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体系 塑品牌 提质效!济南深耕农技践行“藏粮于技”
农业技术推广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农业技术,是畅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载体支撑和关键抓手,关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局大势。近年来,济南市抓牢抓实好建体系、塑品牌、提质效“三位一体”,紧紧把农技推广提质提速提效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认真在“藏粮于技”使命担当上履职尽责,服务打造更高水平上的“齐鲁粮仓”,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在现代农技推广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攀高向新赋能的道路上步履铿锵有力。

建设“1211”农技推广体系:从“单兵出击”到“兵团作战”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3月25日,济南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团队调研指导商河县小麦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区,把脉问诊大田病虫害发生趋势,支招夏粮减损增效高产技术。据团队负责人介绍,团队建设结构合理、梯次鲜明,涵盖了病虫害防控领域农技专家,还包括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方面推广能手,为农业绿色防灾减灾夯实技术支撑,为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据了解,济南市农技中心紧紧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需求实际,借力机构改革整合机遇,统筹专技力量组建打破部门界限、分类相对齐全、功能比较完备、指导扎实有力服务团队11个,与全市71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基地建立链接机制,以高水平团队建设为基本单元开展全链条技术帮包指导服务,打造了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集成特色样板。
“改革之前,农技、种子、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链接松散各自为战,制约着服务效能和推广效率的持续优化提升。”一位资深农技推广专家告诉记者,在这种大背景大趋势下,2021年6月济南市农技中心整合建立,同步在全市范围内按照需求侧改革组建服务团队,遴选建立示范基地,组建产业联盟和首席专家工作站,为农技推广提质提速提效提供体系支撑。
农技推广整体服务效能提升只有进行时。济南市在2024年在建设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1个、遴选推介农业主推技术55个、培育农技推广骨干人员299人、招募特聘农技员129人、开展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培训1300人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基础上,2025年济南又把重塑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强力抓手,围绕做大做强市区乡三级农技推广主业,以“1211”工作体系架构为建设目标,加快融合高效农技推广体制机制落地,从“单兵出击”到“兵团作战”,济南市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上锚定走在前做示范、实现走得更远。

农业技术支撑服务攀高向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争春”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目标是提升质效水平、畅通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最终落脚到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上。近几年,济南市农技推广系统以担当作为赢得农民群众口碑,牢记初心使命不懈怠,顶层设计彰显系统思维,补齐短板实现标本兼治,重心再下沉、优势再集聚,进一步扎实提升了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保障供给水平。
在党建引领导航上见实效。始终秉承“党建筑魂、业务固本”双轮驱动,围绕全面打造“四个中心”(三农政策速递中心、科技创新转化中心、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人才培养储备中心)持续发力,走出一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农技推广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目前3个支部获评“五星级党支部”,1个支部获评“示范党支部”,市农技中心党委获评“济南市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出“耕地成沃野,乡村在振兴”“植保在行动”“渔悦泉城”一批服务品牌。
在稳产保供上出“粮”策。11支服务团队与71家服务基地建立起常态化点对点对接服务机制,建立1个服务队帮包N个基地、服务N个经营主体的“1+N+N”帮包服务机制,完善“1+1+1+N”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每年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0余个、新技术30余项、新模式10余项,争取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余个,举办关键技术“田间课堂”暨现场观摩等70余期,培训20000余人次。
在现代农技推广上结硕果。2024年制定发布技术规程10项,8家园区被评为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园区培育单位,10家主体获得“省级生态农场”称号,2个基地评为省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骨干示范基地……济南市农技中心荣获“全省科技兴农奖先进集体”“全省‘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表现突出集体”称号,商河县、起步区被确定为国家级“节水增粮推进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

聚力泉城农技“垄上行”服务:从“需求导向”到“更接地气”
3月21日,济南市农技推广系统组织开办“泉城农技”大讲堂活动,邀请聊城市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原三级调研员、党的二十大代表、齐鲁时代楷模杜立芝同志作了“为了农民的丰收”专题报告,号召农技推广系统以杜立芝为学习榜样,更加以农技推广需求侧为鲜明导向,以泉城农技“垄上行”快车服务为总牵引,工作重心再下沉再聚焦再加力,永葆初心使命、扎根基层一线,把先进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鱼塘池边。
这是济南市发动全系统加快更接地气“垄上行”升级版品牌服务典范。济南市加快聚焦重点季节、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坚持关键时节及时下乡、抗灾减灾随时下乡、咨询服务主动下乡、联合攻关集体下乡,每年开展“单产提升”“种质寻宝”“防灾减灾”“围塘话渔”等“垄上行”系列活动50余期,科技下乡6000余人次,技术培训20000余人次,发布微视频60余期次,线上点击量50余万次。

近年来,济南市农技推广系统坚持“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接地气鲜明导向,聚焦聚力面向需求侧推广机制体制改革,持之以恒下沉服务农业生产一线,把培训课堂开在田间、搬到鱼塘池边,把“提升技术现代化”主战场落到基地上,在破解现代农技推广堵点卡点上持续用心用力,持续构建农技推广到户、到人、到田的绿色通道泉城农技“垄上行”,全方位加快推动了现代农技推广大整合大提升大发展。(文/图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钱堃 通讯员:魏海刚 王松)
-
八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返蓝天
初秋的晨光穿透薄雾,八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只燕隼与7只红隼在松花江畔林间振翅高飞,为历时数月的生命救援画上句号。这场由市民与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行动,展现了温暖力量。6月中旬至7月上旬,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科研中心陆续收容救护1只翅膀受伤的燕隼和7只体弱、受伤的红隼。6月16日,一只成年燕隼2025-09-09 13:48:00 -
“济马”来了|能量补给站、美禄运动饼干 徐福记为跑友提供专业营养支持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8日讯 一场马拉松,点燃一座城。9月6日下午,恒丰银行·2025济南(泉城)马拉松暨山东省马拉松联赛(济南站)发布会在济南召开。赞助商徐福记首次与济南马拉松合作,本次为赛事特别设置了多个能量补给站,并提供自主研发的美禄运动能量饼干为“济马”跑友提供营养支持。闪电新闻记者 沈熙圃2025-09-08 15:26:00 -
强对流天气避险指南
强对流天气是所有天气中最难预报的类型。它来得急、变化快,破坏力极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接下来通过一张图来了解强对流天气特性以及防御方法,掌握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来源:济南气象2025-08-22 18:42:00 -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聚焦安宁疗护与重症康复,推动生命关怀新路径
8月9日,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顺利召开枣庄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安宁疗护重症康复学术会议2025-08-10 11:36:00 -
2025年济南市城中村改造计划公布!涉及4个区10个项目
7月25日,记者了解到,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财政局共同发布《关于公布济南市2025年城中村改造计划项目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25年济南市城中村改造计划项目,涉及泺口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济阳区寨子、北郭等五村整合城中村改造项目,马店村、闫家村两村整合城2025-07-26 15:02:00 -
建行长治分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解难题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为高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金融服务下沉乡村,近日,中国建设银行长治分行组织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聚焦农户融资难题,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增添“养分”。活动期间,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成员逐一走访农户,针对农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与农户进行实地座谈。服务队成员详细了解农户2025-07-23 18:49:00 -
数智化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摘 要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促进教材建设实现从知识图谱到能力图谱的飞跃,推动教材体系迈向教学体系。浙江大学以人工智能体系化教材建设为基础,研制和开发支撑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AI+X微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进阶计划,探2025-07-17 12:20:00 -
@高考生,“爱山东”可查高考录取去向:免登录、一键查,防伪护航更放心
高考录取去向查询·操作指南1.进入“爱山东”APP济南分厅、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首页搜索“高考录取去向查询”进入服务。除 “高考录取去向查询”服务,“爱山东”还上线“高考专区”,为考生提供“招生录取工作进程表”等一系列贴心服务。记者:陈元昊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2025-07-15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