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为支点建设加装人才“驱动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8 19:01:00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近年来,湖北将人才工作提升至全局战略高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近期还专门出台以战略科学家引领、科技领军人才登峰、卓越工程师壮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的“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引领驱动作用,为支点建设厚植人才新优势。

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引领创新突破

前不久的上海光博会上,锐科激光六大系列新品精彩亮相,覆盖远距离激光加工、激光清洗、激光医疗等多领域应用,令众人瞩目,不仅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突破,还形成了中国光纤激光器光纤技术体系,多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背后,是人才给予的力量。

上海光博会 锐科激光六大系列新品亮相

锐科激光副董事长、国家卓越工程师 闫大鹏:这些项目为什么这么快能出来,还是靠人才靠我们跟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出具成果,咱们政府、省、市,包括咱们开发区给予一定的补贴,就相当于政府助题,我们自己到高校兼职当教授,企业出题,交给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来做,很容易就把高校的一些科技成果,落户到我们企业来。

“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让以光纤激光器研制为主的锐科激光,实现了产学研用结合。不仅形成“企业-高校”双向人才流动机制,还能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线上,大幅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就在昨天,锐科激光宣布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光纤剥除、切割、熔接一体化操作设备。

国内第一台光纤剥除、切割、熔接一体化操作设备

锐科激光副董事长、国家卓越工程师 闫大鹏:企业要做好创新,人才非常关键。现在我们研发部门有700多人,把人才队伍建好,我们根据产业链引进人才。比如说有引进专注特种光纤的,有做芯片,有做半导体封装的,引进人才就形成一个产业链闭环,现在公司是3551人才基地,有将近40 个人入选,(每个人)补贴是从50万到500万不等,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持。

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支撑,以市场化为原则,充分发挥在鄂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湖北大力推动在鄂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近三年新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28个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有的放矢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此外,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武汉在未来产业高端存储、未来显示、先进封装、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先发优势愈发明显。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显示,武汉连续2年蝉联全国第五,位居全球第十三,比2021年上升12位。

以应用为导向 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动力

除了创新内在驱动力,湖北还在科研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成立于2021年的湖北江城实验室,聚焦集成电路战略研究、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等领域,以封装为突破口开展核心攻关。同时,充分赋予实验室人才“引育留用”自主权,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迅速完成了从政府“输血”到产业“造血”的转变,形成中试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研究+基金+股权投资+市场订单”运行模式,还创造了中国集成电路建设的新纪录。

江城实验室

江城实验室主任杨道虹介绍说,实验室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2岁,其中管理层40岁以下占比70%,设立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推动科技人才从“打工式”创新变成“主人翁式”创新,实现核心骨干与实验室“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机制活则人才聚。

湖北在加快搭建“平台+”创新生态的同时,还不断健全体制机制,赋予湖北实验室人才“引育留用”自主权。政策上,通过跨区域整合高校、上下游企业等,促进要素有效匹配。由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湖北实验室等组成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正不断提升科技人才吸附承载力。10家湖北实验室高水平独立运行,集聚各类人才近3000人。52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攻克产业关键技术的新生力量。

江城实验室主任 杨道虹:我们将围绕关键领域关键问题,提炼项目任务,借助‘揭榜挂帅’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这不仅能有效优化我们的人才结构,还能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

构建人才制度体系 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少不了实打实的政策落地。

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的指导意见,向123所高校、2家科研院所、46家医疗卫生机构、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有企业、3个自贸片区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充分做到“谁用人、谁评价”。

由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远兵,带领团队研制出的耐火纤维,广泛应用于大国重器。去年,李远兵入选“楚天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获得了30万人才补贴及工程技术项目研究支持,这让团队士气大振。

李远兵及其团队做耐火试验

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远兵:当前国内高温防火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既是产量大国,也是研发强国,目前(耐火纤维)年产量大概2500万吨,占据了全世界的65%左右。

武汉科技大学博士 蔡震:看到我们研发的产品,用在一些高端的发动机叶片生产中,感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真正地应用了,很有成就感。

近年来,湖北持续出台多项政策,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武汉东湖高新区推行人才动态评价“注册制”“积分制”,以积分分值作为匹配政策、识别人才的依据,截至目前,入库人数达6万余人,政策实施周期从8到9个月缩短至4个月。湖北自贸区实行高端人才专项奖励政策,惠及各类创新人才2806人次,累计奖励5.74亿元……

截至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21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拥有院士81位,高校132所,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

强大的人才支撑,持续点亮着湖北的创新版图,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全国首个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发芯片等一项项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湖北省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彭虹:持续围绕写好供需对接、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的‘三篇文章’,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为支点建设厚植人才新优势。

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 孙锐:湖北要实现战略转型、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推动战略科学家能够接榜挂帅,能够让我们的青年科技人才包括卓越工程师,在生产、科研、创新创业的一线能够走在前、扛大梁,通过战略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湖北下一步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莫愁 秦婧 王天宇 通讯员 沈仁才 编审 向秀 管根稳)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武汉硚口交警温和执法获认可

    逐浪新闻记者:苏苏通讯员: 杜泽文7月24日上午,在武汉解放大道宗关路口,硚口交通大队民警对一辆小车进行检查时,发现驾驶员去年因醉酒驾车已被吊销驾照,目前不具备驾驶资格,将面临严厉处罚。该驾驶员突然情绪失控,蹲在地上大哭。警长许力军和同事立刻上前劝阻,把他带到路边树荫下休息。“别急躁,先喝点水冷静一
    2025-07-28 08:36:00
  • 南昌18家企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南昌新闻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新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全省共有81家企业成功入围,其中南昌市18家入围,占全省近1/4。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市各县区的入围企业数量呈现阶梯式分布特征:南昌县以6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市首位,新建区、进贤县紧随其后,各有3家企业上榜,其次为青云谱区2
    2025-07-26 09:01:00
  • 科创板开市6周年 589家公司交出高科技自立自强“硬核”答卷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编者按/ 6年光阴,从25家到589家,从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到高科技创新发展“示范田”,科创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从追赶到引领,让科技的火光点亮产业的星河,在这片“试验田”上,科创板始终引领制度创新,科创板企业家们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
    2025-07-26 03:17:00
  • 两岸心连心 共铸中华魂——2025鄂台师生文史教学观摩交流会侧记

    中国台湾网7月24日讯 7月18日至23日,“共缅抗战英烈 同温中华文化”——2025鄂台师生文史教学观摩交流会举行,台湾师生代表团跨越海峡,来到荆楚大地开展交流活动,学习中华历史,重温抗战历程,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交流会现场(中国台湾网发)2025鄂台师生文史教学观摩会文化交流活动举行(中国台湾网发
    2025-07-24 15:13:00
  • 24省份半年报陆续出炉:广东稳居首位,四川守住第五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各地2025年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公布。截至发稿,共有24个省(区、市)公布相关数据。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广东继续领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725.4亿元,同比增长4.2%。江苏紧随其后,达到66967.8亿元。山东和浙江则分列第三、四位。其中,山东上半年GDP
    2025-07-23 15:31:00
  • 知识产权赋能 筑牢创新基石 我市编织起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网”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打造“3+5+N”重点产业集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态势。政策支持筑牢发展根基。我市形成了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出
    2025-07-23 09:34:00
  • 快递收费计重规则,有变化!

    国家邮政局:指导相关快递企业优化收费计重规则近日,有媒体播发《快递计重、停车计时等“向上取整”,合理吗?》,报道部分快递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存在“向上取整”计重现象,即“不足1公斤按1公斤计算”等形式。稿件发出后,国家邮政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核查工作,指导相关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快递服务国家
    2025-07-20 00:17:00
  • 高温“烤”验催热“清凉经济” 避暑秘境+防晒科技走俏

    近日,多地持续高温,下周炎热程度将达鼎盛,部分地区将出现40℃以上酷热天气。高温“烤”验下,“清凉经济”也乘势而上,经济学上有个词叫一度效应,意思是气温每波动一度,产品销量和市场活动也会跟着变化。首先来看旅游消费,随着气温居高不下,避暑旅游、夜间经济等新场景迅速升温。下面我们就去看看湖北神农架打造的
    2025-07-13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