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海河之北,“老城区”里“气象新”

新华社天津3月16日电 3月,万物复苏,地处海河之北的天津市河北区一片繁忙景象。新项目开工建设,老厂房更新升级,新产业加速聚集,作为天津的中心城区之一,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正发力数字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文旅服务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紧锣密鼓,新项目“加速跑”
海河大沽桥畔,拥有20多年历史的地标建筑“远洋大厦”旁,“远洋大厦”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该项目定位为国际航运科技中心,致力打造集餐饮、酒店、产业于一体的远洋航运综合体。
“与一期相比,二期每层楼间距更高,楼内设施也更智能,办公环境更好。今年已陆续接到客户的咨询电话,其中包括远洋大厦的老客户,还有来自天津及周边地区的新客户。”中远海运(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欣说。
在“天津之眼”摩天轮下方的海河东岸,一座商业综合体的玻璃外墙上,“大胡同天乐商城”的字样已被替换为年轻时尚的“T PARCO天津悦力场”标志。商城内,全面改造升级的工程已于3月初正式启动。

大胡同集团总经理甄云利介绍,该项目将以“年轻力、文化、旅游、商业”为核心定位,打造一座策展型非标商业体,预计于年内向公众亮相。
天津市河北区副区长李晓霞说,通过打造场景多元、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潮流消费聚集地,“T PARCO天津悦力场”将串联起“天津之眼”摩天轮、永乐码头等文旅地标,构建“12小时消费闭环”,实现白天文化体验与夜间经济无缝衔接。
百年意式风情区也在推陈出新。新加坡品牌嘉佩乐柏典酒店的中国北方区域首店预计年内投入运营;位于马可波罗广场东南侧的一宫沉浸式演艺空间项目正加紧建设。“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文旅吸引力。”天津市河北区副区长段雅睿说。
盘活更新,新产业在集聚
天津市狮子林大街西北侧的天津通广科技园内,不同年代的十几幢建筑,无声地讲述着天津近代工业的辉煌历史。“这里曾经因产业外移一度长期闲置;园区的‘重生’不仅是闲置资产的盘活更新,更是产业的创新升级。”天津市河北区科技局局长郭敏表示。
郭敏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河北区通过公共技术平台搭建、厂房空间提升、产业导入,为科技创新提供空间载体,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科创服务生态。
中关村硬创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驻园区,公司总经理杨义明指着实验室里排布有序的各类器材,如数家珍,“我们能够提供检测、认证、标准研发等技术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就在这几个实验室内,一边进行试制,一边便能完成检测。”

中科芯创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中关村硬创空间引进培育的重点企业之一。“输入个人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机器把脉几分钟后,便能自动生成报告。”公司总经理张轶坤展示运用人工智能仪器采集数据的全过程。“在中关村硬创空间的帮助下,公司已经和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产品正在走向市场,很受欢迎。”张轶坤说。
截至目前,天津通广科技园已吸引了中科芯创、医之本、贝芸科技等数字医疗企业入驻,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00家,实体入驻企业23家,累计带动就业数百人。
提质增效,新服务再优化
河北区政务服务大厅内,在一份《河北区产业营商环境指南》的指引下,窗口工作人员熟练地为前来咨询的企业提供服务。
“指南的二维码功能十分便利,我们根据指南提示,扫码获得了最新的政策信息、办事流程和服务内容,享受了一站式服务,办理手续明显加快了。”一位现场办理施工许可业务的企业负责人说。
河北区政务服务办主任程伯义说:“这份产业营商环境指南,于2024年10月发布。我们精心梳理了河北区的区域优势、产业载体、政务服务、法治环境等模块,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指南中添加了40多个二维码,帮助企业实现‘一码在手,便利无忧’。”
中科芯创是市场“软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中试平台,还为我们开辟了医疗器械注册绿色通道。”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崔少良说,在“管家式”服务的帮助下,公司研发的产品已取得2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预计今年还将推出3个新产品。
天津市河北区常务副区长李强说,未来,河北区将全力推进数字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文旅服务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将产业培育、城市更新、商圈打造、街区提升相结合,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统筹:曹建礼、邵香云
记者:王宁、曾晋
海报:方金洋
-
警惕!天津已有人中招,警方紧急提醒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这时候突然收到消息称,可以领取“高温补贴”,是不是瞬间感觉“清凉”了几分?天津反诈民警提示,遇到此类情况千万别着急操作,以免陷入骗子设下的陷阱。真实案例企业微信群7人被骗7月22日,本市某公司内部钉钉工作群突然弹出一条醒目消息。消息内容为:“关于7月在工‘夏季酷暑降温’发放的通知!2025-07-26 12:47:00 -
24省份半年报陆续出炉:广东稳居首位,四川守住第五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各地2025年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公布。截至发稿,共有24个省(区、市)公布相关数据。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广东继续领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725.4亿元,同比增长4.2%。江苏紧随其后,达到66967.8亿元。山东和浙江则分列第三、四位。其中,山东上半年GDP2025-07-23 15:31:00 -
许昌市农科院举办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观摩会 科技赋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郝占超 吴文彬近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禹州市磨街乡顺利举行。本次观摩会以“推动禹白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省内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2025-07-16 16:37:00 -
绿色算力筑基石 人工智能启新篇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不仅是对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化实践,更标志着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汇聚政2025-07-14 07:55:00 -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以合作应对数字技术差距 推动共同发展
中新社天津7月11日电 (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只有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使数字技术成为包容性发展的工具,而不是国家间的隔阂。”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11日在天津表示。7月11日,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举办,叶尔梅克巴耶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新社记者2025-07-12 20:42:00 -
截至去年底上海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40%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筹备进展情况。有记者提问,通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个平台,上海浦东新区对于打造人工智能大会生态、打造世界级集群,未来有哪些规划?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表示,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浦东已2025-07-10 13:44:00 -
2025中国移动产业投资生态合作大会在蓉举行 释放198个项目近5300亿元合作机会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受到观展嘉宾热捧。投资项目签约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项目四川通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合作项目德阳数智枢纽基座项目……机遇清单发布合作项目198个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人工智能项目52个无人机、空域管理系统等低空经济项目39个天府智算中心等其他2025-07-10 08:30:00 -
开放包容聚共识 融合发展谱新篇
【特别关注】开放包容聚共识 融合发展谱新篇——“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在天津举办光明日报记者 闫丛笑 王艺钊7月8日,“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天津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市长、驻华使节、智库专家等齐聚天津,共同探讨上合组织国家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扩大共识,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2025-07-09 05: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