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山东”亮成绩!凭啥拿下这么多全国第一?
3月12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邀请省海洋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两会刚刚胜利闭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为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注入了强大动力。
省委海洋办常务副主任,省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建东介绍,全省海洋工作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海洋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经略海洋取得新成效
据自然资源部反馈,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011.8亿元,突破1.8万亿关口,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6.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5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236.3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7%、43.0%和51.3%。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拉动地区国民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持续呈现发展动能充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对外合作加强的良好态势。
二、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一是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2024年,全省海洋渔业、沿海滩涂种植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11个传统产业共实现增加值7510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93.1%。其中,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四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6249.3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7.5%,对全省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主引擎”作用显著。
二是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全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4个新兴产业共实现增加值558.6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6.9%。
三、海洋产业体系持续完善,发展动能明显增强
一是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2024年全省15个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8068.6亿元,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7个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省海洋科研教育实现增加值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实现增加值2028.1亿元,比上年增长5.0%。
三是海洋相关产业支撑力度不断增强。全省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6.0%;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4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四、要素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政策引领不断加强。自然资源部首次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省有关涉海部门印发《现代海洋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多项政策文件,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是用海要素保障更加有力。2024年全省共批准656宗项目用海,面积9.59万公顷;国内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华HG14等7个项目取得自然资源部用海批复。
三是陆海统筹加快推进。高质量编制山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在全国率先实施完善的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产业陆海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海洋人才引育步伐加快。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累计引进培育涉海高层次人才224名。住鲁海洋界院士22人,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名,数量居全国首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省海洋工作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奋力谱写海洋强省建设新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程文琪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10.5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向好而行、向新而进。来源:新华社流程编辑:U0222025-07-28 10:30:00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2025-07-27 10:11:00 -
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
今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元。1937年的南京,日军进行数周大规模屠杀。《南京照相馆》中,躲藏在照相馆的普通百姓们想活,更想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护送出城。“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勿忘历史!2025-07-26 21:33:00 -
【吉刻早报】暴雨预警升级!吉林省这些地方注意!
省内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通知,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白山市被确定为试点地区。 ★24日,吉林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长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11名参赛选手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5人将代表吉林省赴京参加全国选拔赛。 ★202025-07-25 07:25:00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2025-07-24 18:07:00 -
歌尔微电子闯关港股IPO!声学传感龙头直面苹果依赖与芯片自研挑战
文|号外工作室声学传感龙头再次冲刺港交所了!7月21日,在在港股IPO招股书失效仅24小时后,歌尔微电子闪电重递申请表,联席保荐阵容依然豪华——中金、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集体护航。这家从创业板撤退的传感器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辗转腾挪背后,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企业面临的选择与挑战。歌尔微电子股份2025-07-24 14:46:00 -
24省份半年报陆续出炉:广东稳居首位,四川守住第五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各地2025年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公布。截至发稿,共有24个省(区、市)公布相关数据。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广东继续领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725.4亿元,同比增长4.2%。江苏紧随其后,达到66967.8亿元。山东和浙江则分列第三、四位。其中,山东上半年GDP2025-07-23 15:31:00 -
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金融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未来,金融机构如何按照要求发力支持“三农”?记者采访了金融机构有关负责2025-07-21 0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