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南地北怀化人 | 舒佐华:指间墨韵绽芳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00:43:00    

以独创的五指书法技艺,在当代书坛开辟出一条“以指代笔”的艺术蹊径,用三十年光阴将传统书法演绎为“指间芭蕾”,让千年墨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舒佐华:指间墨韵绽芳华

文/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

(舒佐华老师近照)

人物简介:

舒佐华,笔名小川,女,196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她身兼数职,是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华夏名人书画院院士,更是中国非遗五指书法艺术家。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几十载痴迷于艺术界,好学不辍,执着求知,历经王焕然、庞中华等名家教诲,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指为笔,自成一家。指书作品刚柔并济,灵动飘逸,既字又画,堪称华夏一绝。

走进位于北京大兴舒佐华的工作室,墨香与书香扑鼻而来。只见她正专心创作,五指灵动,时而轻提,时而重按,笔下一个个韵味十足的汉字跃然纸上,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这位从湖南溆浦走出的北漂女书法家,以五指为笔,蘸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绘就了一幅精彩绝伦的艺术画卷,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魅力和生命力的书法世界。

(五指书法非遗创始人。)

本期,请读者与《天南地北怀化人》工作室记者一起,走进五指非遗书法家舒佐华的世界,探寻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

苦难中埋下梦想种子

舒佐华的童年,满是心酸与苦难。父亲舒均旺是710矿职工,家中兄妹五人,上有一姐,下有两弟一妹。全家生活全靠父亲每月36元的微薄工资,好在母亲勤俭持家,日子虽不富裕,倒也能维持。

童年的舒佐华,和所有天真烂漫的女孩一样,对美有着强烈的渴望。然而,她记忆最为深刻的,却是总是穿着姐姐穿旧的衣衫。每当看到别的孩子身着崭新漂亮的衣服,她的心中便充满了羡慕,让她忍不住跟妈妈闹起了脾气。妈妈那句“臭美什么?不露着肉就行了”,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心中对美的渴望,让她满心委屈。但也就是在那一刻,她懵懂地感知到了生活的不易,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苦涩。

命运的重击猝然而至。1976年,舒佐华11岁那年,准备上学的她不见妈妈喊吃饭,便去妈妈房间查看。一进门,当即被吓坏了,妈妈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

她赶忙让大姐去爸爸矿上叫上夜班的爸爸,自己跑到村里赤脚医生家。“你妈妈得的是流行性出血热,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医生无奈地说道。

“我们5个孩子哭成一团,爸爸也没了主意。”舒佐华回忆道。

妈妈的离去,让舒佐华深知生活仍要继续。妈妈走后,最小的弟弟才两岁,无奈之下,姨娘把三个最小的弟妹带去抚养。姨娘自己也有五个孩子,加上舒佐华的三个弟弟妹妹共八个孩子。

“无论吃饭还是洗澡,八个孩子都要排队,姨娘累得不行时,便边哭边骂,你个短命鬼,自己走了躲清静,把这些劳神的东西留给我。”多年过去了,这些场景依然清晰地印在舒佐华的脑海中,成为她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母亲的离世,让刚读初一的舒佐华不得不辍学。生活的残酷过早降临,但苦难并未磨灭她对美好的向往,反而在心底深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漂泊岁月铸坚韧

辍学后的舒佐华,来到罐头厂做临时工。在那里,她用稚嫩的双手,努力承担起生活的责任。然而,命运并没有对她手下留情。1995年,罐头厂效益下滑,她下岗了。

回到家中,等待她的不是安慰,而是丈夫的白眼。那段日子,她整日以泪洗面,生活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五年后,经朋友介绍,舒佐华毅然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

2000年,在中粮广场地下二层的盛派画廊,她开启了北漂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导购,主要任务是为画家卖画,每月薪酬仅600元。

舒佐华告诉记者,“当时,每月房租150元,饭费300元,剩下的150元要支付交通费、零花,月月都紧紧巴巴的。”可是生活的拮据,并没有阻挡舒佐华对书法的热爱。从小就钟情于书法的她,在画廊工作的12小时以外,便开始了自学之路。

宣纸虽不贵,但常年练习成本高。一番琢磨后,她开创了独特的练字模式:在玻璃上,用水当墨练习写字。她买来著名书法家怀素和张旭的字帖,找来一块废弃玻璃,照着字帖在玻璃上写字,一写就是4年。

(舒佐华老师与中国著名十大画家之一王焕然先生交流心得。)

在漫长的四年里,舒佐华沉浸在书法世界中,不断磨砺自己。常有画家来画廊送作品,看到舒佐华的字后对她说:“你的字很有进步,已经有那么点韵味了。如果把怀素和张旭的字当做100%,你已经掌握了他们50%的功力,只要有信心,你也会成为书法家的。”画家们的话激励着舒佐华,在书法之路上,她越走越有信心。

汗水浇灌艺术之花

2004年,画廊无意给舒佐华涨工资,她决定辞职,摆地摊卖自己的作品,她把“阵地”选在了方庄桥上。

“我在家里写好字,拿到桥上去卖,偶尔也当场给人家写。平均10块钱一幅字,有时候多些有时候少些。”舒佐华回忆起那段日子,脸上依然洋溢着淡淡的微笑。虽然生活依然艰苦,但能够靠自己的书法作品谋生,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舒佐华老师作品)

卖字闲暇时,舒佐华仍坚持练习。她在地下用手指练习写字,未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她竟自创了五指书法。这种独特的书法形式,是她在长期的坚持与探索中诞生的结晶,为她的艺术之路开辟了新的方向。

随着在书法领域的不断积累,2009年,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舒佐华前往温州,开办了“小川画廊”。当被问及为何取这个名字时,她感慨地说:“这些年,我一直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取‘小川’做店名,就是纪念自己结束川流不息、四处为家的日子。”

在“小川书画店”经营中,舒佐华不仅卖自己的作品,也代卖其他书画家的作品。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著名画家林声荣评价她的书法:“有独创一体的风格。作为女书法家,精神可嘉,有吃苦奋斗的精神。”这些认可和赞誉,让她更加坚定了在书法领域继续前行的决心。

坚守传统勇创新

(舒佐华老师现场创作五指书法)

作为五指书法创始人,舒佐华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五指书法的重任。在技艺创新的道路上,她始终恪守传统精髓,将五指书法教学系统化,总结出了“三度九法”训练体系。这一体系的诞生,为五指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学习这一独特的书法艺术。

为了培养新一代传承者,舒佐华走进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开设工作坊,将自己的书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她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学生,从手指的力度控制到笔画的走势,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五指书法,将这一非遗瑰宝传承下去。

(舒佐华老师作品)

她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她的作品先后被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是对她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2019年,她更以指书长卷《道德经》亮相威尼斯双年展,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当代转化。那一刻,她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多元舞台展风采

(舒佐华老师作品)

舒佐华的五指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创作风格独具特色,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她的人生故事,传递着她的心灵感悟。在她的笔下,书法不再是简单的书写艺术,而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生命力的世界。

2013年,舒佐华担任希斯杰商业联盟艺术顾问,并被评为北京中文宣三百名家之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艺术成就的再次肯定,也为她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她有机会参加更多的艺术活动,与更多的艺术家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2018年,舒佐华的五指书法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知青春晚会上展出,并获得中央七台的现场直播推荐。那一刻,她的作品通过电视屏幕,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五指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包容之地筑梦想

来到北京大兴发展后,舒佐华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她觉得大兴是一个充满包容性的地方,这里文化事业繁荣,为外地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片土地上,她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也找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

(舒佐华老师现场创作五指书法)

“今后,我要再接再厉,以书法前辈为榜样,光大五指书法,为大兴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舒佐华深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创新,让五指书法这一非遗瑰宝在大兴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如今,这位年近花甲的女书法家依然保持着每日五小时的指书训练。正如她所说:“五指虽短,可纳乾坤;墨池虽小,能生万象。”这种将身体化作创作工具的艺术实践,不仅拓宽了书法表现维度,更赋予非遗技艺鲜活的时代脉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童年的苦难到北漂的艰辛,从自学书法的执着到开创五指非遗书法的辉煌,舒佐华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以笔为剑,以墨为友,在书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她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记者采访手记

见证梦想绽放的力量

在决定采访舒佐华老师前,我就听闻了她以五指书法独树一帜的传奇。怀揣着好奇与敬意,我踏上相识之旅。

初见舒老师,是在她北京大兴的工作室。未进房门,墨香与书香便扑鼻而来,瞬间将我裹进浓厚艺术氛围。彼时,舒老师正专注创作,她以指代笔,手指灵动似舞者,在宣纸上演绎独特的“指间芭蕾”。一个个韵味十足的汉字从她指尖流淌而出,气势恢宏,令我赞叹不已。

交谈中,我走进了舒佐华传奇的人生。她的书法之路,是一场与命运博弈的涅槃。11岁痛失至亲,稚嫩双肩扛起家庭重担;罐头厂下岗后,北漂谋生的困顿未曾磨灭她对艺术的赤诚。在盛派画廊的导购生涯中,她以玻璃为纸、清水为墨,独创“无纸化”练字法,将生活的苦涩淬炼成指尖的锋芒。十余年如一日,她师从庞中华却不囿于窠臼,融通诸家技法,终以五指代笔开创出“既字又画”的独特风格,行笔如游龙,收锋似惊鸿,墨色间流淌着生命的韧性与诗意。

采访中,她抚过宣纸的指尖布满茧痕,却始终含笑:“书法是心的修行。”这份修行,既是对技法的极致追求,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坚守。她以指书为载体,将传统笔墨的筋骨与现代审美意趣交织,让每一幅作品成为无声的哲思。从玻璃上的清水字迹到殿堂级的艺术创作,舒佐华用半生光阴证明:困顿与天赋从不对立,真正的艺术永远生长于热爱与坚持的土壤。

如今,作为北京华夏名人艺术书画院院士,她依然保持着北漂初期的朴素与热忱。当被问及对后辈的寄语时,她望向窗外:“书法没有捷径,但有千万条路。守住本心,便能走出自己的道。”此言此境,恰似她的五指书法,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开辟出一片既承古韵、又见新风的艺术疆域。

  • 已构成“生存威胁”!耐克、安德玛等鞋类巨头请求白宫豁免关税

    当地时间5月2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本周致信白宫,请求豁免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称这些关税对鞋类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据悉,这封信由76个鞋类品牌签署,其中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和安德玛等。信中表示,许多生产平价鞋类的公司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关税,也无法转嫁这些成
    2025-05-03 11:15:00
  • 天南地北怀化人 | 舒佐华:指间墨韵绽芳华

    以独创的五指书法技艺,在当代书坛开辟出一条“以指代笔”的艺术蹊径,用三十年光阴将传统书法演绎为“指间芭蕾”,让千年墨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舒佐华:指间墨韵绽芳华文/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舒佐华老师近照)人物简介:舒佐华,笔名小川,女,196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她身兼数职,是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
    2025-05-03 00:43:00
  • 贵州溶洞音乐周:艺术与自然交融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州绥阳5月2日电 (记者 瞿宏伦)1日,“洞听天籁·漫游地心”2025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开场秀在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支洞“杉林洞”举行。图为贵州“舞乐蝉歌乐团”在演唱《哪吒2》插曲《宝莲盛开》。 记者 瞿宏伦 摄作为贵州省以溶洞为主题的大型音乐文
    2025-05-02 09:05:00
  • 层累生成的“只许州官放火”

    □ 王瑞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人尽皆知。百度百科解释这一俗语说:“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现比喻只许自己任意而为,不许他人有正当的权利。”在这一解释之前,百度百科还讲述了一段典故: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叫田
    2025-05-02 08:21:00
  • Get 新赛道 | 植物陈列师完治:以植物为画笔的造梦人

    制作/白中豪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3月25日,福泽(正定)花卉博览园内,一座红砖小径蜿蜒的花园引人驻足。完治在工作室(白中豪/摄)33岁的完治站在红砖小径上,手持喷壶为砖缝间的苔藓轻柔洒水。蓬松卷发、标志性的小胡子,工作室Logo正是他的卡通头像——这位充满艺术气息的年轻人,把自己的职业称作“植物
    2025-05-02 07:10:00
  • “五一”不妨敬自己

    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在江湖之远,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全社会对劳动者的尊崇。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而劳动,也是在为整个人类的幸福而劳动。“敬五一、敬劳动、敬自己”“敬土地、敬勤劳、敬汗水”……“五一”前夕,在短视频平台上,建筑工人沾满灰尘的双手握紧自拍杆,农民赤脚踩在田埂上对着镜头微笑,一句句“敬五一、
    2025-05-01 18:52:00
  • 美国法官裁定苹果公司违令 立即整改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联邦法官当地时间4月30日裁定,苹果公司违反了此前的一项法院命令,必须进行整改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竞争。该法院命令要求苹果开放应用商店,允许用户采用外部支付方式。加州联邦地区法官罗杰斯表示,将把此案移交给联邦检察官,以调查苹果公司以及该公司一名高管是否犯有刑事罪行。苹果公司在一份声明
    2025-05-01 16:11:00
  • 花开满城,西宁这些街巷的丁香最好看~

    花潮涌动,春意倾城。漫步在“丁香之城”的街道,那缕在春夏季节西宁人期盼着的熟悉花香、那种属于西宁人的特殊气味,就这样弥漫在了整个空气中。是的,西宁大街小巷的丁香花开了!它们开在道路两旁、开在房前屋后、开在居民小区……成为整座城市万绿丛中的璀璨点缀。你看它们,白的如雪、紫的似霞,每一片花瓣都开得娇艳。
    2025-05-01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