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风口起舞,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先导智能拟赴港IPO
每经编辑:魏小静
在近期的资本市场,固态电池板块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行业催化事件不断,产业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热潮之下,个股表现活跃。
日前于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另外,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搭载该电池的纯电动车型EQS续航里程增加25%,单次充电可行驶1,000公里,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进步正不断加速。
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化推进,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迎来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重磅企业也将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近日全球各大主流车企不约而同地将固态电池落地量产的时间节点定在2027年前后,例如中国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在固态电池领域加大了研发投入,计划于2027年开始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国外汽车品牌也是紧锣密鼓,丰田也在加速固态电池研发,计划2026年开始量产高性能固态电池,并于2027-2028年实现大规模应用,目标解决续航和安全问题。
2025年2月25日,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先导智能”或“公司”,300450.SZ)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由中信证券、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先导智能是全球规模领先的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扎根高价值高成长赛道,市场地位独占鳌头
受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产品等锂电池下游应用扩张,公众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锂电池智能装备的替代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复合集流体、4680电池芯和固态电池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因素推动,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下同),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规模将在2029年增至人民币2,359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1.8%。
以最近大热的固态电池为例,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更高,能够兼容正负极材料的不断升级,虽然目前产业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终端市场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拓宽,有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等各种下游应用领域。伴随固态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预计到2029年,固态电池智能装备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人民币269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0%。
成立于2002年的先导智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的重要参与者,历经十余年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位处全球当下极具活力、增长潜力的产业生态之中,为众多新兴、高端制造产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及解决方案,并与各领域优质的客户群体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新能源领域建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公司于锂电池智能装备及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2.4%及23.8%。
锂电池智能装备是先导智能的核心业务板块,于2024年前三季度贡献了69.5%的收入占比。在锂电池智能装备领域,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少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整线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全球少数能够交付全极耳圆柱电池智能装备的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亦在主要设备上拥有行业领先的产品实力及市场份额。于2024年,以出货量计,公司的卷绕机及迭片机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65%,在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榜首,且迭片机最高迭片效率在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榜首。同时,公司的圆柱电池后道加工组装线设备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在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榜首。
而在固态电池这一锂电池前沿技术领域,先导智能已成功打通固态电池量产的全工艺环节,实现全球首条车规级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的交付,并已向多家海外客户陆续交付固态电池生产的核心设备,占据先发优势。
长期聚焦国际化布局,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得益于“双碳”目标下有利于产业成长的生态环境,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在轰轰烈烈的制造业“出海”浪潮中,成为引领中国制造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排头兵。国内的新能源智能装备提供商中,较早实现全球化扩张的,正是先导智能。
2022年,先导智能在欧洲成立能力中心(COC),集研发、销售及服务于一体,是首家在欧洲拥有技术中心的中国锂电池装备提供商。目前,公司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8家分/子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公司的锂电池智能装备于海外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6.4%,排名行业首位。
迄今,公司已在德国、法国、瑞典、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产品销售及方案交付,并陆续落地与特斯拉、大众汽车、宝马、梅赛德斯、丰田汽车、LG、SK On、三星SDI、松下电器、ACC等海外龙头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的合作,率先积累了触达全球的产品销售及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还凭借与宁德时代、ATL、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远景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比亚迪等国内龙头客户的深度绑定,成为其出海布局的合作伙伴。
于2022年、2023年、2023年前三季度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约为12亿元、22亿元、16亿元及22亿元,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87.5%、41.0%。各期,海外市场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分别为8.6%、13.6%、11.9%及24.3%;毛利率分别为19.8%、16.1%、11.3%及39.8%。
根据招股书披露,此次赴港上市,先导智能计划将募集资金重点用于扩大全球研发、销售及服务网络以及选择性实施战略举措,首先开发重点海外市场区域基础设施,以建立“全球销售、全球交付、全球服务”的全球能力,加快全球扩张步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海外锂电池智能装备的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人民币391亿元增长至2029年1,5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2%,前景广阔。
占据前沿技术身位优势,业绩增长稳健
对先导智能而言,能够在新能源领域稳居细分龙头地位,领先的技术实力及强大的研发能力不可或缺。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先导智能积累并掌握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软件集成、精密加工等全维度的智能装备底层核心技术,保障领先优势。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在中国获得注册专利2,753项,其中发明专利416项、实用新型专利2,261项、外观设计专利76项。此外,在中国亦拥有软件著作权269项。
与之同步,先导智能以强大的持续研发能力护航技术实力的领先性。站在全球维度,公司构建了完备且具竞争力的研发平台布局,包括无锡总部、上海、珠海、欧洲和美国等地的研究和技术中心,并设有多个国家级CNAS标准实验室和省级技术中心、建立了涵盖主要业务的新产品新工艺验证标准平台。公司一直保持强劲的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累计达人民币4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从9.7%提升至14.0%,足见其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赢得的奖项,印证着先导智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及市场成就。公司连续5年上榜胡润中国500强,并获授高工金球奖“固态电池创新先锋奖”及CBIS 2023年度影响力企业奖等知名奖项,技术创新及智造解决方案的领导地位备受肯定。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贡献,亦令公司获评《财富》中国科技50强及中国全球化未来新星、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
自2015年5月登陆深交所主板至今,今年恰好是先导智能A股上市满十周年之际。十年磨一剑,立于固态电池技术跃迁、量产应用持续升温的风口之上,已经提前占好位的先导智能,无疑面临着无可估量的发展机遇。计划港股IPO,拟打造“A+H”双上市平台,不仅将为公司业务发展及海外扩张提供更多资金,也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推进国际化战略,实现长期价值的持续攀升。
每日经济新闻
-
山东“五一”放大招!100个“神仙打卡地”来了,承包你的假期快乐!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 宝子们!山东“五一”撒欢消费指南新鲜出炉啦!暮春的齐鲁大地已经按捺不住“搞事情”的冲动,山东省商务厅联合16市商务主管部门策划100个花式消费场景,直接把假期氛围感拉满!从济南的无人机秀到青岛的海边电音节,从淄博的烧烤狂欢到临沂的汉服穿越,全省16市集体“整活”,吃喝玩2025-04-30 12:15:00 -
微软确认Windows 11新版电池图标仍会推出!但没有具体时间
4月27日消息,微软在前几天发布的Windows 11 Build 27842中表示,新的电池图标将很快重新向测试者推出,但正式版何时能够体验到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微软首席项目经理Jennifer Gentleman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可以分享,但我期待更多人能够体验到这一功能,我个人2025-04-27 19:42:00 -
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亮相教育装备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4月25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教育数字化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其通过“智能应用创编平台”和“全天候AI智能助理”两大亮点功能,直击校园数字化转型中“开发成本高”“应用使用难”“2025-04-27 15:20:00 -
福州二季度开工186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301亿元
福州二季度开工18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01亿元,年计划投资417.1亿元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福州24日上午在全市范围组织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视频连线活动。高新区液晶显示屏及电容式触摸屏生产制造基地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福州第二季度开工18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01亿元,年计划投资417.2025-04-25 16:35:00 -
能穿针引线也能“公主抱”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有多远?
今年以来,我国人形机器人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大模型的催化下,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而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在期待,人形机器人能够成为家庭一员,为我们承担一些家庭保姆类的服务。那么人形机器现在究竟发展怎样,距离进入家庭还有多远呢?杭州一家机器人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训练出可以进入家庭环境的智能保姆机器人2025-04-22 06:23:00 -
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朱孝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朱孝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朱孝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芜湖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芜湖市纪委监委)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2025-04-21 09:33:00 -
新华全媒头条|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新华社记者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首次“人机共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此前的蛇年春晚上,10多台宇树机器人身着花棉袄登上舞台,与真人舞者一起扭秧歌、转手绢,引起各方2025-04-20 19:53:00 -
机器人产业百花齐放 “中国智造”内销外贸通吃
据证券时报4月17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进入第三天,在本届广交会上,人气最为爆棚的展区莫过于今年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几乎每一家机器人公司展台前都聚集了大量外国人,不断惊呼“Amazing(太神奇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参展本届广交会的机器人公司不仅数量多,而且2025-04-18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