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经济问答|实现5%左右经济增速底气何在?——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实现5%左右经济增速底气何在?——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潘洁、周圆
中国两会牵动着世界目光。经济增速目标,是海内外尤为关注的焦点。
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这一目标。
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意义重大。为何把目标设定在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何在?
5%左右背后有哪些考量?
对于确定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阐释——
“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
从客观需要看,保持一定经济增速关乎“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关乎民生保障和改善,同时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设定5%左右增长目标,将进一步明确导向、凝聚共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认为。
从现实可能看,去年在国内外多方面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经济走出了“前高、中低、后扬”的增长曲线,实现5%的增长,为今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日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指出,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宏观政策还有加力空间,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可以有效激发新的发展动能。
从目标衔接看,5%左右的增长目标兼顾了当前和长远,与近几年经济增速、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充分衔接。
“设定这样一个目标,经过了反复研究论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5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这个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与可能,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5%左右的增速目标,有利于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能够维持一定总量增长,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能够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向优、动能向新。”
实现预期目标有哪些支撑?
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外部输入性风险增多。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也影响着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
而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
然而,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实现预期目标,我们有诸多支撑。
最大的底气,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在各种风险挑战中破浪前行。特别是去年,面对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促进了全年目标实现。
同时,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勤劳智慧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等。可以说,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
“这些优势,以及与之相关的需求升级、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等,将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说。
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也将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近期,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有序推进,着力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卡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市长廖文彬说,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将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实现增长目标如何发力?
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报告明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翻开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一系列具体安排紧紧围绕目标而来、奔着落实而去。
抓好落实,要突出重点。
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年度工作安排和重点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实现预定目标,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发挥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田轩代表说。
抓好落实,要形成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一致性评估。
“打好政策‘组合拳’,要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贸易等政策协同,共同发力提升政策目标、工具、时机、力度、节奏的匹配度。”金李委员说。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
“从节奏看,要尽可能早落地,这本身也是政策力度的体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说,有的政策看准了就要做,尽可能发挥政策最大效能。
抓好落实,要打通堵点。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
“人大代表要架起政策措施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当好感知反映社情民意的‘传感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宝玲表示,将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继续扎根基层一线,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快马加鞭、真抓实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市长及永乾说。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丨邯郸:文化味+烟火气 古城点亮夜经济
冀时客户端报道 激发消费活力,各地也在拼特色、拼创意。在邯郸,当地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的夜经济新模式,让天南海北的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邯郸市丛台区的"夜经济地图"渐次铺展。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全国EBC"新人王"拿铁拉花大赛火热开启,咖啡师们手持奶2025-09-08 17:07:00 -
时政现场说丨见证祖国强盛时刻 吾辈更添奋进底气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观礼嘉宾们表示,从苦难走向辉煌,从沉沦迈向复兴,胜利的取得,殊为不易。这份记忆,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回望来时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2025-09-04 15:18:00 -
海南封关: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大举措
【光明论坛】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正式启动。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海南省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决心,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生动实践。面向未来2025-08-28 05:00:00 -
邵原镇精准赋能优服务网格聚力促发展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赵冠男近日,济源市邵原镇召开“营商环境网格员职责深化与服务提质”推进会,全体营商环境网格员参会,旨在进一步明确网格职责、优化服务流程,以“网格化”精细管理激活营商环境“新动能”。 会上,镇营商环境办公室首先通报了前期网格服务工作成效与不足,指出当前存在的政策传达不及2025-08-27 15:34:00 -
张恩惠顾刚会见中旅集团副总经理刘昆
8月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恩惠,代市长顾刚会见了来长考察的中旅集团副总经理刘昆一行。张恩惠、顾刚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刘昆一行,结合近期长春文旅亮点,介绍了我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做法。张恩惠说,长春落实全省打造万亿级大旅游集群发展部署,发展全域全季旅游,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回应群众对美好2025-08-21 10:43:00 -
破百亿!
硚口发布2025-08-18 15:26:50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今天(8月18日)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前三位今年暑期档题材多元,百花齐放电影市场持续升温影片《南京照相馆》7月25日上映以来总票房已破25亿元,居2025-08-18 17:02:00 -
8000万千瓦“绿能”入网
惠州三门岛北扣村小组建成100%新能源“零碳”微电网,解决了居民长期以来的用电难题。广东电网供图“以前靠柴油发电,省着用每月也要上千块,现在电费不到一半!”盛夏的惠州三门岛热浪滚滚,村民蔡伯却吹着新装的空调笑开了花。去年年底三门岛北扣村首期微电网投运,“柴油岛”已经变身“零碳岛”。如今,三门岛妈湾村2025-08-16 08:09:00 -
南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铿锵
机械臂精准作业替代人工重复劳动,生产数据实时汇聚“云端”一键掌控,全流程智能调度让产能提升三成……在南昌各大企业制造车间,数字化技术正重塑生产肌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当前,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两年行动进入收官冲刺关键期,南昌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百日攻坚”行动为总抓手,政企协同按下转型“快2025-08-15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