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博物馆的破茧:从历史守护者到变革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宇浩

4月23日,杭州余杭良渚,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拉开帷幕。当天下午,一场以“博物馆不断发展的变革性作用:超越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为主题的讨论,吸引了全球一百多位博物馆馆长、文化项目策划人和国际组织代表。

从故宫博物院到波黑国家博物馆,从巴塞罗那的移动集装箱展柜到国际刑警组织的文物数据库,嘉宾们的发言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图景: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历史的“保管员”,而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文化创新的实验室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这一转型背后,是博物馆定义的重塑。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博物馆定义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非盈利机构”;2022年,国际博物馆理事会更进一步,将“可持续性”“包容性”“社区参与”写入新定义。正如哥伦比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玛丽索尔·阿拉贡·皮内达所言:“我们不仅要保护过去的记忆,更要为展品浇筑新意义。”

【1】

当天的论坛,向大家展示了如今的博物馆“到底有多新”。

当故宫的《千里江山图》化作舞剧《只此青绿》,当博物馆的藏品通过移动集装箱进入西班牙乡村展示,博物馆的创新已超越技术层面,甚至改变着文化生产的底层逻辑。

“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展示文物,更是展示当下。”论坛上,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的发言掷地有声。该馆正在展出的敦煌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总共有敦煌服饰临摹画稿、复原及创新设计服饰等共计369件作品,最重要的是,它还体现了传统文化工艺制成的新的面料在当今生活中的应用。

在王晨阳看来,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它可以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激发现代人的创造力,最终提高社会凝聚力。”

而在西班牙,博物馆创新的一大特色,则是一个个移动集装箱式的展柜,据巴塞罗那储蓄和养老金银行基金会会展部主任伊莎贝尔·萨尔加多介绍,每个集装箱大概有10年的生命周期,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免费通行的权利,可以便利地把文物、展品运输到每个小镇、小村庄去展出……每个铁皮箱,都是文化的种子。

跨界融合正在改变博物馆的基因图谱。故宫与中央民族乐团共创的"故宫之声"项目,让编钟与现代交响乐共振;而这种混搭,在哥伦比亚国家博物馆则呈现为文化对话——山区原住民带着古老仪式走进现代展厅,非物质遗产与当代艺术碰撞出新的精神维度。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尚蒂伊古堡,这个以收藏19世纪“原汁原味文物”著称的空间,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创新轮动,包括举办音乐会、花展、车展、马术展、野餐会,甚至包括有孩子参加的“桌面历史游戏”等等。尚蒂伊古堡管理主任安妮·米勒说,他们甚至已经举办过多场爵士、电子类的音乐演出,还把曾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的钢琴家请到了现场,“我们深信,在现代,博物馆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要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创新的本质,是博物馆对“文化权威”身份的解构。正如论坛主旨中提到的那样,在全球化导致同质化危机的今天,唯有通过创造性转化,才能让博物馆在流动性时代守住文化多样性。当博物馆从“教导者”变为“共创者”,文化的生命力才能真正绽放。

【2】

在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博物馆看似只与文化直接相关,实则扮演着重要的“跨界枢纽”角色。

在当天的论坛中,嘉宾们也更愿意以多维的角度,去看待未来博物馆的角色变化、可持续性发展,包括如何构建全球文物安全的数字神经。

伊莎贝尔·萨尔加多表示,多样性和包容性,是未来博物馆的两大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博物馆场域与公众产生更亲近的关系,“过去50多年来,我们建立了一个‘网络’,包括文化中心、科技博物馆,涵盖整个西班牙。我们的目标,就是维持高校学生和当地社区的紧密联系。因为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的守护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必须让公众积极地参与进来。”

她举了个例子,之前基金会和大英博物馆合作了一个关于女性力量的展览,里面有许多与女性相关的文物,“我们也会鼓励观众来讨论——看到这件文物,你有什么感觉,这是一种力量?一种诅咒?还是一种刑罚?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这个时候,大家所处的空间,才真正变成了共同体验的场所,无关乎性别、身份认同等等,所有人都可以一起来对话。

而如何保护文物安全,也是论坛尾声众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博物馆界正在使用一张覆盖196国的“智能防护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见证着传统保卫战向科技较量的转变。

国际刑警组织战略伙伴关系总监武英说,早在80年前,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第一个通缉令,就是与艺术品失窃相关。

目前,国际刑警组织有196个成员国,都接入了与文物相关的的一个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实时互通。

“目前,这个数据库里有56000件失窃文物,通过申请,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库。”武英举了个例子,如果有个私人收藏家想买一件文物,可以先拍一张照片,输入到数据库里进行比对,若是有可疑的地方,马上就会收到提醒,“提醒你如果没有充分调查之前,最好先不要购买。”

此外,还有一个叫ID-Art的客户端,每个人直接在手机就能下载,然后连接到国际刑警组织文物失窃库,可以直接看到哪些艺术品是失窃的。

2022年,两张40年前被盗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桌子,就是通过ID-Art找到的,最终让文物得以返还。“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把这些工具有效应用起来,可以有效打击艺术品的非法贩卖,更有效地保护文物。”武英说。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博物馆的变革早已超越技术层面。当尚蒂伊古堡的游客在爵士音乐会上触摸历史,当湖北省博物馆用数字技术守护文明基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博物馆的转型,也是更多与世界的连接和对话。

这些曾经沉默的殿堂,也正以惊人的创造力重新定义着文化的边界——它们既是记忆的保险箱,更是未来的孵化器。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来这座“会唱歌”的博物馆,听黄土地的心跳

    ‍‍‍‌‍‍‌“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了一片欢天喜地。”《东方红》《哀乐》《春节序曲》3首曲子,人们耳熟能详。它们的旋律,来源于这片千沟万壑的黄土地——陕北。细细聆听,黄土高原腹地里,那些潜入山坡、沟洼、田野、村落的曲调,唱着这方土地上的窑洞、沟梁、草木、羊群,吟哼、吼喊出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
    2025-04-30 17:21:00
  • “高邮热”何以持续升温

    江苏“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系列报道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回首这5年,江苏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在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屡创佳绩,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实了基础。为深入挖掘高质量发展的“江苏实践”“江苏经验”,即日起,本报特别推出江
    2025-04-28 14:56:00
  • 万宝芙蓉学校携手万宝城文化服务中心开展“耕读传家”主题活动

    2025-04-27 17:37 娄底新闻网盛祥桂 刘慧 杜子隼4月23日,娄星区万宝芙蓉学校的图书室内书香氤氲,一场别开生面的“耕读传家润童心 书香护苗伴成长”主题活动在这里展开。镇相关负责人、师生与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以书香为纽带,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绿色阅读理念悄然浸润童心。诗声朗朗,播种希望的种子
    2025-04-27 17:41:00
  • 潘家园文化夜市首开周六场

    潘家园旧货市场夜市迎来全新升级。自4月26日起,旧货市场将在原有周三、周五夜市的基础上,新增周六非遗主题夜市,实现“潘家园市场全年365天每天都开市,每周三、五、六都有夜市”,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26日晚,恰逢“五一”假日前的最后一个周六。潘家园旧货市场里人头攒动,灯光亮起后,潘家园文化
    2025-04-26 21:55:00
  • 打造湾区棒球运动新门户!深圳中心公园棒球文化会客厅开垒

    4月26日,深圳中心公园湾区棒球发展中心启动仪式在中心公园D区举行。该仪式融合了棒球特色形式,设有签名棒球互赠、嘉宾开球互动、青少年棒球表演赛等环节,集中展示项目独特性和创新性。福田区相关职能部门、媒体代表、行业协会代表、赞助商代表、社区代表及青少年棒球运动员代表出席现场,共同见证深圳中心公园湾区棒
    2025-04-26 19:25:00
  • 史料交错而成的穆旦形象及周边——读易彬《幻想底尽头:穆旦传》

    作者: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易彬这部厚达六百多页的穆旦传,让人期待已久。十几年前,他的穆旦三书(《穆旦年谱》《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穆旦评传》)相继推出,就极大推动了穆旦研究的历史化进程。新版的传记和年谱,又吸纳了近年来穆旦史料挖掘、整理方面许多最新的成果,规模更宏阔、内容也更丰赡,无疑将
    2025-04-26 05:32:00
  • 政企联动打造书香社区,邀孟泽解读《独醒之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5日讯(通讯员 顾丽君 杨汝嘉)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社会氛围,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长房24品生活中心联合八方社区共同主办了一场"书香长沙·全民阅读"特别活动,特邀知名学者孟泽教授带来《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以下简称《独醒之累》)主题分享会,
    2025-04-26 00:12:00
  • 重庆石柱:800年宋碑拂尘重生

    【来源:检察日报】四月的春光为重庆市石柱县太白岩公园镀上一层金辉。公园里,几个老人正围着一座青灰色的碑亭,向驻足路人讲述亭内文物的“前世今生”,“这个保护措施真不错,既护得住宋碑又方便大家观赏”。老人们口中的宋碑承载着800年历史,是石柱县太白岩摩崖石刻,于1984年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
    2025-04-25 0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