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价格战,理想汽车身陷规模扩张与利润缩水的现实
曾经提出要“降低对销量的预期和欲望”的理想汽车,还是在追逐销量的路上摔了一跤。
理想汽车近日公布的2024年财报呈现出一组矛盾鲜明的数据: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但净利润却遭遇31.9%的大幅下滑。公司称由于产品组合不同和定价策略变化,2024年理想汽车的平均售价下降。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理想汽车不仅面临被价格战拖累的困局,还正处于充满挑战的战略转型期。
面对小鹏等对手销量反超,理想汽车的突围已刻不容缓。
规模扩张与利润缩水
从财报不难看出,理想汽车规模扩张明显。2024年,理想汽车总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385亿元;年交付量约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
但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增收不增利。2024年,理想汽车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1.9%;毛利率从上年的22.2%下跌至20.5%,经营利润率则从6.0%下跌至4.9%。

理想汽车2024年净利润下滑31.9%。财报截图
价格战拖累、低售价车型L6上市等成为理想汽车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理想汽车在财报中坦言,公司业绩波动受到了车辆平均售价下降的影响。毛利率下跌主要受到不同产品组合及定价策略变化影响。
早在2023年3月2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公开表示,“降价不一定提升销量,但是可以打击别的企业”,并表达了理想汽车不降价的意愿。2024年3月21日李想还写信公开喊话称,“我们从上至下过于关注销量和竞争”“这让我们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李想当时提出,要降低销量的预期和欲望,回归健康的增长。
但面对汽车行业愈演愈烈的降价潮,理想汽车也不得不改变销售策略。就在李想公开喊话一个月后,2024年4月22日,理想汽车宣布L9全系降价2万,L7和L8系列Ultra和Max降价2万,Pro版本降价1.8万,MEGA降价3万。对于此次降价举措,理想汽车在4月22日表示这是主动做出的价格调整,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错失纯电转型窗口
一直以来,增程式车型是理想汽车的基本盘。但目前,理想正面临着多款车型的挑战。比如今年3月10日,鸿蒙智行公布旗下问界M8小订量突破4.7万台,问界M9小订量突破2.3万台,两款车型均提供增程版本。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理想L系列“冰箱彩电大沙发”三板斧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尽管尚未达到全面血战的阶段,但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确实呈现出“红海化前兆”的特征。
另一方面,理想汽车也迫切需要从比亚迪、特斯拉手中撕开纯电市场的壁垒。而在纯电领域布局节奏失速,正是理想汽车在2024年不断反思的问题。
在车企争先布局新能源的当下,直到2024年3月1日理想MEGA上市,理想才拥有了首款纯电动车型。当时理想对这款车提出了月销量超8000辆的期待。然而,该车因定价超50万元、造型独特、销量不佳陷入舆论漩涡。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理想MEGA2024年第一季度的预期交付量不得不下调为7.6万辆-7.8万辆。
李想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理想MEGA节奏的混乱,是我们对于纯电战略节奏的误判。”他表示要放弃全面开花的销售策略,聚焦高端纯电消费能力强的城市。
2024年,MEGA交付量是1万辆出头。在财报会上,理想汽车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透露,MEGA在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1万-1.5万辆。
目前,理想汽车的纯电规划正在加速。李想在3月14日的财报电话会上提出,理想汽车将在2025年发布两款纯电SUV,分别是理想i8和理想i6。
智驾研发吞噬利润
如果说纯电是公司短期目标,那么AI就是理想汽车的长期征程。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称,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计划与理想i8同时发布,“未来持续增加AI相关投资。”
2024年11月,理想汽车发布了OTA6.5版本,有助于增强辅助驾驶、智能空间和智能电动功能。2025年1月,理想汽车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立首个海外研发中心。
但投资需要钱,理想汽车如今的现金流出现了下滑。
从绝对数字看,李想表示,理想汽车2024年末现金储备保持稳健,达到1128亿元,为未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但从趋势来看,理想汽车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其中,2024年理想汽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大幅下滑至159亿元,同比跌落68.6%,公司称该变化主要是由于与库存购买相关的付款增加有关。

理想汽车三大现金流量净额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财报截图
此外,理想汽车的自由现金流在2023年为442亿元,2024年仅为82亿元,同比断崖式下跌81.4%。
不仅现金流同比减少,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占比、研发团队人数也出现了缩减。2024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为111亿元,在1445亿元的营收中占比为7.7%,而2023年的占比为8.3%;总员工人数虽然上涨至32248人,但研发人员只有5930人,较2023年减少了近800人。
3月18日,对于“研发人员减少”的说法,理想汽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回应称,截至2025年1月17日理想汽车德国研发中心开业,理想汽车公布的研发人员数量为超过7000人。
张翔认为,理想汽车要警惕公司砸钱升级技术和提前备货硬件吞噬过多利润,“就像开餐厅既要不断研发新菜式进行算法迭代,又要提前囤大量食材进行硬件预埋,结果菜还没卖出名气,囤货和研发就已经把当月利润花得差不多了。”
在他看来,这种“既要守住增程基本盘,又要攻克纯电与AI”的打法很考验企业的平衡能力,战略失焦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削弱核心竞争力,但不紧跟时代又可能被市场淘汰。
开启新一轮降价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理想汽车的销量地位正面临挑战。理想汽车公布的2025年第10周(3.3-3.9)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显示,小鹏汽车单周销量0.85万辆,超过理想的0.73万辆。
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开始了新一轮降价。2025年2月28日,理想汽车宣布在3月订购理想L系列,至高立省3.8万元,其中尾款至高立减1.6万元,3年0息最高节省利息2.2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理想汽车“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或许还要持续。
理想汽车预计,2025年一季度车辆交付8.8万至9.3万辆,同比增长9.5%至15.7%,但预计总收入介于234亿元至247亿元之间,同比下降8.7%至3.5%。
张翔认为,在智能电动车的“马拉松”竞赛中,理想需要完成从“机会主义者”到“长期主义者”的蜕变。这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应对当下挑战的战术灵活性,更要具备定义未来趋势的战略定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贾宁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2025-07-27 10:11:00 -
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
今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元。1937年的南京,日军进行数周大规模屠杀。《南京照相馆》中,躲藏在照相馆的普通百姓们想活,更想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护送出城。“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勿忘历史!2025-07-26 21:33:00 -
达州宣汉:以教育之“暖” 解民生之“忧”
托举希望、筑梦未来。2025年,达州市宣汉县持续深化“温暖宣汉”十大行动,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助学圆梦“扶苗育才”专项行动。从精准资助直达困难学子,到营养餐保障惠及万童,再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系列举措托举起万千家庭的希望与梦想。保民生、暖民心,学生资助事关民生福祉。宣汉县聚焦家庭经济2025-07-25 11:44:00 -
上海近20名购房者全款买房,几年后却发现房子不是自己的
明明支付了全款买房合同收据齐全还将房子租了出去租金也是月月不落可怎么会到头来这房子不属于自己呢?2025 年 4 月 29 日下午青浦区一家快餐店里五名女子围着徐健(化名)讨要说法一场持续多年的骗局就此败露她们在几年前通过徐健购置了房产,本以为是笔划算的投资,直到有人去交物业费,才发现不对劲,物业系2025-07-25 09:42:00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2025-07-24 18:07:00 -
闪电出击打掉GOIP诈骗窝点!市南公安织密反诈防护网
夏日的青岛,海风裹挟着活力与喧嚣,而在这片热闹背后,市南公安分局的反诈尖兵们正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织密一张覆盖全域的反诈防护网。从跨区域联动抓获VOIP设备安装嫌疑人,到警银协作拦截大额诈骗资金,从精准布控抓获取现团伙,到闪电出击打掉GOIP诈骗窝点,一系列快、准、狠的攻坚行动,彰显了市2025-07-24 17:38:00 -
歌尔微电子闯关港股IPO!声学传感龙头直面苹果依赖与芯片自研挑战
文|号外工作室声学传感龙头再次冲刺港交所了!7月21日,在在港股IPO招股书失效仅24小时后,歌尔微电子闪电重递申请表,联席保荐阵容依然豪华——中金、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集体护航。这家从创业板撤退的传感器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辗转腾挪背后,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企业面临的选择与挑战。歌尔微电子股份2025-07-24 14:46:00 -
汽车“智驾”系统仍需要人来操控
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介绍,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由系统辅助驾驶人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2025-07-24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