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促进科技消费发展 激活内需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3 10:14:00    

作者:于凤霞(国家信息中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以科技消费为引领,激发内需潜力、驱动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既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指出,要大力促进科技消费,用好我国应用场景丰富、技术迭代能力强等优势,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推广,释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等消费潜力。这为我国科技消费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刻把握促进科技消费的战略意义

科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球经济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模式,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新兴消费领域快速崛起。发展科技消费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2024年我国服务消费占比突破40%,但商品消费增速偏弱,科技消费的崛起成为填补动能缺口的关键。

科技消费是助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力量。科技消费的崛起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升级,可以通过需求端倒逼供给端改革,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迁。例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催生了循环经济新业态。科技消费能形成消费带动投资、产业升级和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

科技消费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随着居民消费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升级”,科技消费成为品质生活的标志。大力发展科技消费,正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科技消费市场的繁荣,可以进一步丰富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的品质和体验,让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科技消费还通过提升居民收入间接改善民生。例如,“人工智能+”不断催生新岗位和新职业,智能技术赋能的自由职业者有了更多的创收机会。

科技消费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科技竞争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部分。科技消费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首先,科技消费市场的繁荣能够为科技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加速技术创新迭代。其次,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再次,科技消费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在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例如,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发展成果引发国际关注,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也有了一席之地。

我国科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政策支持下我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稳中有进,扩大内需政策持续深入实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为科技消费市场注入动力。《2024-2025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持续回升,预计营业额达22406亿元,同比增长约5%,成为2019年至今的第二高点;以手机和穿戴设备为代表的个人消费电子场景营业额增速达10%,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多元化需求潜力。我国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的庞大消费市场,需求结构持续升级。在此背景下,科技消费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消费需求分层与场景创新并存。例如,超2.9亿的老年人口催生庞大的智能辅具、远程医疗等银发科技消费市场;年轻人群体则推动了电竞、虚拟现实(VR)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二是技术应用提升消费质量。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普及,使消费者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升级”。

技术创新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形成“双轮”驱动。一方面,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加速,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等新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为消费场景拓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消费场景创新释放并激发新需求。科技消费场景正在从传统的通讯、家电领域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健康医疗等多元化方向拓展。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也为科技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大力发展科技消费的实践路径

一是加强科技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对5G基站、千兆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补贴、专项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建设科技消费体验中心。结合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科技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在主要城市和科技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科技消费体验中心,将科技消费体验中心纳入城市商业体系建设内容,支持其与商圈、购物中心等结合。加大县域和乡镇地区科技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设改造一批乡镇科技消费体验中心。

二是推动科技消费产品创新与升级。支持科技企业研发创新,设立科技消费产品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通过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企业聚焦科技消费领域开展研发。促进科技产品标准化与质量提升,制定科技消费产品标准体系,明确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对科技产品质量的检测和认证,建立质量追溯机制。推动科技消费产品与服务融合,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消费产品与服务融合的创新试点,支持企业打造“产品+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导科技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服务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三是以科技赋能消费场景创新。加强科技消费场景创新的政策引导。设立科技消费场景创新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企业开展场景创新项目;选择部分城市或区域作为科技消费场景创新试点,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在试点区域内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加强不同部门政策的协同性,将科技消费场景创新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密切结合。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挖掘更多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科技消费场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支持企业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科技消费场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推广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科技消费场景,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推广智能导购、无人零售等新技术应用,鼓励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店合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

四是营造良好的科技消费市场环境。结合“两新”政策实施,通过税收优惠、消费券等方式降低科技产品使用门槛。加强科技消费市场宣传推广,将科技消费纳入消费促进活动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科技消费知识,展示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完善科技消费金融支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科技消费信贷产品,提供低利率、长期限的消费贷款;加强对科技消费金融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消费领域的信贷投入。优化科技消费配套服务。建立健全科技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对售后服务市场的监管,加快制定和完善科技消费产品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宇树科技王兴兴:每个人都可以借助AI工具做很多事,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他表示:“我本人偷懒很严重,很多代码懒得写,告诉AI大语言模型需要一个怎样的功能或者算法,它可以自动帮我写好。”王兴兴
    2025-07-27 16:53:00
  • 当AI具备“望、闻、问、切”,3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AI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AI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0亿元猛增至2025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中医AI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在202
    2025-07-27 10:11:00
  • 南昌18家企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南昌新闻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新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全省共有81家企业成功入围,其中南昌市18家入围,占全省近1/4。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市各县区的入围企业数量呈现阶梯式分布特征:南昌县以6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市首位,新建区、进贤县紧随其后,各有3家企业上榜,其次为青云谱区2
    2025-07-26 09:01:00
  • 科创板开市6周年 589家公司交出高科技自立自强“硬核”答卷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编者按/ 6年光阴,从25家到589家,从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到高科技创新发展“示范田”,科创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从追赶到引领,让科技的火光点亮产业的星河,在这片“试验田”上,科创板始终引领制度创新,科创板企业家们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
    2025-07-26 03:17:00
  • 市场份额第一 东软开启智能驾舱新纪元

    近日,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15-20万区间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装座舱域控制器供应商份额榜单(2020年-2025年1-5月)》,东软集团以14.58%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过去五年间,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智能座舱域控作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演进的核心载体,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最初的高端车
    2025-07-23 09:58:00
  • 知识产权赋能 筑牢创新基石 我市编织起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网”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打造“3+5+N”重点产业集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态势。政策支持筑牢发展根基。我市形成了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出
    2025-07-23 09:34:00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均转跌

    7月22日,港股走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均转跌。
    2025-07-22 10:08:00
  •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7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
    2025-07-21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