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氢能有望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多位代表委员热议如何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1 11:15:00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氢能作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再次得到多位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据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张庆生,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等多位代表委员就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制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政策支持:延续性与补贴成为核心诉求

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亟须政策的持续扶持。代表们普遍认为,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

薛济萍就提出,尽快出台衔接政策。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于2025年年底即将期满,而氢能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并出台衔接政策,以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例如,可以延续或优化现有的“以奖代补”政策,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调整奖励标准和条件,鼓励更多城市和企业参与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中,进一步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以及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对源头制氢进行适当补贴。现阶段政府可以出台补贴政策,重点向制氢端倾斜,直接对绿氢生产企业进行成本补贴,则会成为降低绿氢生产成本的关键。如按生产量给予财政补贴,为绿氢在交通、电力、工业等领域的市场推广提供保障。

张国强代表也有类似建议。张国强从五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的建议。包括加大产业链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支持力度;完善奖补资金发放机制,及时发放奖补资金;打造低成本氢气供应保障,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氢能高速及其他交通运输领域示范应用;推进氢能在工业及电力等领域的多元化示范应用。

此外,绿氢制备成本高企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多位代表建议对源头制氢进行补贴,参考光伏、风电行业的补贴模式,按绿氢生产量给予财政补贴,以降低绿氢生产成本,推动其在交通、电力、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

尽管我国在氢能技术上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代表们呼吁加大对氢能领域的科技投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突破氢能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张天任建议,加大对关键材料的支持力度,促进国产化材料水平的提升,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对关键零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的支持力度,促进性能水平提升下的技术降本能力,并持续推动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提升,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建立合理、科学的项目实施目标以及经济效益示范评价模型,在资源禀赋地区进行示范,并配套合理的补贴比例,实现具有特色应用场景的氢能示范。

应用场景:完善标准与拓展应用

氢能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代表们建议加快加氢站建设,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流程,推动加氢网络的布局。同时,推进氢能在交通、冶金、电力、储能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氢高速”等示范项目。

钟宝申代表呼吁,首先要加快绿氢绿醇推广应用,让更多工业、交通、发电、建筑等领域用上“绿色动力”;二是示范项目先行,带动产业技术日趋创新发展。建议国家推动风、光、氢、醇一体化大型绿色能源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世界领先的氢冶金、绿醇燃料基地、煤化工、石油化工等绿氢应用的大型示范项目,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三是针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就近制取绿氢项目,实行灵活的电价机制,取消过网费等限制。开通绿氢项目申报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负担。将绿氢纳入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对象,降低贷款利率、土地和税收成本,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四是协同完善我国绿氢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建设,争取成为全球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特别是加强绿氢制造装备认证管理,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同时完善绿氢绿色认证、碳减排、碳交易等体系建设,推动绿氢碳资产管理平台的应用。

产业协同:推动绿氢产业链协调发展

张庆生指出,我国氢能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未来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但目前氢能产业还处于初期阶段,自我成长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氢能产业的政策引导不够协调、制氢产业的资源支持不足、氢气应用竞争力不足、生产区域和需求区域存在空间错位等问题。

对此,张庆生建议,加强我国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低碳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发展方向,在定价机制、减排机制、资源配置、电网政策等方面支持绿氢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张庆生还建议加强国家规划指导,采取龙头企业主导的方式,联合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建设涵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平台,聚焦氢能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设备、材料、零部件等共性技术开发和中试。加大氢能供需链的示范应用与推广,鼓励“风光氢储电”“油气氢一张网”“油氢气电综合能源站”等创新发展模式。

姚锦龙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全国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规划》,聚焦“三北”风光资源富集区与东部负荷中心,构建跨区域协同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设立国家氢能分布式能源专项基金,增加对模块化电解制氢设备专项支持,研发适应工业园区、港口等场景的分布式制氢装置。支持头部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电解槽寿命提升、储氢罐安全性能优化等基础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绿氢交易机制,打通氢能减排与碳市场隔阂,溢价收益补贴建设成本;推广“氢电储能+现货市场”模式,对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给予0.3-0.5元/千瓦时补贴;建立分布式氢能项目“备案制”审批规范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陈荻雁

  • 全球第一!无锡高新区企业斩获双榜冠军!

    7月25日国际权威评测基准BIRD-Bench最新消息来自无锡高新区企业朗新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数据分析智能体超越众多国际科技巨头斩获全球第一凭借出色的意图理解推理分析及数据细节把控能力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数据分析智能体不仅以77.53分的高分夺得执行准确率榜单第一还以71.8
    2025-07-28 10:10:00
  • 科创板开市6周年 589家公司交出高科技自立自强“硬核”答卷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编者按/ 6年光阴,从25家到589家,从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到高科技创新发展“示范田”,科创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从追赶到引领,让科技的火光点亮产业的星河,在这片“试验田”上,科创板始终引领制度创新,科创板企业家们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
    2025-07-26 03:17:00
  • 花旗上调阅文集团目标价,维持“买入”建议

    观点网讯:7月21日消息,花旗将阅文集团目标价从31.5港元上调至37.4港元,维持买入建议。资料显示,作为以数字阅读为基础,IP培育与开发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阅文旗下囊括QQ阅读、起点中文网、新丽传媒等业界知名品牌,汇聚了强大的创作者阵营、丰富的作品储备,覆盖200多种内容品类,触达数亿用
    2025-07-21 11:58:00
  • 法韵绽芳华!上海市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妇联正式成立

    【来源:东区发布】为进一步凝聚“三新”领域女性力量,7月18日,上海市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召开了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东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锦莲,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陈一杏,东区街道妇联负责人,以及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15名女性律师和女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
    2025-07-20 20:08:00
  • 许昌市农科院举办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观摩会 科技赋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郝占超 吴文彬近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禹州市磨街乡顺利举行。本次观摩会以“推动禹白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省内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
    2025-07-16 16:37:00
  • 购买第三套住房,长沙暂不支持提取公积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目前长沙已取消两次购房提取限制,那么购买第三套房现在可以提取公积金吗?有缴存职工近期提出疑问。记者7月15日从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不支持第三套住房提取公积金。今年6月20日,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业务政策的通知
    2025-07-15 10:33:00
  • 京津冀联动发展携手前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近五年来,京津冀完善协同机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河北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落实国家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唱好京津“双城记”,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突破,三地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9.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
    2025-07-15 06:39:00
  • 绿色算力筑基石 人工智能启新篇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不仅是对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化实践,更标志着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汇聚政
    2025-07-14 0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