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大闸蟹家族 从黄河水到餐桌的鲜味传奇

中华绒蟹“阳澄湖1号”。

美味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
秋风送爽,蟹肥膏黄,又到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品蟹时节。在银川这座西北内陆城市,一场关于大闸蟹的美味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曾经需要从江南千里迢迢运来的大闸蟹,如今已在黄河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银川大闸蟹家族”。这些生长在塞上江南的“黄河蟹宝宝”们,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鲜甜口感,成为很多人秋日里的最爱。
黄河水滋养的“新移民”
银川大闸蟹的故事,要从一群特殊的“移民”说起。它们原本是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却在宁夏人的精心培育下,适应了黄河水的独特环境,成为银川水产界的新宠。这些蟹苗大多来自安徽、江苏等传统蟹乡,每年3月左右,它们会乘坐“专车”来到银川,开启在黄河水域的新生活。
“我们引进的是‘长江一号’和‘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品种,经过多年试验,这些蟹苗已经完全适应了宁夏的水质和气候条件。”兴庆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红玲介绍道。
与传统江南蟹乡不同,银川大闸蟹的生长环境独具特色。黄河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加上宁夏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为螃蟹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白天热、晚上凉,这种温差让螃蟹更加活跃,促进了它们的蜕壳生长,肉质也更为紧实鲜美。”孙红玲解释道。正是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银川大闸蟹青壳白肚、黄满膏肥的优质特征。
“养蟹先养草”,这是银川蟹农们的共识。在银川很多大闸蟹养殖基地,都可以看到水葱、浮萍、芡实等多种生态水草茂盛生长,这些植物不仅为螃蟹遮阴,还能净化水质,甚至有些药食同源的水草还能为螃蟹补充维生素。而螃蟹的“菜单”也颇为讲究——玉米、鱼虾等天然饵料按比例搭配,确保营养均衡。
经过210天左右的精心养殖,到9月中下旬,这些“黄河蟹宝宝”长大成熟,就可以上市了。与江南大闸蟹相比,银川大闸蟹的上市时间略晚,但这反而成了它的优势——当江南蟹季接近尾声时,银川大闸蟹正好接档,延长了消费者的品蟹时光。
银川大闸蟹家族的主力品种
漫步在银川的水产市场或高端餐厅,你会发现几种不同“身份”的银川大闸蟹,它们各具特色,组成了这个美味家族的明星阵容。
“塞上黄河大闸蟹”无疑是家族中的“长子”,也是目前产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品种。2023年,它在全国首届蟹博会上斩获大奖,从此名声大噪,远销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它的特点是壳色青灰,肚白如雪,蟹黄呈现诱人的金黄色,口感鲜甜不腻。
“科海黄河蟹”则是家族中的“技术派”,由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贺兰县常信乡养殖。养殖这个品种最大的特色是利用盐碱地养殖技术,将原本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盐碱地转化为优质蟹塘。“科海黄河蟹得黄河之利,以黄河水养,和阳澄湖PH值相似的天然碱性水,非常适宜蟹的生长。”公司营销经理刘伟自豪地介绍。这种蟹的肉质鲜美,蟹黄比普通蟹更加鲜甜细腻。
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大闸蟹家族中还有一位“跨界明星”——稻田蟹。这是采用“稻蟹共生”模式养殖的特殊品种,螃蟹与水稻在同一块田地中和谐共处。螃蟹吃害虫、杂草,排泄物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水稻则为螃蟹提供遮阴和栖息环境。这种生态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让蟹肉带有淡淡的稻香,成为追求原生态美食的消费者的新宠。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银川大闸蟹家族还在不断壮大。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引进新品种,探索不同养殖模式,为这个美味家族增添更多可能性。
银川人与蟹的千年情缘
银川人与螃蟹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据记载,明朝官员徐琦可能是银川乃至宁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位出生于宁夏的明朝兵部尚书,在海南崖州任职时,面对当地百姓因惧怕“蟹怪”而荒废农田的情况,亲自示范吃蟹,消除了人们的恐惧。
徐琦在海边搭高台,烧开几大锅水,当螃蟹上岸时,他命人用特制的铁扎捕捉,然后当场煮熟食用。“他当着百姓面,捞起一只蟹,抽起佩剑劈开,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连说好鲜!美味!”这段历史记载生动描绘了宁夏人与螃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螃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从“农田破坏者”变成了美味佳肴。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曾经需要官员冒险示范才能让人接受的螃蟹,如今已成为银川人秋季餐桌上的常客。特别是在大闸蟹养殖产业兴起后,银川人吃蟹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精致化。
美食达人解锁银川大闸蟹新吃法
对于如何吃蟹,银川的美食达人们有着说不完的心得和创新。美食博主王晴就是其中一位。清蒸原味法是最能体现银川大闸蟹品质的经典吃法。“选择活力十足的大闸蟹,冷水下锅,肚皮朝上,放几片姜和紫苏叶,水开后蒸15~20分钟即可。”王晴建议,蒸好的螃蟹最好趁热吃,配以姜醋汁,先吃蟹盖中的膏黄,再享用蟹身的嫩肉,最后处理蟹腿。
对于追求效率的年轻人,王晴推荐蟹粉牡丹虾这道创意菜。将煮熟的大闸蟹拆出蟹肉和蟹黄备用;明虾去除虾线后,从虾背竖切三刀至三分之二处,再斜割出花纹,用牙签固定成“花朵”形状;腌制后入锅煎熟,最后在“虾花”上放上蟹粉。“海陆双鲜的结合,颜值高又美味,特别适合拍照发朋友圈。”王晴笑着说。
喜欢重口味的食客可以尝试草菇炒花蟹。虽然传统上多用海蟹制作,但王晴发现用银川大闸蟹替代效果也很惊艳。“蟹拆解成大块,与草菇一起爆炒,两种鲜味相互激发,简单用盐调味就足够鲜美。”她特别提醒,炒蟹前一定要刷洗干净,去除腮和沙袋等不可食部分,这样炒出来的蟹肉才干净无腥味。
“其实吃蟹不必拘泥于形式,关键是要享受过程。”王晴总结道。无论是传统的“蟹八件”精细拆解,还是年轻人喜欢的创新吃法,抑或简单粗暴地直接啃咬,只要能让食客感受到螃蟹的鲜美,就是好的吃法。她特别提醒,吃完螃蟹后最好喝一杯姜茶暖胃,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养生智慧。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敏
-
银川大闸蟹家族 从黄河水到餐桌的鲜味传奇
中华绒蟹“阳澄湖1号”。美味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秋风送爽,蟹肥膏黄,又到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品蟹时节。在银川这座西北内陆城市,一场关于大闸蟹的美味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曾经需要从江南千里迢迢运来的大闸蟹,如今已在黄河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银川大闸蟹家族”。这些生长在塞上江南的“黄河蟹2025-08-22 09:10:00 -
“欢跃四季·舞在盐池”2025年沿黄九省(区)优秀广场舞展演举行
舞浪奔涌黄河魂,欢歌跃动四时美。7月26日,“欢跃四季·舞在盐池”2025年沿黄九省(区)优秀广场舞展演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长城关举行。活动以广场舞为纽带,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沿黄九省(区)及长江流域湖南,共14支优秀广场舞团队、360余名舞者,用精彩的表演,生2025-07-28 14:32:00 -
盘锦投放千万尾沙蚕改善生态
沙蚕放流现场。本文图片由辽宁日报特约记者虞伟摄工作人员研究如何放流沙蚕。在滩涂上觅食的黑嘴鸥。近日,盘锦市辽河口南小河黑嘴鸥繁殖地的滩涂上,迎来一批特殊的“生态居民”——1000万尾活力满满的沙蚕幼体被工作人员从泥里筛出,“跃”入滩涂,瞬间就在滩涂上形成一个个小孔。在这里,它们将完成改善生态、滋养生2025-07-22 07:15:00 -
2025年宁夏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据宁夏教育考试院消息,宁夏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一、普通类二、体育类三、艺术类2025-06-25 12:35:00 -
河北唐山:晴热天气促进棉苗生长
中国棉花网专讯: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反馈,上周(6月2-8日)河北唐山市棉苗生长较前一周明显加快,截至6月9日棉苗平均高度25-30厘米,较前一周相比每株平均长高7-10厘米。上周当地天气以晴为主,日照充足,平均最高气温30摄氏度以上,风力以2级或3级为主,晴热天气促进了当前棉苗快速生长。眼下正是2025-06-10 19:02:00 -
21辟谣丨外围产能复产?除草剂龙头股先达股份盘中跳水!百川盈孚发辟谣声明
6月6日,《辟谣财知道》注意到,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信息供应商百川盈孚发布一则关于除草剂烯草酮的辟谣声明。百川盈孚在声明中提到,近期关注到有消息声称公司发布了关于“印度UPL烯草酮即将复产”、“印度UPL烯草酮6000吨产能目前准备复产”以及类似信息。对此,百川盈孚表示,公司并未对外发布任何相关信息。此2025-06-06 18:49:00 -
“道中华·银川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宁夏银川举行
人民网银川6月3日电 (记者梁宏鑫)6月3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银川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宁夏银川启动。采访团一行将深入挖掘银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史实和实践案例,生动呈现银川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银川市委常2025-06-03 15:14:00 -
从田间到临床,从生产到研发 让老药方穿上“科技新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中药全产业链布局,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从田间到临床,从生产到研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近年来,各地探索出一些新做法、新经验。近日,宁夏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中医院共同启动了粤宁协2025-05-25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