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马上评|“挥刀反击”被认定正当防卫,进一步激活刑法20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0:25:00    

近日,一起写进最高检工作报告的典型案例徐某正当防卫案,经CCTV《热线12》报道后冲上了热搜榜。

2024年3月7日,上海市松江区某小区两住户因滴水引发矛盾,一楼住户康某冲上二楼,一脚踹开了防盗铁门,冲进客厅,将女子徐某按在沙发上用拳头实施殴打。徐某遂拿起桌上的菜刀砍了康某一下,导致康某左顶骨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而徐某的头部、颈部、手背、手肘及腿部均被康某殴打,经鉴定构成轻微伤。

康某踹门进入徐某家中。 图源:CCTV热线12

2024年4月,公安机关以徐某构成故意伤害罪提请批准逮捕,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认为,伤者康某对徐某实施持续殴打,徐某的生命权、健康权有受到侵害的现实紧迫威胁,徐某随手拿起餐桌上的菜刀朝康某挥砍了一刀,是为了制止康某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认为徐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检察院依法对徐某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2024年5月,公安机关依法撤销该案,康某也受到了行政拘留的处罚。

其实关于正当防卫的案件,已经连续7年被写进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当中,“法不向不法让步”的原则铿锵有力、深入人心。但是,每一起正当防卫案件的披露,都无一例外地会引发公众热议。

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正当防卫的适用受到了严格限制,几乎成为“沉睡条款”,相反“谁受伤,谁有理”“能跑为什么不跑?”之类判例不少;另一方面,公众对防卫案件有天然的代入感,会想象:自己如果是那个被挑衅、被侮辱、被威胁的人,在当时的场景下会做出怎么样的反应?

检方提供的案发现场画面。图源:CCTV热线12

所以,每一起正当防卫案件被广而告之,成为典型案例,乃至进入最高检的工作报告当中,都是在丰富公民自卫权的颗粒度,为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提供更多的参考。

就本案而言,关键点在于:行凶者“赤手空拳”,而正当防卫者首先动用了菜刀,但不能将徐某首先动刀的情节孤立起来看,甚至搞机械办案,认为是徐某“升级了冲突”。

相反,检察机关通盘审视了案件的细节,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充分考虑“防卫人面临不法侵害时的紧迫状态和紧张心理”,没有在事后以正常情况下冷静理性、客观精确的标准去苛责防卫人。

第一,行凶者是一个身高1米90以上,能够一脚踹开防盗铁门的壮汉,直接闯进他人的家中,殴打一名身材娇小的女性,虽然没有使用凶器,但殴打行为已经对徐某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满足正当防卫的发生要件。如徐某所述,被殴打时“我的手一直在肚子上面,我喊不出来,因为我头是捂着的,我想我肯定要死了”。

其次,徐某挥刀反击,菜刀是在当时在厨房做菜的丈夫带到客厅里的,自己在被身体明显强壮于自己的康某殴打,并且看见丈夫被拉扯之后,情急之下用菜刀防卫,并且只砍了一刀。

这一刀的确导致了康某轻伤,事后回看,可能徐某当时还有更好的反击、防卫手段,但是,这种“事后思维”恰恰违背了常识,也违背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初衷。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就是为了赋权公民自我保护、勇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而不是畏首畏尾,更不是以“你本可以……”的思维来苛责人身面临严重威胁、情绪极度紧张的当事人。

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最基本的设定就是,只要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就是正当防卫,而不是要求防卫措施能“点到为止”“毫厘不差”。

“法不向不法让步”的内涵还包括:不法者应该承担更严重的后果、更严苛的审视。当行凶者踹开他人的家门,闯入他人的私宅,借着体力优势殴打女性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法律是站在被害者那一边的,自己可能受到基于正当防卫的“伤害”的,甚至失去生命,这样才能显示法律的震慑作用、教育作用。

“激活刑法20条”是全社会的共识。这起女性刀砍踹门行凶者案的公正处理,进一步丰富了正当防卫的适用场景,让守法者(特别是体力不占优势的女性)吃下了定心丸:面对严重的人身威胁,哪怕是主动“动刀”,只要满足法定要件依然构成正当防卫。

澎湃新闻主笔 沈彬

  • 国产九价HPV疫苗,正式投入使用!

    今天(9日)上午,国产九价HPV疫苗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开打,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九价HPV疫苗正式投入使用,为9~45岁女性提供更加全面、可及的宫颈癌防护选择。 据了解,9~45岁女性可接种该疫苗,其中9~17岁人群仅需接种两针,18~45岁女性需接种三针。 HPV可导致哪些肿瘤?不同价的HPV
    2025-09-09 23:11:00
  • 意外走红,应炜敏回应

    枪枪十环,整套射击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最近“神枪手”女警应炜敏火了。画面中,她熟练组装枪支,装填子弹,跑向靶位,快速射击,不少网友赞叹“又美又飒,也就看了几十遍!”谈及意外“走红”,应炜敏表现很淡然,她说:“感谢广大市民朋友和网友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更要督促自己保持热爱、扎实工作,把本职工作做
    2025-08-11 08:04:00
  • 知识产权赋能 筑牢创新基石 我市编织起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网”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打造“3+5+N”重点产业集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态势。政策支持筑牢发展根基。我市形成了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出
    2025-07-23 09:34:00
  • 最高法:上半年劳动争议一审案件超40万 同比上升40.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2.65%;串通投标罪大幅上升,一审案件707件,同比上升30.44%;受理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3.6万件,同比上升4
    2025-07-21 22:29:00
  • 法韵绽芳华!上海市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妇联正式成立

    【来源:东区发布】为进一步凝聚“三新”领域女性力量,7月18日,上海市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召开了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东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锦莲,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陈一杏,东区街道妇联负责人,以及汇业中山律师事务所15名女性律师和女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
    2025-07-20 20:08:00
  • 破案挽损!汉滨公安向受害群众返还被骗资金94万元

    汉滨公安分局坚持破案与追赃并重,紧盯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赃款可能流通的环节和地点,穷尽一切手段追赃挽损,最大限度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全面推动打击质量与挽损数量“双线”提升。近日,刑侦大队反诈专业队成功为2名受害人追回被骗资金94万元,赢得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2024年12月份,汉滨辖区群众
    2025-07-16 15:52:00
  • 松滋检察院巧解邻里矛盾

    “从影像资料和证据来看,双方确因一时冲动引发冲突,且事后积极赔偿、互相谅解。”6月9日,松滋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在谈及一起因邻里纠纷导致的轻伤害案件时说,根据公开听证结果,对嫌疑人作不起诉处理,既能体现法律的教育挽救功能,也有助于修复邻里关系。2024年5月,家住洈水镇某村的赵某、戴某两户村民因地界纠
    2025-06-12 08:44:00
  • 深度聚焦用户价值,雅迪电动车以“她经济”领航产业破局升级

    近日,雅迪摩登主题店在南通、泰州及天猫平台同步启幕。雅迪电动车以“空间革命+服务革新+营销破圈”三位一体战略,率先构筑女性专属购车体验新场景。作为全球电动车行业领航者,雅迪以用户为中心,始终保持着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和回应。特别是在需求多元且细腻的女性出行领域,雅迪电动车不仅率先推出现象级爆款雅迪摩
    2025-06-10 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