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新华社记者董素玉、乌梦达、王君璐3月27日至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北京敞开大门,迎接春天,也迎接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者。北京的碧桃、早樱竞相盛开,中关村的“未来之花”也在绽放——“大国重器”HEPS发出第一束光、“梦想”号大
3月31日,为期五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在当天的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19项科技成果重磅发布、5项重大项目落地签约,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百余台机器人现场服务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
前不久,一场舰载机全流程训练在海军航空大学某大队拉开序幕。阻拦索保障员王旭利用官兵自主研发的某型器械,出色完成保障任务,用时较以往大幅减少。“基层官兵处在战斗力生成末端,他们对装备性能最熟悉,对破解训练一线难题最有发言权。”该大队领导介绍,近年来,多种新装备先后在大队列装,为提升新装备练用水平,他们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日电 (李静洁 罗端)近日,“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川渝地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对接会暨全国莴笋创新大会在位于绵阳市游仙区(蔬菜)种业园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基地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展示了川渝地区蔬菜产业最新科技成果,为全国蔬菜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示范。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摄影爱好者在衡水湖上拍摄到东方白鹳与白琵鹭同框觅食的珍贵画面。东方白鹳与白琵鹭分别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它们的和谐共处,见证了衡水湖湿地生态修复取得的成果。近年来,衡水湖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目前保护区鸟类种类达335种。监制丨刘涛 万灵主编丨李天雷记者丨刘丽颖统筹丨常占魁合作媒
本报3月27日综合新华社消息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多项成果来自高校科研团队。本次发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正式拉开帷幕。会上发布的《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践行“两山”理念 服务“双碳”战略经验成果》显示,2024年我国环保技术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件,稳居全球首位,近20年发布推广环保技术装备与示范工程近2500项,生态环保领域团体标准超1000项
3月2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智服平台”)——转果果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正式发布上线。“过去依赖人脉对接成果资源效率低下,通过智服平台能够精准高效地找到所需专家,切实解决了项目推进难题,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智服平台测试用户、来
来源:光明网 3月28日下午,京津冀技术交易成果对接会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关村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