力电池存在暴力拆解等诸多问题,3月15日,羊城晚报、新快报也分别发布调查报道披露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暗藏“灰色产业链”,被曝光的小作坊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

去年12月,针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拆解乱象,澎湃新闻曾发布调查报道。记者赴河南新乡、广东东莞等10家工厂暗访发现,一些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到小部分“低小散”作坊式小工厂,通过“打粉”、拆解组装等方式回收利用电池,不仅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其生产环节也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环境污染风险。报道发布后,广东东莞、河南新乡均回应称,将重点整治动力电池拆解乱象。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汪健

  • 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开门红”,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4%

    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化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创新升级育精尖,围绕“优镍、强铜、增钴、扩贵、兴钛”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着力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升级。目前,已培育5条细分产业链,形成3家链主企业引领、10余家规上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年一季度
    2025-04-28 07:36:00
  • 解读GDP二十强省份的人口竞争力:广东生育率居首,辽宁老年人口占比最多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省域经济竞争,也是人口的竞争。31个省份的一季度GDP数据已经全部公布,至此,全国GDP二十强省份也已揭晓。在这20份成绩单中,15个省份的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平均水平(5.4%),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当我们观察区域经济发展时,产业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数据
    2025-04-27 18:26:00
  • 梅州梅县区第一季度GDP增速10.8%,居全市首位

    日前,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根据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67.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8%,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首季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梅县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
    2025-04-27 18:06:00
  • 方大炭素2024年度发展报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炭素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方大炭素作为中国炭素行业的领军企业,依托方大集团先进的企业管理及灵活的民营体制机制,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
    2025-04-27 16:12:00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为了打破垄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于2001年7月投资孵化了高科技企业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秒光电”)。飞秒光电率先通过自主研发掌握自聚焦透镜核心光学材料制程技术及产业化,成功打破日本十多年来对自聚焦透镜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光通信产
    2025-04-27 08:07:00
  • 广东一季度“三新”行业快跑,用电量猛增32.9%

    4月25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包括中成药生产、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港口岸电、互联网数据服务、充换电服务业9个
    2025-04-25 18:15:00
  • 广东省科技厅:鼓励省属国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积极建言献策

    提示信息4月25日,广东省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让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广东将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结合行业状况与企业发展实际,鼓励省属国企在人工智能
    2025-04-25 18:13:00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京启动 跨境支付行业有望加速增长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4月24日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他强调,要直面近期美对我加征关税的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实际问题,加力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增长。尽
    2025-04-25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