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更多学习者提供“在线课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7:10:00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詹德川主讲“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历史和进展”;文学院教授孙书磊主讲“昆曲为何能够位列首批世界‘非遗’榜首”;物理学院教授梁彬主讲“这一‘声’穿越千年:从天然声学材料到人工声学材料”……南京大学“诚计划”系列直播以每周1期的频率稳定开展,让校内校外众多学习者指尖轻点,就能在“在线课桌”上自主学习,在各类高品质学术讲座中提升自我。

“诚计划”是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联合校友总会于2022年推出的“校友终身学习辅助计划”,由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及国家级领军人才组成的顶尖学者团队,以南大故事、国家战略、学科前沿、行业动态、科学与人文素养等为主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目前,“诚计划”已开展156期,成为南京大学面对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的大型直播讲座品牌,参与学习人次超60万。

“我们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终身教育路径,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构建覆盖广泛、资源优质、模式多样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韩顺平说。学院以南京大学20余年网络教育沉淀数据为资源池,加强数据挖掘、激发数据要素活力,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互交叉融通、数据驱动的精准高效的学习生态。

据介绍,2020年底至今,南京大学自主研发“暾学堂”智慧学习平台,通过专题、课程、慕课、案例、讲座、短视频等形式发布1000多门线上课程资源,开展科学普及、人文经典解读、老年教育、艺术修养等多类课程,不仅服务于南京大学师生,还面向社会公众,助力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目前,平台融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定制,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已有超过12万名注册学员。

“有了高效运转的数字平台,学习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我们也可以在线了解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跟踪注册学员的学习情况,方便进一步设计和管理在线课程。”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闵红平介绍,数字化平台构建起开放灵活的学习路径和精准适配的支持服务体系,为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平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也为学院调整课程、关注学员学习情况提供参考。

此外,南京大学还以产教融合紧密服务乡村发展需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运营师”培训项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年多来,共举办乡村振兴有关培训班20余个,培养人才近2000人次。

“南京大学将坚定不移推进数字赋能终身教育,让学习资源更丰富优质、让学习方式更灵活便捷,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贡献更多‘南大智慧’和‘南大范例’。”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1日 第01版

作者:记者 阿妮尔

  •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程靓)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统筹,与各方一起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在实施行动过程中,将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
    2025-08-29 11:32:00
  • 全国学子齐聚上海临港,智能制造赛场同台竞技

    8月16日—18日,以“赋能智造强国 创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第一阶段决赛在上海建桥学院举办。本次大赛聚焦“智造未来,AI赋能新工业”,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的顶尖学子同台竞技,展示了青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赛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加
    2025-08-19 18:44:00
  • 计划拿出1.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

    南方日报讯 (记者/章倩倩 见习记者/罗靖瑜)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上,记者从中国潮玩之都·动漫潮玩产业招商推介会获悉,《东莞市加快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发布,东莞计划拿出1.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从产业生态、开拓市场、内容创作、动漫产业、要素保障等五大方面支持潮玩
    2025-08-10 08:09:00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
    2025-07-27 10:11:00
  • 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印度驻华大使馆 7月23日发布旅游签证须知。据北京商报报道,这是自2020年暂停后,印度时隔5年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 全文如下:自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到访印度,需先在线填写签证申请表并打印,然后进行预约,之后需本人持护照,签证申请表及其他相关文件前往以下相应管
    2025-07-23 14:11:00
  • 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7月20日,衡南县三塘镇,村民驾驶农机在收割玉米秸秆。“双抢”期间,该县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通过“以用促禁”实现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双赢。曹正平 刘冠 摄影报道(湖南图片库)来源:华声在线
    2025-07-21 09:15:00
  • “网络身份证”已正式启用|南财合规周报(第199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章驰 北京报道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上值得关注的动态。 本周,我们重点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探索AI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网络身份证”7月15日正式启用。海外方面,英伟达计划恢复向中
    2025-07-21 08:40:00
  • 数智化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摘 要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促进教材建设实现从知识图谱到能力图谱的飞跃,推动教材体系迈向教学体系。浙江大学以人工智能体系化教材建设为基础,研制和开发支撑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AI+X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进阶计划,探
    2025-07-17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