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经济的“底气”“信心”“韧性”
◇西藏设定“7%以上,力争8%”;新疆、内蒙古、重庆均瞄准6%左右,展现出“后发赶超”的坚定信心;四川提出“5.5%以上”目标,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15+N”重点产业链,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夕阳映照下的新疆哈密市石城子光伏产业园一角(2024年9月8日摄)。胡虎虎摄/本刊
长江黄河之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特色优势产业、战略回旋空间……包括12个省区市的西部,占全国国土面积七成多,总人口占全国近三成,与10多个国家接壤,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
回望2024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从经济增速看,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西部地区占据六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速也快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从新产业崛起来看,陕西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57.2%、36.7%,重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五城;从创新驱动看,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集聚、凸显活力;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高出全国整体3.6个百分点。
2025年,西部迎来新一轮发展关键期。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复杂环境,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从黄土高坡到云贵梯田,西部十二省区市以政府工作报告为蓝图,不断以“底气”筑牢根基、以“信心”驱动转型、以“韧性”应对挑战,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底气足:资源禀赋和战略机遇叠加
新春伊始,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刚刚度过了一个科技味儿十足的新年。
从利用神东上湾煤矿的“裸眼3D”感受井下工作面全景信息,到神东大柳塔煤矿的“太空舱无人割煤”,在现代科技引领下,源源不断的煤炭从这里经浩吉、包神、神朔等多条铁路线运往全国各地,为经济发展注入能源动力。
向西而望,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西部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八成以上,油气当量超过全国产量的一半;我国目前已投运的35条“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有20余条发源于西部地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大通道为全国能源安全筑牢坚实根基。
依靠先进技术,更多矿藏不断被发现。青藏高原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精确探矿新增7000多万吨铝土矿储量;云南镇雄估算磷矿资源储量超过132亿吨;新疆新增6处大型资源基地,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西部地区以能源“压舱石”为全国经济发展筑牢能源安全屏障,同时,进一步夯实了自身发展根基。
向西而探,希望无限。
2月5日晚8点,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列装载160余辆“重庆造”汽车的中欧班列(成渝)缓缓驶出车站,这是蛇年首个工作日重庆发出的首列中欧班列整车专列。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度融合下,一个个项目扎实推进。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2万列、发送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2%;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
向西而行,活力迸发。
在中铁二十一局参建的陕西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现场,长达31.28公里的12号隧洞二衬不久前全线贯通,为全线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项目线路干支线全长160多公里,建成后可年供水2.5亿立方米,是榆林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引调水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中铁二十一局项目负责人金超介绍,项目建成后可解决榆神工业区锦界工业园等4个片区的工业用水问题,将对榆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因能源“出圈”,由创新突围。西部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不断完成从“黑笨粗”到“高精尖”的产业转型。
2024年,陕西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国产大飞机C919的60%关键部件实现“陕西造”;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通过煤制烯烃技术,将每吨煤炭附加值提升至万元级,实现从“黑金”到“白金”的蜕变……
能源富集、政策驱动、产业升级、通道提速……西部区域加速发展不但底气十足,也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信心足:增长目标与创新动能共振
细察西部十二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其设定的2025年GDP增速目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彰显西部发展的澎湃动能和勃勃雄心。
西藏设定“7%以上,力争达到8%”;新疆、内蒙古、重庆均瞄准6%左右,展现出“后发赶超”的坚定信心;四川提出“5.5%以上”目标,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15+N”重点产业链,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从内陆腹地到发展高地,满满的信心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走进陕西启承悬浮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山举正与团队成员热烈探讨新产品的设计方案和研发规划。
杨山举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致力于高速旋转机械与热控技术研究。其团队的核心成果是低温透平膨胀机,机器转速可达每分钟35万转,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低温液态储氢行业。“目前,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多地,市场前景很不错。”杨山举侃侃而谈。
让优质的科研成果从科研人员的“抽屉里”走到市场的“桌面上”,这与陕西创设的秦创原密不可分。秦创原是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总窗口设置在陕西西咸新区。
得益于秦创原持续释放的活力,2024年,西咸新区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0.3亿元,同比增长56.4%,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同比增长38.4%,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愈发强劲。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西部十二省区市研发投入强度不断加大。四川实施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推动全球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甘肃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突破癌症治疗装备“卡脖子”技术;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藏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加快培育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促使西部摆脱“挖煤卖矿”的路径依赖,形成以创新为内核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信心亦离不开消费市场的日趋活跃。西安城南,新开的万象城已成为西安商圈的新晋“顶流”,无数游客聚集在商场门前,争相与设计独特的“生命之树”合影留念。商场负责人介绍,开业后首日客流量超十万人次。
不仅西安,一批西部城市商圈的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成都“太古里”商圈销售额持续“霸榜”全国前列,西安“大唐不夜城”带动文旅综合收入突破千亿元。
韧性足:结构优化与风险防控并重
在青藏高原的戈壁滩上,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正将清洁能源源源不断输向东部;在关中平原,隆基绿能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下线……
一幅幅火热的生产场景,勾勒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生动图景,也注解着西部经济从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不断转型。
从2025年西部十二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见,“韧性发展”在于不断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立体化格局,培育多元产业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贵州,“东数西算”工程吸引华为、腾讯数据中心落地,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宁夏,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频频攻克技术难关,让当地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步伐加快。
既有老树发新芽,又有新枝结硕果,多元化的产业生态助力西部地区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跨区域协作亦表现亮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到约8.6万亿元,五年时间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占全国的比重由约6.3%提高到6.5%以上;云贵桂深化“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聚力打造产业集群效果不断显现,不断形成“点状突破、带状联动、面状辐射”的协作模式;链主带动、扩链成圈、集群突围,长江上游四川、重庆等地不断崛起绿色新能源产业带;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陕西、宁夏等地区的煤化工产业集群、青海和甘肃的光伏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不仅如此,闽宁协作、苏陕协作等跨区域协作,正在提升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韧性。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的闽宁产业园里,星汉智能科技(宁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个个精密的零部件正经过加工和组装,成为一台台超算服务器。不久后,这些高端服务器将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从去年8月投产以来,公司已经累计生产了9000多台套高端服务器,产值2000多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嘉汇说。
随着美益康医疗器械智能配套装备项目、厦门视睿教育智能装备项目等陆续投产运营,闽宁产业园逐渐热闹起来。热播电视剧《山海情》的男主角原型人物之一闽宁镇福宁村的谢兴昌高兴地说:“企业多了,就业的人就多了,闽宁镇的未来肯定越来越好!”
出山入海、追赶超越。行进于西部,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启动,奋发向前的西部已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西部”,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前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沈虹冰 刘书云 张斌 雷肖霄)
(《瞭望》2025年第10期 )
-
来这座“会唱歌”的博物馆,听黄土地的心跳
“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了一片欢天喜地。”《东方红》《哀乐》《春节序曲》3首曲子,人们耳熟能详。它们的旋律,来源于这片千沟万壑的黄土地——陕北。细细聆听,黄土高原腹地里,那些潜入山坡、沟洼、田野、村落的曲调,唱着这方土地上的窑洞、沟梁、草木、羊群,吟哼、吼喊出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2025-04-30 17:21:00 -
5月有新规,保障外嫁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结婚,未取得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取消其成员身份;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5月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等一批新规施行,聚焦群众关切,以法治力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媒合作2025-04-30 13:26:00 -
半岛观察|华表之后:青岛开启光影筑梦新征程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如绚烂的焰火一般,在青岛的夜空绽放。这必将是青岛发展中镌刻下的永恒光影,它将照亮的是这座电影之都更远的路。就在这届华表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的第二天,当全青岛都在偶遇明星的时候,电影经济发展推介发布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这次发布会解读了山东、青岛电影发展情况,推介了当2025-04-28 21:48:00 -
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虫草鸡蛋托起农民致富路
纳税人报记者 弓盛舟 实习记者 李志飞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积极探索产业创新路径,通过发展虫草鸡蛋产业,不仅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农业现代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虫草鸡蛋是一种以虫草为主要饲料2025-04-28 15:12:00 -
龙川产业再添引擎, “东源文脉”重磅发布 | 周看河源“百千万”
过去一周,河源市各县区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下,以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为核心,展开了系列扎实行动。龙川县通过重大项目签约与汉文化振兴工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东源县以自驾旅游营地建设与文化遗产普查,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紫金县聚焦农村污水治理与教育提质,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连平县以2025-04-28 11:16:00 -
重庆多项目获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 创新大赛全国奖项
【来源:重庆市通信管理局_工作动态】4月25日,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以“光筑新质,智领未来”为主题,共征集全国案例超过1.7万个,为激发千兆光网新应用新模式注入创新活力。重庆信息通信行业企业踊跃参加,累计14个项目获全国奖项,其中二等2025-04-27 21:29:00 -
解读GDP二十强省份的人口竞争力:广东生育率居首,辽宁老年人口占比最多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省域经济竞争,也是人口的竞争。31个省份的一季度GDP数据已经全部公布,至此,全国GDP二十强省份也已揭晓。在这20份成绩单中,15个省份的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平均水平(5.4%),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当我们观察区域经济发展时,产业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数据2025-04-27 18:26:00 -
喜报!固阳县获评全国示范县
近日,记者从包头市固阳县商务局获悉,在广东东莞举办的“全国食药同源创新成果交流会”上,固阳县凭借其在食药同源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成为会议唯一一个获得“全国食药同源创新发展示范县”称号的县域。同时,固阳县的内蒙古全民粮欢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正北芪食品有限公司、包头市领速科技有限公司3家“41°固2025-04-27 0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