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弘基金:捕捉AI投资主线,关注“天弘锐军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59:00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2025年,AI技术不仅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还将通过技术创新、伦理治理和社会适应,避免对现有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造成破坏性冲击。

那么AI下一个爆款应用在哪里?天弘基金经理助理洪明华在《情投E合》直播间讲解了当前AI所处自身发展阶段,AI具备大规模商业化条件需要那些底层技术的突破等大家关心的问题。

投硬科技,选天弘锐军团!

机器人ETF 159770

计算机ETF 159998

云计算AH 517390

科创综指ETF天弘 589860

AI技术迈向智能体阶段:从推理走向行动

1、在市场热度和短期波动背后, AI技术本身的发展究竟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自2022年11月底ChatGPT发布以来,至今已过去两年零四个月。在此期间,AI技术取得了显著发展,已明确跨越概念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初期。然而,目前尚未达到完全渗透的成熟期。

AI发展可分为以下阶段:聊天机器人,推理者,智能体,创新者和组织化AI。当前AI行业正处于从第二阶段(推理者)向第三阶段(智能体)过渡的关键节点。现阶段的AI已具备人类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开始尝试执行物理或数字世界的实际任务,也能连贯理解多段对话指令。

然而,不同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仍存在较大差异。在文本类大模型方面,自deepseek发布后,整体技术路线已趋于收敛。

第四阶段的大模型仍在持续迭代中,目前较为领先的包括阿里巴巴的"万象2.1"和OpenAI的Sora等。AI智能体领域也处于持续研发阶段,代表性项目有OpenAI的Optimus以及国内近期备受关注的Manus等。

底层技术双轮驱动:成本降低与多模态演进加速AI商业化落地

2、近期哪些底层技术的突破让AI开始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的条件?

底层技术突破是推动AI商业化加速的核心驱动力。我们认为关键性底层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大模型成本的大幅降低

通过算法优化与工程创新(包括多头注意力、MoE框架等技术突破),当前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成本已实现指数级下降。早期大模型训练需耗费数千万至上亿美元,而当前如Deepseek V3等先进模型已降至约500万美元量级;推理成本,以API调用成本为例,领先厂商的定价较行业基准显著降低。这种持续下降的边际成本,正在为AI应用的大规模商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2)多模态大模型的成熟演进

相较于单一文本模态,融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维数据的多模态大模型具有显著优势,它更贴近现实场景的数据处理能力,可理解复杂上下文语境并且支持跨模态内容生成。

锚定AI投资主线:应用领跑,算法筑基,算力突围

3、AI产业链中包括算法、数据、算力和应用4个层面,它们的投资优先级是怎样的?

自2022年底至今,AI行业已历经2~3年的快速发展,产业格局和投资逻辑也随之演变。当前投资应聚焦以下三个核心方向:

1)应用层:商业化加速,弹性最大

AI应用层正迎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拐点,其增长潜力显著高于其他环节。其中,通用应用(如PC端AI工具)已相对成熟;终端硬件与垂直场景(如AI手机、AI PC、医疗、金融等)正进入爆发期,例如智能投顾在AI赋能下,传统投顾的周期从3年缩短至1年。同时,成本下降也会驱动AI应用公司ROI的改善,国产大模型调用成本仅为海外(如OpenAI)的50%。此外To C应用更具爆发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AI产品(如AI助手、内容生成工具)可能呈现指数级增长。

2)算法层:技术收敛,头部集中

开源生态推动创新:如部分模型采用MIT协议开源,吸引全球超50万开发者共建,加速AI技术重心东移。

工程化效率提升:动态参数激活、FP8矩阵运算等技术大幅提高算法效能,模型迭代速度显著加快。

竞争格局优化:文本大模型技术趋于收敛,头部厂商(如少数几家领先企业)有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行业竞争强度降低。

3)算力层:国产替代加速,需求爆发

国产算力 vs. 海外算力:

算力是AI发展的基础设施,当前需重点关注国产化趋势。海外算力(如英伟达GPU)过去表现优异,但现阶段在DeepseekⅠ等发布后,国产替代(如华为昇腾、寒武纪590)等需求激增,包括AI芯片、光模块、液冷等硬件。

打造AI生态壁垒:技术整合+场景穿透+价值共生

4、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需要构建怎样的生态壁垒?

当前AI行业面临技术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构建生态壁垒是实现长期竞争力的关键。AI行业生态壁垒的构建主要分为三种路径:

1)技术整合型生态:从硬件到算法

当前AI行业正从单一技术突破向协同发展演进,形成"大模型+专用芯片+优化算法+定制硬件"的完整技术闭环。这种生态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深度垂直整合,实现技术各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性能优化。例如阿里巴巴通过通义千问大模型与平头哥自研AI芯片的深度适配,构建了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完整技术协同。

2)场景穿透型生态:打造商业价值闭环

基于高频应用场景构建的生态体系,能够将AI技术深度融入用户日常行为,形成稳定的商业变现通道。这种生态模式的关键在于选择用户粘性高、使用频率大的核心场景作为切入点。例如,腾讯以微信作为载体,将AI技术渗透至客服、支付风控等基础功能,通过"腾讯研选"等AI入口创新广告形式,从而获取流量、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字节跳动依托抖音短视频平台用抖音内容反哺整个AI工具的渗透,使用AIGC工具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智能推荐算法优化广告投放效果,并且构建从内容创作到电商变现的完整闭环。

3)价值网络型生态:建立开发者共生体系

通过构建互利共赢的开发者生态,能够吸引大量第三方创新力量,共同完善技术平台并拓展应用边界。这种生态模式的重点在于设计合理的价值分配机制。比如苹果的App Store生态,它的开发者能收到合理的报酬,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这种生态也会建立分层激励体系,深度参与可分享的商业利益,例如百度飞桨平台有15%的交易分成,吸引了200万以上的开发者。

AI如何入局资产配置?看风险承受与行业周期

5、 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AI更应该适合作为卫星策略还是核心策略?

投资者在选择科技类投资产品(如AI或其他领域)时,需首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1)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投资者需采取差异化的配置策略:

保守型投资者:建议将AI主题资产控制在总资产的较低比例,主体配置应侧重于红利型或债券型资产。

稳健型投资者:可采用"科技+红利"的杠铃策略,将AI主题资产配置比例适当提升。

进取型投资者(特别是投资期限较长的年轻投资者):可适当提高主题投资配置比例。

2)投资者需动态关注AI产业的发展阶段及估值水平:

产业成熟度指标:当AI技术渗透率超过50%或进入成熟期时,建议逐步降低配置比例,转向更前沿的科技领域。

估值指标:若AI主题资产的PE、PB、PS等指标达到历史高位,且缺乏实质性技术突破支撑时,应适时减配。

动态调整:根据产业进展和估值波动,定期调整配置比例。

3)投资AI板块的其他注意事项:

市场有效性:兼具AI概念与低估值的标的通常会被市场快速发现,难以长期维持。

风险提示:科技赛道投资需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但完全规避配置亦非理性选择。

最低配置原则:即使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配置个位数比例的AI资产仍有助于优化投资组合表现。

时代红利: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发展趋势,适度配置相关资产是普通投资者参与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比例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确定。

  • 宇树科技王兴兴:每个人都可以借助AI工具做很多事,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他表示:“我本人偷懒很严重,很多代码懒得写,告诉AI大语言模型需要一个怎样的功能或者算法,它可以自动帮我写好。”王兴兴
    2025-07-27 16:53:00
  • 非遗太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榫间万象承千年

    祁伟成向大家展示“榫卯之劲”  蝉鸣声声叩响盛夏的午后,在祁伟成置满古建筑模型的工作室里,木香与时光静静蒸腾,穿行于其间,如同漫步在微缩的华夏建筑史长廊。架上、桌上、地上,佛光寺东大殿的唐风雄浑、晋祠圣母殿的宋式巧妙、应县木塔的辽代奇绝……这些严格按照古法“扎”出的“小样”,不仅凝固了时光,更展示着
    2025-07-25 09:03:00
  • 盘锦投放千万尾沙蚕改善生态

    沙蚕放流现场。本文图片由辽宁日报特约记者虞伟摄工作人员研究如何放流沙蚕。在滩涂上觅食的黑嘴鸥。近日,盘锦市辽河口南小河黑嘴鸥繁殖地的滩涂上,迎来一批特殊的“生态居民”——1000万尾活力满满的沙蚕幼体被工作人员从泥里筛出,“跃”入滩涂,瞬间就在滩涂上形成一个个小孔。在这里,它们将完成改善生态、滋养生
    2025-07-22 07:15:00
  • AI上岗,广告人下岗?

    当传统广告团队苦苦磨了一个月,修改了五次方案,终于得到甲方点头确认时,AI广告团队的尾款已经结了九回。这并不是夸张,而是广告人正在经历的残酷现实。一位入行四年的广告演员余西称:“一条一两分钟的短视频广告,从项目策划到最终落地,短则半月,长则说不准。”而另一边,在今年6月NBA总决赛直播中,一条由Go
    2025-07-16 11:45:00
  • 绿色算力筑基石 人工智能启新篇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不仅是对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化实践,更标志着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汇聚政
    2025-07-14 07:55:00
  • 从一日色变到一年常鲜

    盛夏清晨,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道东林果业园内,阳光穿透林间薄雾。500余亩的荔枝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采摘区,游客手中的果筐很快被桂味、仙进奉等品种的荔枝鲜果装满;分拣区,10多名村民正麻利地将荔枝归类装箱,通过园内驻点的快递服务直发全国。广州市东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镜超介绍,今年东林果业
    2025-07-14 06:59:00
  • 京腔萌音邂逅“大国重器”!首都师大附中学子太重研学记

    图为首都师大附中学子在太重参观。烈日炎炎,暑期到来,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迎来了一群小客人——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带着清脆的“京腔萌音”,背着装满好奇的行囊,开启了一场与“大国重器”的深度对话。  初见:钢铁巨兽里的“时光隧道”  “瞧,这个‘大家伙’和学校的教学楼差不多高!”刚走进太
    2025-07-13 07:27:00
  • “国铀一号”产出“第一桶铀”,支撑北方“新铀都”崛起

    导读:苏学斌:“老铀都”以第一、二代常规硬岩开采技术为主。“新铀都”以第三、四代绿色智能地浸技术为标志。而且,从新到老我们完成了产能规模跃升,我们已经从南方百吨级分散小矿,升级为到北方千吨级、单体千吨级大基地集群。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消息,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
    2025-07-12 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