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滴灌系统、植保无人机……科技助力麦田精细化春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地回暖,生机勃发。我国春耕春播正由南向北全面展开。行走在浙江、河南、山东等地,随处可见抢抓农时的忙碌景象。旋耕翻地、播种施肥……一幅幅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眼下,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正陆续进入起身期,这也是水肥管理的关键阶段。在河南安阳滑县,农户们抢抓农时,进行田间管理。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大型植保无人机、自走式打药机正在高效展开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作业。今年,当地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田间铺设的贴片式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精准将水和肥送达麦苗根部。相较于传统灌溉,这种模式能节约水肥30%以上。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为做好春季小麦管理,河南派出了18个技术指导组下到乡村地头,依据不同苗情,为农户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

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张心玲:当下主要是水肥管理、因苗制宜。对于正常的一、二类麦田,拔节以后,结合浇水,注意返青起身期、地下害虫和茎基腐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的防治。
科技+服务 助力麦田精细化春管
在山东济南,冬小麦目前正处于田间管理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当地农技人员综合利用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等科技手段,精细化开展田间管理。
在济南市长清区的一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株距整齐均匀、长势良好。一排排滴水灌溉带紧贴在小麦根部,正在匀速缓慢地滴落水珠。今年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系统,可以一键查看和控制麦田里不同区域的灌溉流量、水肥比例,让麦田春管更加精准高效。

种粮户 张桐:相比以前的大水漫灌方式来说,可以减垄增地,每亩地节省30%的水量,而且可以精准将肥料送到小麦的根部,提高小麦后期成穗率,每亩地增产50斤到100斤。

而在另一处麦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物。飞手们操纵控制器圈画出相应范围,植保无人机便能自动设计路线,精准高效完成喷洒任务,1天就能喷洒700多亩麦田。

今年,济南市长清区冬小麦面积达29万亩,进入小麦返青期后,当地农技人员组成春管小分队,将农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针对小麦苗情指导农户做好春季田间管理。
育秧基地引进新设备 旱育秧更“结实”
当前,浙江金华市的各个水稻育秧点正在抓紧育苗,今年多个基地都引进了新的灌溉系统和技术,提高旱育秧的品质。
在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种植户周国平正在育秧工厂里忙碌,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每小时可完成1200到1500个秧盘的制作。

制作好的秧盘经过催芽、出芽后,就被运到田间进行育秧工作。为提高秧苗质量,节省劳动成本,今年,周国平从金华市农业部门引进了水稻旱育秧喷灌自动化技术。

周国平告诉记者,以前都是水育秧,“靠天吃饭”,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经常需要掀膜,费时又费力,如果管护不及时到位,还会导致秧苗的品质参差不齐。如今,秧苗被摆放在铺好的田地里,再通过自动化管控系统生根发芽,秧苗的成活率能提高10%,而且根系更为发达。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技术研究员 孙雄彪:旱育秧对生产的要求不会那么高,秧苗的抗旱性、抗寒性增强,在机插的时候也能够降低劳动的烦琐性。
今年,金华市预计早稻种植面积31万余亩,其中早稻机插面积14万余亩,由46个育秧中心和81个育秧点提供机插秧苗,预计4月中旬可以完成早稻育秧。
-
也门胡塞武装称击落美军一架无人机
萨那消息: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19日说,该组织当天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无人机。萨雷亚19日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视频声明说,胡塞武装当天用地对空导弹击落这架无人机,这是胡塞武装24小时内第二次击落该型号无人机。马西拉电视台当天援引胡塞武装卫生部门消息说,美军19日晚对也门首都2025-04-20 06:07:00 -
机器人产业百花齐放 “中国智造”内销外贸通吃
据证券时报4月17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进入第三天,在本届广交会上,人气最为爆棚的展区莫过于今年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几乎每一家机器人公司展台前都聚集了大量外国人,不断惊呼“Amazing(太神奇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参展本届广交会的机器人公司不仅数量多,而且2025-04-18 14:02:00 -
养殖场来了架无人机,让消杀“飞”速升级
4月12日上午,在位于绵阳江油重华镇百宝村的江油市帝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上空,伴随着阵阵“嗡嗡”蜂鸣声,一架装载防疫药剂的无人机正在“吞云吐雾”…… 这场“空中消杀”,其实是江油市创新开展“低空技术+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防疫作业场景之一。 无人机配备了专业的喷雾系统,能精准控制药剂的喷洒2025-04-13 10:49:00 -
放牧生活“大转弯” 幸福日子“冒了尖”
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仁增加措开车投喂饲草料。本报记者 程宦宁 摄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余 晖牦牛住进“阳光房”、放牧飞起无人机、产业年年见效益……10年前的仁增加措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画面,如今却活生生地照进了他的生活。今年51岁的仁增加措是土生土长的玉树人,从他记事起,蓝天白天、牦牛牧场这些都是2025-04-13 02:43:00 -
“重新武装俄海军”,普京重大宣布
据德新社4月12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重新武装俄罗斯海军。据俄罗斯新闻机构报道,普京11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一次海军发展会议上说:“未来十年,我们将划拨8.4万亿卢布(约合1009亿美元),用于为海军建造新的船只和舰艇。”普京说,为海军配备新装备并重新武装是由于新的危险和挑战。2025-04-12 15:33:00 -
突发:乌克兰基辅传出爆炸声
当地时间10日,总台记者在乌克兰基辅市听到爆炸声。此前,由于无人机袭击,基辅拉响防空警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11 09:12:00 -
尖端科技,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新网广州4月10日电 题:尖端科技,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 张杨彬在美国网红IShowSpeed(中文昵称“甲亢哥”)的一声声惊呼里,中国的科技浓度近日又一次出圈。他在广东体验水上行驶、下单三部华为三折叠手机、与机器人斗舞、体验无人机送外卖、观看无人机表演......一场酣畅淋漓的“科技大餐2025-04-10 11:26:00 -
中国之城|新疆特克斯:天山深处的八卦古城
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从高空俯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疆特克斯县宛如一幅巨大的《周易》八卦图。这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八卦城(2023年12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美玲 摄)广袤的原野中,群山环抱,河水绕城流淌,整座城市是一个人文与自然之美巧妙融合的建筑典范。这是新疆伊犁哈萨2025-04-09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