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重庆势不可挡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何春阳 苏思 龙帆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带来的“阿维塔12”模型吸引了中外记者的目光。会议结束,他就被“长枪短炮”团团围住,紧接着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记者 苏思 龙帆 摄
大家对长安汽车的“破茧成蝶”好奇之甚,对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兴趣之高,以至于当天晚上9点,朱华荣又接受了媒体集中采访,对记者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凭什么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重庆技术、人才、产业链优势明显
今年的重庆团开放团组会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被6位代表频频提及,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话题,而朱华荣手里的汽车模型更是吸睛无数。
“我们这个车型有‘三高’,高颜值、高科技、高价值。”朱华荣介绍,“阿维塔12”将传统汽车结构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无论是车身造型还是音响设备,都很容易让人一眼爱上。同时,它集众多技术应用于一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及31个传感器、三激光雷达的配置,能够更好地保证用户驾驶安全。
“它的大算力,等同于20多部手机或者20台笔记本电脑的算力,可以及时进行数据处理。”朱华荣补充道,它的造车成本却仅为传统汽车的1/7。
阿维塔表现亮眼,但一枝独放不是春。重庆又凭什么敢竞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呢?身在“此山中”的朱华荣再清楚不过。
因为阿维塔仅是重庆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一个缩影。
“放眼全国,重庆的工业门类是最齐全的。”朱华荣直言,通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重庆汽车领域的技术、人才都十分优秀,产业链也相当完整。尤其是现在,重庆持续助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能级整体跃升,紧扣“416”科技创新布局,推出“渝车出海”政策规划。在他看来,这一系列“组合拳”能够很好地牵引企业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不仅如此,重庆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顺江而下的物流优势,这又能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基于这样优越的综合条件,长安汽车推出了“海纳百川”行动计划,在全球成立5个大区事业部,即中国区事业部、东南亚区事业部、中东非区事业部、中南美区事业部、欧洲区事业部,目前已经实现4个大区大批量制造生产销售。
“我们正在有序推进‘海纳百川’行动计划。”朱华荣透露,3月,将去欧洲研究政策走向和投资风险。”
以“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助力重庆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
“长安在前些年也经历过低谷期,但是2024年又助力重庆重回‘汽车第一城’。您认为之前的经验教训是什么?这次又抓住了什么机遇?”面对记者的犀利提问,朱华荣不慌不忙给出了他的答案。
“汽车这个产业,起起伏伏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个产业有产品周期性。产品出现迭代的时候可能就会经历‘阵痛’,当然,发展得好与不好与产业结构也有关系。”朱华荣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打造技术研发的核心竞争力,“参与竞争首先是要有产品,产品背后是技术,技术背后是人才。”
长安汽车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转向”。
过去,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主要集中在机械零件方面,而随着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化的浪潮席卷而来,芯片、软件、控制器以及算力算法等“软实力、软竞争力”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支柱。
这个时候,长安汽车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向科技公司转型,希望通过自身强大的技术和人才,参与全球竞争。
“原来我们工程师有1万多人,都是机械工程师,现在工程师有18000人,软件、智能化人员已经达到5000余人,人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朱华荣说,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新变化。
对重庆来说,整个汽车产业同样经历过“阵痛”,遭遇过“水土不服”。
然而,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健全的产业链,重庆汽车行业加速从传统机械制造向高科技驱动方向进军,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从单一制造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迈进。
这种转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对整个产业链条的重塑。从硬件到软件,从制造到服务,再到信息人才队伍,重庆汽车行业逐渐构建起一个更加开放、协同且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
于是,短短几年时间,重庆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
作为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重庆也正在奋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已聚集整车企业19家、具备年产近40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200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
用优秀产品、服务创造价值
过去,传统汽车只是一个运载工具。进入新时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变。
朱华荣认为,从技术特性看,在AI等技术赋能下,汽车产业智能化核心技术已达到跨越式发展的临界点;从发展趋势看,202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率先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
新的产业变革预示着激烈的竞争和新一轮“洗牌”,“内卷”自然也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个别企业可能面临生存上的问题,会采取‘内卷式竞争’,但我们汽车行业的主流车企都反对这种竞争,因为这种竞争的结果最终会伤害用户。”朱华荣认为,竞争能促进优胜劣汰、科技发展,但“内卷式竞争”并不可取。
他说,过去,全球所有品牌的汽车都来到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又拥有众多自主品牌,竞争异常激烈。最终的结果大家都能看到,那就是中国品牌不断成长壮大,逐渐走向全球。
在这轮新能源、智能化发展中,竞争态势依然激烈,一系列优秀的中国车企还是脱颖而出,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个过程,也是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的过程。
“我们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我认为应该通过科技进步打造优秀的产品、优秀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才是一个品牌的价值所在。”朱华荣说。
2025年,重庆市将锚定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任务,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130万辆。目前,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了西部第一个国家级的车联网先导区,探索网联场景深度融合的示范应用。
对于重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朱华荣表现出极大信心。
“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专业化人才优势,重庆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而且势不可挡,未来大有可为。我相信,重庆汽车品牌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朱华荣说。
-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2025-09-12 07:19:00 -
携手深耕 共绘未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扫描
上线启动、落笔签约、重磅发布……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不断涌现。4天的会期里,成果交流活动、创新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亮点纷呈,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辽宁省钢铁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启动或发布。“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2025-09-10 07:09:00 -
利欧股份拟赴港IPO推进全球化布局 投资理想汽车受制股价变动净利4年3亏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盈利能力受理想汽车(02015.HK、LI.US)股价“摆布”的利欧股份(002131.SZ),正在推进赴港IPO。9月7日晚间,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2025-09-09 09:20:00 -
2025成都国际车展开幕:新势力争锋,自主崛起,合资发力本土化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大幕。本届展会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展览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大室内展馆及多个室外区域,汇聚近120个参展品牌,让稳居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城的天府蓉城再度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本届展会由成2025-09-01 10:16:00 -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程靓)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统筹,与各方一起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在实施行动过程中,将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2025-08-29 11:32:00 -
中俄代表共话“青年教育与发展” 更好守护长江与伏尔加河的未来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何春阳第十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在重庆举行。8月23日召开的中俄青年教育与发展圆桌会上,两国负责青年、教育、外事工作的代表围绕青年的发展、教育、创业就业、交流合作等话题展开多维度探讨。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副全权代表马什科夫采夫表示,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有142025-08-23 21:44:00 -
全国学子齐聚上海临港,智能制造赛场同台竞技
8月16日—18日,以“赋能智造强国 创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第一阶段决赛在上海建桥学院举办。本次大赛聚焦“智造未来,AI赋能新工业”,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的顶尖学子同台竞技,展示了青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赛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加2025-08-19 18:44:00 -
8000万千瓦“绿能”入网
惠州三门岛北扣村小组建成100%新能源“零碳”微电网,解决了居民长期以来的用电难题。广东电网供图“以前靠柴油发电,省着用每月也要上千块,现在电费不到一半!”盛夏的惠州三门岛热浪滚滚,村民蔡伯却吹着新装的空调笑开了花。去年年底三门岛北扣村首期微电网投运,“柴油岛”已经变身“零碳岛”。如今,三门岛妈湾村2025-08-16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