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候集团:1000架“网约农机”在线接单,农业合作社“全链上云”丨AI农业看天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梦琦 广州报道
在赣南的柑橘种植产区,种植户只用在飞快农服APP上下单“网约农机”服务,便有专业飞手带上数字农机上门服务,百亩丘陵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半天告捷。
这样“一键触达”的农机服务出自大气候集团(以下简称“大气候”),并在广东韶关、梅州,广西武鸣及全国多个县域地区投入使用。
农业科技是广州天河区的强项。背靠天河区这一创新资源高密度集聚地,大气候打造了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以物联网、AI技术自主研发软硬件,提供从育种标准化到农产品品牌数字化运营服务;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品质可视化溯源、保障食品安全。
实施“百千万工程”,要抓住产业这个根本。当前,该区正着力打造全国农业科技“硅谷”示范区,推动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将技术、人才等优势输送至田间地头,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血脉、积聚新动能。
飞快农服是国内首家以“滴滴打药”模式共享农机的服务平台,专注柑橘果树的无人机飞防植保服务。
传统农服市场存在“两头难”问题:一面是县域种植户较为分散,遭遇病虫害时难寻专业农机队,另一面是县域部分农机服务半径有限,设备闲置率高。基于此,大气候创立了飞快农服平台,集成了种植户、农机主、农资供应与种植专家,解决了供需不对称的问题,还能让专家提供云端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该平台还采取“共享农机”模式,实现农机跨县域、跨省灵活调度。农户还可将自购机托管至平台,成为共享农机主并赚取收益。
在实现了无人机供需对接、灵活调配的同时,飞快农服还在无人机的精准服务上下功夫。
“无人机打药,并不是把飞机飞起来、把药喷出去那么简单。”大气候创始人兼CEO易丙洪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农业场景非常复杂,无人机提供的播种、植保等作业服务更需要因地制宜。
为此,飞快农服深入柑橘、猕猴桃等产区,累积了大量种植、气候、防治等方面的一手数据,构建了果树生长阶段、药液科学配比、区域气候特征、飞行参数标准的四大智能决策维度,研发了农产品溯源方法、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等多项技术专利,为农户提供全周期的智慧解决方案。
同时,大气候还致力于培养一批本地化科技新农人,打造了“飞快铁军”队伍,为县域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成就了人才、企业与“百千万工程”的双向互动。
据介绍,大气候已在广东韶关、梅州,广西武鸣,江西赣州等地投放1000架自营无人机,2024年该平台服务种植面积达8万亩,飞行服务达30万亩次,“滴滴打药”的一键服务已成气候。以柑橘植保为例,该平台已服务超过10万亩次柑橘植保,使用该平台植保托管的果农,在植保环节平均降低了50%的人力成本、30%的用药成本。
十年前,IT行业出身、从事农业多年的易丙洪在跑遍了中国大部分县域种植区后,为大气候定下“建立人与地的数据连接”的目标。
依托不断的科技创新,大气候的农业数字服务已延伸至育种标准化到品牌数字化的全产业链,不仅要实现“慧种地”,还要解决长期以来“种地不赚钱”的问题。
“拥抱数字化是提升农业品牌价值的唯一路径。”易丙洪表示,以水果为例,国内水果产量充足,但高端品牌市场仍然依赖进口,供给端仍然缺少高端的、统一运营的国产农产品标识。基于此,大气候自主研发了物联网硬件和农业SaaS系统,构建了“大气农场”机构,以数字合作社连锁加盟模式。
“大气农场”数字合作社如何运作?易丙洪表示,该合作社将公司的技术优势与农户资源相结合,依托数字化工具重构“产供销”链条,实现标准化种植、智能管理和数字营销,并通过溢价分红机制助力农户增收,将分散种植转变为集约化品牌经营。
例如,2019年,团队孵化了眉县数字猕猴桃品牌“Sunkiwi新奇味”。在Sunkiwi猕猴桃种植基地,通过农眼智能监测、虫感知、智灌等硬件产品和气候云AOS平台,能精准监测20多项种植数据;在采摘和分拣端实现5层数字化选果、基地直发全国。
此外,助力云浮市郁南县种植无核黄皮的农户增产20%,与澳大利亚Molloon Investments达成战略合作,开展农产品溯源、牧场监管、草种种植、土壤修复等服务……这样的项目成果密集地分布在大气候六年多的发展历程中。
目前,大气候以数字化服务农民85万人,实现了超1000个全国中大型农产品渠道的订单智能分发;自营品牌10个、联合运营品牌150个,扫码溯源服务消费者超1.5亿人次。
着眼未来,易丙洪期待地表示,以无人机、植保的发展来看,未来5到10年,会有一大批科技服务型创新企业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面向家庭农场、局部产区的小型、轻量化的智慧服务,还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AI农业看天河系列报道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州市天河区农业农村局共同策划推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双鸭山:深化垦地融合 共绘农业发展新图景
四月的双鸭山,黑土地上处处涌动着春的生机,科技引领、农机支撑、农艺服务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使地方借助垦区先进的管理模式、生产技术、农机装备等优势,全面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力促进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全程托管、单环节托管、整村托管的合作模式,使很多农民告别了繁重的农事操劳,安心当起了“甩2025-04-26 07:53:00 -
农机“健康体检” 全市完成1938台套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田野春潮涌,春耕正当时。眼下,合肥各地迎来农事繁忙时节。田野间,一台台现代化农机往来穿梭,成为春耕春插的主力军。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4月22日,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机安全检验1938台套。针对农机分布广、春耕时效强的特点,合肥实施“上门送检”,2025-04-23 15:47:00 -
渌口区:以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讯(通讯员 苏泽荣 彭捷)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渌口区加强党建引领,在乡村人才培育选拔、凝聚社会力量等方面下足功夫,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新农人、农创客等,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选优配强“头雁方阵”3月222025-04-22 21:01:00 -
也门胡塞武装称击落美军一架无人机
萨那消息: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19日说,该组织当天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无人机。萨雷亚19日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视频声明说,胡塞武装当天用地对空导弹击落这架无人机,这是胡塞武装24小时内第二次击落该型号无人机。马西拉电视台当天援引胡塞武装卫生部门消息说,美军19日晚对也门首都2025-04-20 06:07:00 -
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案提要)
提案人:九三学社中央案由: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农机装备行业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农田、农艺与农机的适应性和匹配性不足,高水平农机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有短板等情况。建议:扶优扶强,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企2025-04-17 06:35:00 -
未来感十足!探访成都“立体”作物工厂:向上扩展20倍种植面积,还能精准调控生长环境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农作物分层长在数米高的架子上,智能系统对光、温、水、气、肥等环境条件进行精准控制,在“最舒适”的条件下“疯狂”生长……这些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垂直农业大楼里。生菜近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这样“未来感”十足的种植方2025-04-15 18:28:00 -
养殖场来了架无人机,让消杀“飞”速升级
4月12日上午,在位于绵阳江油重华镇百宝村的江油市帝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上空,伴随着阵阵“嗡嗡”蜂鸣声,一架装载防疫药剂的无人机正在“吞云吐雾”…… 这场“空中消杀”,其实是江油市创新开展“低空技术+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防疫作业场景之一。 无人机配备了专业的喷雾系统,能精准控制药剂的喷洒2025-04-13 10:49:00 -
放牧生活“大转弯” 幸福日子“冒了尖”
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仁增加措开车投喂饲草料。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余 晖牦牛住进“阳光房”、放牧飞起无人机、产业年年见效益……10年前的仁增加措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画面,如今却活生生地照进了他的生活。今年51岁的仁增加措是土生土长的玉树人,从他记事起,蓝天白天、牦牛牧场这些都是2025-04-13 0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