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民族风情引客来 以街带商促繁荣

喀赞其文化旅游区街景。本报记者 孙金行摄/光明图片

喀赞其街区未改造前的老房子。资料图片
【老商圈 新消费】
铸锅匠人“喀赞其”、钉马掌匠人“塔克其”、打馕坑匠人“托诺其”、做花帽匠人“朵普其”,还有烧陶瓷器具匠人“搭瓦克其”、制铁桶匠人“切来克其”……在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新疆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当地独具特色的“其文化”传统技艺让人印象深刻。
当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喀赞其街巷内马车穿梭、人流如织。道路两旁,融合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蓝色外墙与色彩斑斓的特色民居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诗意画面。曾经破旧的老城区在历经十余年保护性改造后,变身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一步入喀赞其街区,耳边便传来清脆的铃铛声。游客跟随马蹄的嗒嗒声走街串巷,如同走进了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这里既有古朴的纯木结构民居,也有精美的砖石结构小院;既有维吾尔族风格的穹顶,也有兼备各民族风情的建筑。漫步其间,惊喜纷至沓来。
然而,由于老城年代久远,许多建筑一度破败。“从前,沿街的水渠里积满了淤泥,夏天臭气扑鼻。”在自家干果店前热情招呼来往游客的阿不杜萨拉木·阿卜力孜,望着门前一渠清澈的潺潺流水回忆道。
自2007年起,伊宁市启动喀赞其街区修缮与改造工程,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同时栽种花草树木,老街由此焕然一新。
“保护远比开发重要。”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丽英说,“修旧如旧,不仅能让老街保持原有韵味,也能让居民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吃上旅游饭’。”
为了让更多古建筑“活”起来,伊宁市对300多幢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将部分老宅改造成民俗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特色民宿等。同时,伊宁市依托2万多户特色居民庭院,培育出88处民俗家访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伊宁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老街坊踏上致富路
蓝色的铁艺院门,大方向游客敞开,花团锦簇的精美庭院,谁都想进去瞅瞅。
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库尔班江・马木提嗅到商机,也将自家小院精心布置,搞起了庭院经济。“以前收入不稳定,现在开了这家家访点,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库尔班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好的时候每月能挣一万多块。”
库尔班江家的庭院民族风情浓郁,时不时便有游客随着音乐节奏起舞。“总有游客问我,进来参观收费吗?我说,你们大老远过来,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库尔班江朗声笑道。
在喀赞其,像库尔班江这样因旅游致富的当地居民不在少数。随着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经营中来。他们有的开起了民宿、餐馆,有的从事手工艺品制作销售,还有的当起了导游、马车夫。
“景区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间接带动2万余人,构建出以街带商、以商兴旅、以旅促荣、富民惠民、居旅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马丽英介绍。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居民提升服务水平,景区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培训,内容涵盖旅游接待、服务礼仪、食品安全等方面,并成立了旅游协会,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游客权益。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供创业贷款、房租减免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
新业态催生新场景
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喀赞其老城的旅游业态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民俗体验项目,还涌现出许多新业态。在朴匠皮具工作室,游客可以见到羊皮烙画、手工皮具缝制、皮质冰箱贴彩绘等工艺制作过程。游客还能亲自上手,参与设计制作一件伊犁风情满满的专属皮具纪念品。
工作室创始人曹红兵介绍,其艺术设计团队融合多民族工艺,开发出日常皮具、文化摆件等百余款特色产品。
夜晚的喀赞其老街更是热闹非凡。灯光下,老街呈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风情。游客们穿梭于夜市中,品尝着烤包子、羊肉串等特色美食,欣赏着民间艺人的歌舞表演。“没想到这里的夜生活如此丰富,充满了烟火气。”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先生说。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伊宁市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推出智慧旅游项目,游客通过手机就能轻松获取景区导览、景点介绍、美食推荐等信息。此外,景区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非遗技艺大赛等,进一步增强景区吸引力。
如今的喀赞其,已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破败老城,变为“白日满街客,夜晚万家灯,文化有传承,日子有奔头”的风情新镇。
(本报记者 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
-
书香里的烟火气——2025上海书展走笔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黎子承申城8月的高温,挡不住全国各地的出版人、作者、读者赴约的热情。8月19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今年的上海书展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深入全市16个区分会场、100家实体书店、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点燃上海之夏阅2025-08-20 05:35:00 -
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 题: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边巴次仁、陈尚才、李键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栉风沐雨,60载万象更新。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2025-08-19 16:25:00 -
徐光启为何能看世界?江南文化是支撑!熊月之诠释上海开明|讲堂视频
作为研究上海历史的非上海人,《上海通史》主编、《上海六千年》作者之一熊月之分享观察心得,是江南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造就了上海的开明创新。他例举徐光启、王圻、董其昌,还有鲁迅先生,都浸染其中。8月18日下午15:30分至16:30分,上海书展中央展厅葛剑雄、陈杰聊《上海六千年》。2025-08-17 11:44:00 -
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民族风情引客来 以街带商促繁荣
喀赞其文化旅游区街景。本报记者 孙金行摄/光明图片喀赞其街区未改造前的老房子。资料图片【老商圈 新消费】铸锅匠人“喀赞其”、钉马掌匠人“塔克其”、打馕坑匠人“托诺其”、做花帽匠人“朵普其”,还有烧陶瓷器具匠人“搭瓦克其”、制铁桶匠人“切来克其”……在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新疆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2025-08-17 04:40:00 -
福州文旅招商推介会在成都、重庆举办
为全面展示福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优质项目,深化闽川渝文旅产业合作,8月13日至14日,“有福之州”2025年福州文旅招商推介会分别在成都、重庆两地顺利举办。本次推介活动由福建省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吸引了来自福州及川渝地区的文旅主管部门、国内知名文旅企业和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到场,在交流与互动中感受2025-08-14 19:51:00 -
北疆文化・丝路新韵 | 赛罕之夏:文旅融合绘就多彩画卷
这个夏天赛罕区以自然为笔、历史为墨将北疆文化的鲜活魅力运动赛事的热血激情与现代都市的时尚活力巧妙融合推出一系列惠民乐民举措与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从烟火气十足的街区到精品云集的展演展陈再到寓教于乐的科技科普多元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交织碰撞共同绘就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文旅画卷自然与人文交融公园绘就诗意风2025-08-11 15:44:00 -
燃动全城!赣州首届国际飞盘精英邀请赛暨全民健身日活动圆满落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杨磊、全媒体记者万雨欣报道:2025年8月9日,以“飞盘旋舞·全民跃动”为主题的2025赣州首届国际飞盘精英邀请赛暨“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在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圆满落幕。这场集竞技性、文化性与群众性于一体的体育盛会,不仅为赣州全民健身周注入时尚活力,更以“体育+文旅”的创新2025-08-11 13:40:00 -
肃南:打造“互嵌式”社区 绘就民族团结新蓝图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辖区有裕固、藏、蒙、回等22个少数民族。肃南县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空间互嵌促交融、文化互嵌促认同、治理互嵌促和谐,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心理上全方位互嵌,构建起各民族共居共学共2025-07-28 0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