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舆论看两会:民营经济、AI成热词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综合消息:全国两会4日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多家国际媒体、智库认为,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政策风向的重要窗口。其中,经济增长目标、民营经济、人工智能(AI)等成为关注焦点。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政府即将在两会期间公布政策方针及经济增长目标,受到全球市场密

    2025-03-04 20:41:00
  • 沈阳国企“智改数转”注入“AI”新动能

    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下,在市数据局的支持下,日前,市政府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积极探索“智改数转+AI深融”新路径,发布《沈阳市属国有企业DeepSeek技术赋能智改数转行动方案》,成功完成DeepSeek市属国资全域部署工作。《行动方案》以全面提升

    2025-03-22 07:14:00
  • 2025会是AI智能体爆发元年吗?多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解读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扬】编者的话:近日,“2025年或成AI智能体爆发元年”这个话题引发高度关注。什么是智能体?它与大模型有着怎样的关联?2025年真的会成为它的爆发元年吗?智能体未来将以什么形态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带来人机共生智能呢?围绕上述话题,《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

    2025-03-12 06:57:00
  • 新华全媒头条|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新华社记者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首次“人机共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此前的蛇年春晚上,10多台宇树机器人身着花棉袄登上舞台,与真人舞者一起扭秧歌、转手绢,引起各方

    2025-04-20 19:53:00
  • 蒙曼谈人工智能冲击:守住人类对于生活的感受

    中新网3月7日电(记者 陈建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正在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7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我记得曾经有人问过人工智能一个问题:如果你成为人,你最想干什么?它说,我最想浇一场暴雨,感受雨点打在身上的那种感觉。我想这个,是我们人最后应该坚守的壁垒,我们有直

    2025-03-07 14:11:00
  • 早安北京0331:最高20℃,阵风五六级;今起限行尾号轮换

    早安北京,关注您身边的点点滴滴。今天是3月31日星期一,农历三月初三。天气、交通......这份生活指南请您查收。详情请看↓↓↓今天白天多云转晴,北风一级转南风三级,阵风五六级,最高气温20℃;夜间晴转多云,南风三级转北风一级,最低气温5℃。今日限行尾号1和6。今天午后偏南阵风较大,外出注意防风;天

    2025-03-31 08:03:00
  • Grok-3或许是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但马斯克不能高枕无忧

    【CNMO科技】2月18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主角是xAI公司最新研发的AI大模型——Grok 3。在正式发布前,马斯克就曾公开放话,Grok 3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其推理能力将超越包括ChatGPT和DeepSeek在内的其他领先AI模型。当

    2025-02-28 15:14:00
  • 专访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成焦点 中马商业合作潜力巨大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本报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全国两会是中国政策制定的一个关键平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仅影响国内,还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东南亚等邻近地区。每年两会期间,我们特别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向。”近日,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Loh Wee K

    2025-03-15 00:44:00
  • 截至去年底上海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40%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筹备进展情况。有记者提问,通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个平台,上海浦东新区对于打造人工智能大会生态、打造世界级集群,未来有哪些规划?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表示,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浦东已

    2025-07-10 13:44:00
  • 截至3月10日晚,至少已有15所“双一流”官宣本科扩招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委负责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透露,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就是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在去年优质本科扩招1.6万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截至3月10日晚,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

    2025-03-11 0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