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长 人生教育规划,这些重点要知道→
这几天,多所“双一流”高校相继宣布扩招本科名额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校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学科领域,聚焦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就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表重要讲话。
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内在统一、相互支撑。
教育,历来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全国两会,从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有很多新举措出台。两会的科教含量高,为的是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引发广泛关注。
学前教育,是指由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三周岁到入小学前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仍是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学前教育的两大难题——“入园难”“入园贵”困扰着不少家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治本之策,是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对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最早明确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
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通过,以法条形式固化了“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目标,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就提到了“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从“普及”到“普惠”,再到“逐步免费”,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
在今年3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表示,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助于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3.6万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
那么,下一步应该如何做?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把普及普惠、教育布局和教师队伍建设做扎实。今年6月1日,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将推动制度、政策、保障机制深入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切实把生育、养育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惠。
2
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
全国近60%的高中生在县域中学读书,县中教育是近些年来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今年将推出“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破点。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曾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主要措施围绕生源、师资,县中的软硬件条件等方面,目标是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如今,推出“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振兴县中,刻不容缓。
如何办好县域中学?怀进鹏表示,第一要加强县中布局,第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第三要吸引和培养面向县中的教育,使得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教育的学生,建立整个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
县中振兴是一场攻坚战,要让每一个有志少年,都能平等拥有向上生长的力量与希望。
3
推进职普融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一个学生家长都很关心的词——“职普融通”。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职普融通是指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培养成果互认、发展路径互通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路径选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一些“上了职校就不能考大学”“职高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如今,职普融通让这两条路有了更多的交汇点。比如,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有机会通过高考升入本科,实现更广阔的发展。通过职普融通,国家将培养更多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我国拥有着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覆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主要领域。职业院校成为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主阵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职普融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要怎么融、如何通?一个关键载体是综合高中。
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成立于2023年,由太平中学和天府新区职业学校两所学校整合而成,是成都市第一所综合高中。
据介绍,该学校目前开设480余门课程,包括文化基础类必修课程,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编程设计等技能素养类课程,劳动教育等德育成长类活动课程以及职业倾向类体验课程。

△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学生的课表。
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党委书记何吉永介绍,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以及职业体验,选定(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综合高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多元选择,非常适合中考结束后,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犹豫不决的学生。何吉永说,“高一时,我们应用型的学生有100多人选择到学术型,但同时我们学术型也有100多人选择到应用型。家长们传统上总认为职教的学籍不如普高的学籍,综合高中打破了职普的壁垒。”
4
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这段时间,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突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革新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强大潜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怀进鹏部长表示,会继续加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把人工智能和教育结合起来,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虽然白皮书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从过往的经验和信息可以预见,它将是一份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明方向的重要文件,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即将拉开帷幕。
去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目前已有多地在“AI+教育”上展开布局。
今年2月,成都市遴选了35所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深度探索;
3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要求,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全市中小学将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从人生起点的托举到终身发展的支撑,从县域教育的振兴到未来人才的锻造,一系列举措正引领我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央视新闻)
-
免费学前教育要来了!
(转自“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2025-07-28 07:56:00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2025-07-27 10:11:00 -
达州宣汉:以教育之“暖” 解民生之“忧”
托举希望、筑梦未来。2025年,达州市宣汉县持续深化“温暖宣汉”十大行动,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助学圆梦“扶苗育才”专项行动。从精准资助直达困难学子,到营养餐保障惠及万童,再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系列举措托举起万千家庭的希望与梦想。保民生、暖民心,学生资助事关民生福祉。宣汉县聚焦家庭经济2025-07-25 11:44:00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2025-07-24 18:07:00 -
“网络身份证”已正式启用|南财合规周报(第199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章驰 北京报道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上值得关注的动态。 本周,我们重点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探索AI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网络身份证”7月15日正式启用。海外方面,英伟达计划恢复向中2025-07-21 08:40:00 -
数智化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摘 要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促进教材建设实现从知识图谱到能力图谱的飞跃,推动教材体系迈向教学体系。浙江大学以人工智能体系化教材建设为基础,研制和开发支撑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AI+X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进阶计划,探2025-07-17 12:20:00 -
教育部公布,金昌市一所学校入选!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入选!完整名单如下↓2025-07-17 04:38:00 -
绿色算力筑基石 人工智能启新篇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不仅是对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化实践,更标志着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汇聚政2025-07-14 0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