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食以鲜为美”驱动产业焕新 新乳业以新质动力激活农牧业“智”变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17:40:00    

“传统企业,在新周期下要有新的发展,要靠新质生产力。”2月27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他将重点关注“三农”问题、民营经济成长和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包括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筑牢畜牧业根基,从小规模向大规模迈进,如何让农民获利,公司如何与农民共进;如何制定牛奶标准、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提升消费者信心等。

刘永好表示,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是新希望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传统产业具有基础性,肉蛋奶不会消亡,用什么方式生产很重要,一是规模扩大,二是科技导入,三是品种优化,四是效率要极大提升。近年来乳品消费整体增长放缓、竞争激烈,新希望乳业仍实现了稳定的利润增长,就是坚定以“新鲜”为发展方向,将低温鲜奶和低温特色酸奶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类,做强核心主业,狠抓科技创新,为行业提出了破局之道。

方向:“食以鲜为美”引领行业质变

日前,五部门联合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要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深入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加强汽车、食品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从居民食物消费的长期趋势看,奶业是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扩大奶业消费,既可惠及人民群众营养健康,又可有效培育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对此,新乳业给出的答案是“鲜战略”,坚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以鲜为美”,走“新鲜”“优质”的路线,保障消费者的升级需要和人民的营养健康。

新乳业从源头的优质奶源做起,全面推进“优质乳工程”,至今已有10年。从全国首家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到参与制定“中国优质乳工程”31项标准,再到如今旗下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乳品品牌最多、消费者覆盖区域最广的乳企之一,新乳业为了将新鲜优质做到极致,还坚持从牧场、原奶、生产到物流等各个环节实现优化升级,打通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记录渠道,形成数字化的品质安全闭环。

近年来,新乳业着力打造“24小时鲜奶”,创新应用精准营养及活性物质保留技术,更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质,产品从源头到超市下架不超过 24 小时,实现了“鲜到底”。 “24小时鲜奶”产品的开发,从牛身上产出原奶,经过运送、工厂加工、包装,再配送到商场和用户手中,对于整个供应链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新乳业通过科技化、智能化管理,保证了口感好、营养好的优质乳品,推动了企业的成长和进步,也刷新了整个乳品市场的新鲜标准,引领行业的新鲜质变。

路径:积极发展生物“芯片”+数字技术

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刘永好强调,农业科技化发展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做得多快、多深。作为中国奶业极具创新力的品牌,新乳业对发展奶业新质生产力提出了1.0安全、2.0优质、3.0科技三个层次,以“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为双核开展科技驱动。

近年来,新乳业积极投入生物发酵与酶工程技术研究,生物发酵与酶工程技术研究,依托现有的2000余株的乳酸菌菌种库,强化乳酸菌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打通从菌种筛选、功能验证到产业转化的全链路产业研究路线,铸造生物 “芯片” 护城河,结合酶工程技术的研究,提升发酵乳产品品质,赋予产品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营养价值。新乳业还联合哈工大将中国知识产权的GR×10送往太空“深造”,在原有基础上挖掘更多新的功能方向,筛选出来制成有益菌种的新品种。

与此同时,新乳业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随着人工智能与数字科技叠加,对于提升企业效率、规范生产范式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新乳业也积极拓展AI应用场景。在财务、生产、研发、食安安全等多领域,新乳业深入应用RPA技术,代理人工处理工单10万余件。新乳业数智化工厂还建设了本地模型能力,自建AI中台,累计搭建AI机器人50多个,在规范生产、食品安全、客户服务等方面改进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累计节约10000多工时。

未来:“稳”好主业 带领农牧业共同富裕

对于发展,刘永好提出“三稳一闯”,继续坚持主业不动摇,同时将新质生产力注入传统产业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希望集团创立43年,一直聚焦农牧食品,紧跟国家战略,攻坚自主育种和粮食安全,顺应消费变化,满足新鲜需求,经过几年的调整突破,正在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带领农牧业实现更广泛的共赢,新乳业近年来积极开展B端业务,基于快速变化和迭代的消费场景及渠道变革,与消费者喜好的趋势性渠道共创或定制产品。通过总部牵头、子公司协同战术,放大在供应链、研发、市场和消费者洞察的协同战术,助力共赢。针对细分人群,新乳业研发有助肠道、睡眠健康等方向的功能性食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选择,在细分领域抢占市场。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结合老有所养的消费需求开发新品,强化银发经济在乳品消费中的格局,也成为新乳业未来的新机会与新课题。

此外,以朝日唯品为代表,新乳业也在B端出海持续发力。2024年前三季度,朝日唯品实现了双位数增长。B端业务在规模、利润率等方面的强势增长,不仅有力推动了公司五年战略的落地,更为民族乳业外循环发展形成了良好样本。

刘永好表示,新希望出生在乡村,发展在乡村,依靠广大乡村,不仅做成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家与农民和广大消费者密切相连的企业,新希望将始终遵循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西贝到底有没有“预制菜”?大风新闻暗访西贝“罗永浩菜单”,律师评说争议焦点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一场关于预制菜的舆论风暴在网红罗永浩与餐饮巨头西贝之间爆发,双方各执一词,争端或将从网络平台蔓延至法庭。对此有网友称,“现在中式餐厅很多都是预制菜,没办法,成本在那里。”但随即招来一波反驳:“这波我站老罗,西贝这个贵,80%预制还不允许人说”。也有人指出:“发现了西贝预
    2025-09-12 15:30:00
  • 携手深耕 共绘未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扫描

    上线启动、落笔签约、重磅发布……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不断涌现。4天的会期里,成果交流活动、创新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亮点纷呈,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辽宁省钢铁供应链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启动或发布。“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
    2025-09-10 07:09:00
  • 协同发展谱新篇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当好京津冀产业协同“纽带”,激活区域发展新势能

    冀时客户端报道 9月8日至9月10日,由中共河北省委网信办、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中共天津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协同发展谱新篇”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9月8日,记者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园区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华望城南部地块,一期二期合计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以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生物技术、低
    2025-09-09 17:46:00
  • 政企同心聚共识 共谋产业新发展丨潍坊青州市王坟镇召开山楂产业发展座谈会

    来源:【青州融媒】8月26日上午,潍坊青州市王坟镇组织辖区部分企业家代表召开山楂产业发展座谈会,聚焦产业转型关键期的痛点难点,凝聚企业智慧,共绘王坟山楂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会上,企业家们围绕产业发展痛点、升级方向及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既坦诚分享当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立足行业发
    2025-09-01 18:20:00
  • 合肥发力聚变能源未来产业,请看《浪尖周报》第39期

    为促进长三角产业协作与科创协同,澎湃新闻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推出“浪尖计划”。作为“浪尖计划”的子项目之一,《浪尖周报:长三角产业动态》聚焦长三角九大万亿GDP城市最新产业动态,精选178条9城主要报刊一周(2025年8月25日-2025年8月31日)的重要新闻与领导活动资讯,呈现产业政策动向与发展趋
    2025-08-31 12:56:00
  • 华中地区依托跨境电商出海掘金

    在既不沿边也不靠海的华中地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试依托跨境电商出海掘金。截至今年6月末,亚马逊全球站点上来自华中四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的活跃卖家数量较去年同期实现双位数增长。业内人士指出,华中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产业带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政府跨境电商支持政策不断
    2025-08-29 14:21:00
  •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青岛绿色能源产业向“新”而行

    青岛绿色能源产业向“新”而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青岛市系列现场媒体见面会第五场举行,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最新发展成果8月2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在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青岛市系列现场媒体见面会第五场——绿色能源产业链专场。来自东方风电(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
    2025-08-29 07:25:00
  • 深度向深融湾 发展同频共振

    汕头依托深汕深度协作加速“融湾”步伐。图为汕头市区东海岸。刘泽汉 摄粤东城际铁路桥梁飞架。受访者供图从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到科创协同,“融湾”正在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汕头在省委“1+1+9”工作部署中扛起省域副中心城市担当,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
    2025-08-26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