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观察丨维护消费者权益需要“3·15”,更需要“365”
2025年央视“3·15”晚会再次揭开消费黑幕,九大行业乱象触目惊心。从贴身使用的卫生巾、内裤,到日常消费的虾仁、家电维修,甚至金融借贷与个人隐私,黑心商家的套路环环相扣,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们也看到,针对“3·15”晚会曝光的问题,各地迅速行动:倒卖翻新后的纸尿裤及卫生巾残次品,公司负责人被济宁警方连夜控制;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且货不对板,涉事企业被商丘多部门连夜查处;电子签协议利率竟高达2234.69%,借贷宝办公区已被警方封锁;1斤虾仁解冻之后只剩3两,“保水虾仁”被责令停止销售……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一组组连夜查封的行动,是监管该有的迅速,也彰显了绝不姑息的态度。
但不得不说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仅有“3·15”这一天是远远不够的。仔细想想,这些乱象难道真是今年刚冒出来的吗?多少人在直播间买过注水虾仁,接到过AI合成的骚扰电话,被“精准获客”软件窃取过隐私?这些消费陷阱,仅靠一场“3·15”晚会够吗?显然,远远不够。维护消费者权益,不能只是“一日限定”,更要“365”天全年在线。
诸多商家早就摸透了监管的节奏。每年春节后,某些企业就像等待期末考的学生,把见不得光的账本锁进保险柜,把过期原料藏进地下室。等到聚光灯扫过,又大摇大摆重操旧业。就像晚会揭露的“维修刺客”啄木鸟,因收费、维修质量等问题曾屡遭投诉,平台投诉量超几千条,可照样能扛到今年晚会才现原形。这种“315特供式整改”,说到底还是违法成本太低,日常监管存在盲区。
现在的消费陷阱早就升级成“智能版”了。AI技术能模仿真人声音一天打800个诈骗电话,大数据算法把老年人精准圈定为保健品目标,电子合同里藏着年化利率300%的“数字高利贷”。这些高科技马甲下的消费侵权行为,靠突击检查、群众举报这些传统手段已经防不胜防。就像那个窃取用户信息的“精准获客”软件,要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拆包分析,普通消费者根本发现不了猫腻。
但破局之钥也在技术革新中浮现。比如,用区块链技术给生鲜产品贴“数字身份证”,“数字市场监管员”紧盯主播是否有违法行为,济南创新推出“预付宝”为消费者预付资金的安全保驾护航,广东中山创新推广“互联网+”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新模式……更重要的是,现在每个消费者都能成为监督者,遇到缺斤短两扫码就能验证,碰到虚假宣传录屏就是证据。这些织入日常生活的防护网,正在把消费安全从“年度大考”变成“随堂测验”。
真正的消费安全,应该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从晚会曝光到全民较真,这场消费维权持久战需要更多“日常战士”。职能部门该给重点行业装上“电子围栏”,用大数据实时预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全程监管、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费在哪里,监管就应该在哪里。企业要抛弃“赚快钱”思维,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品牌;消费者则要告别凑合心态,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敢地站出来说“不”,较真一次就是推动进步一分。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简化维权流程,提高维权效率,让消费者在维权的路上不再孤单。
需知,良好的消费环境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一环,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氛围,让“3·15”随时在线、全年在线,才能营造公平、安全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董婧)
-
西贝到底有没有“预制菜”?大风新闻暗访西贝“罗永浩菜单”,律师评说争议焦点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一场关于预制菜的舆论风暴在网红罗永浩与餐饮巨头西贝之间爆发,双方各执一词,争端或将从网络平台蔓延至法庭。对此有网友称,“现在中式餐厅很多都是预制菜,没办法,成本在那里。”但随即招来一波反驳:“这波我站老罗,西贝这个贵,80%预制还不允许人说”。也有人指出:“发现了西贝预2025-09-12 15:30:00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2025-09-12 07:19:00 -
今年9月至明年4月,湖南进入候鸟重点管护期
华声在线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乐)今天,湖南省保护鸟类三年行动暨2025年秋冬季候鸟保护视频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明确今年9月至次年4月为我省候鸟重点管护期,管护期内将在重要候鸟迁飞通道、越冬地、繁殖地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全力保障候鸟安全迁徙与越冬。 (视频会现场。 刘乐 摄)湖南全境位于东2025-09-09 20:26:00 -
南阳市召开2025年省派博士服务团暨市第十三批“百名人才进百企”培训动员会 人才入企赋新能
9月5日,我市召开2025年省派博士服务团暨南阳市第十三批“百名人才进百企”培训动员会,为今年省派来宛挂职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市第十三批“百名人才进百企”专家人才开展岗前培训。选派专家人才挂职帮扶基层,早已成为我市人才工作的知名品牌。多年来,这一工作持续优化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实践中形成了成熟2025-09-08 08:20:00 -
开学季,催生文具消费新热点
市民在挑选文具新学期,家长和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着手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用品,文具用品店也随之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销售高峰期。孩子们的购物篮里装满了哪些新奇玩意儿?什么样的文具能成为新学期的“爆款”?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晋东小商品批发市场。这里,不仅是我市乃至我省文具用品批发和零售的集散地,更是各类新型2025-09-01 07:16:00 -
邵原镇精准赋能优服务网格聚力促发展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赵冠男近日,济源市邵原镇召开“营商环境网格员职责深化与服务提质”推进会,全体营商环境网格员参会,旨在进一步明确网格职责、优化服务流程,以“网格化”精细管理激活营商环境“新动能”。 会上,镇营商环境办公室首先通报了前期网格服务工作成效与不足,指出当前存在的政策传达不及2025-08-27 15:34:00 -
MUJI怎么读,全网吵翻了
最近,“无印良品”商标纠纷引发关注。在相关帖子下面,有网友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掀起一番讨论:MUJI到底读“miu鸡”,还是“母鸡”?图源:壹读外国品牌怎么读?先来了解一下MUJI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MUJI無印良品方告诉壹读,“无印良品”对应的日语汉字就是“無印良品”,平假名(可以理解为拼音)是“む2025-08-19 22:10:00 -
“康师傅”们卖不动了?消费者:6块钱能点一份有肉有菜的外卖,谁还花15块买“轻奢方便面”?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方便面市场或正经历20年来的最冷寒冬。2020年,中国人一年吃掉超过438亿包方便面,相当于每人消费30包。如今,这个数字像被戳破的气泡,3年缩水40亿包。行业巨头的财报揭示了市场现状: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53%至134.65亿元,减少3.5亿元;饮2025-08-18 1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