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打造“互嵌式”社区 绘就民族团结新蓝图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辖区有裕固、藏、蒙、回等22个少数民族。肃南县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空间互嵌促交融、文化互嵌促认同、治理互嵌促和谐,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心理上全方位互嵌,构建起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格局。

空间互嵌促交融,推动实现各民族共居共乐。坚持把居住空间上互嵌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前提。优化社区空间布局。统筹城镇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设无围墙开放式社区。依托共享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幸福食堂等阵地,精心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各功能室为圆周的“1+N”特色服务阵地,配套健身广场和休闲活动场地,整合20余万元建成集“居民议事、休闲娱乐、幸福食堂、劳动者驿站”功能于一体的“石榴籽”网格党群服务驿站2个,实现区域物理空间融合,为各族群众深度沟通交流搭建平台。着力改善“共居”环境。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实施屋顶防水保温、楼道粉刷、院落破损地坪硬化、供排水及供暖管网维修等惠民工程,全覆盖安装夜间照明设施,小区楼院照明设施覆盖率达100%,居民生活起居舒适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园设施,提升改造老年人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等,实现智慧化、数字化服务管理,有效延伸服务社区居民的“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拓展宣传服务阵地。实施中华文化视觉形象工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公园31处,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楼院、法治文化主题巷等示范点位8个。同时,在社区楼院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巷、彩绘墙、宣传长廊、民族文化展板等30余处,深入嵌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全面营造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夯实社区治理基础。

文化互嵌促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把“五个认同”作为筑牢底线,将浸润引导落细落小落具体。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充分发挥邻共治、邻共建、邻聚力区域功能,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大家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大家学”,文体活动“大家乐”系列活动,让“互学”成为社区治理的鲜活注脚。发挥好县内外烈士陵园、革命遗址、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用共同历史记忆凝聚共识,引导各族居民不断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强化核心价值培育。深度挖掘培育“最美家庭”“和谐邻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各族居民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1+13+8+N”(1支县级志愿服务总队+13支县直专业志愿服务分队+8支乡镇志愿服务分队+N支村、社区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成立“暖阳阳”“连心桥”“候鸟”宣讲队、“彩虹宣讲团”等志愿服务分队,打造“图小乐讲绘本”“红色乡音宣讲”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服务中引导各族居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共建美好家园。强化民族文化交流。依托“我们的节日”,通过开展“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共育石榴籽·绽放团结花”“民族团结·石榴花开”“同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活动,创作红色情景剧《祁连魂》等文化精品节目,举办传统体育运动会、市民文化节、文化惠民演出、赛马会等,深层次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社会结构文化载体,让共同的文化基因成为凝聚社区治理合力的核心动能。

治理互嵌促和谐,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格局。坚持把依法治理和规范管理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治理联动新模式。社区管理网格化。积极推行“网格+民族团结”工作机制,将各族居民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大力推行“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四提四知”民情工作法,建立涵盖社区全体居民的信息数据库,精准掌握各族居民需求,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梳理42项便民代办服务,开展帮办代办、便民代缴等贴心服务,为各族居民生活品质“提速”。群众自治主体化。探索搭建民意“直通车”、居民“议事厅”,不定期组织召开楼院“板凳会”、民情恳谈会,把社区议事平台“建”在楼门口、“搬”到居民家,通过与居民零距离协商,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潜能。完善“一约四会”自治机制,引导居民深度参与议事协商、居务公开、制定居民文明公约,让居民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实施者、受益者,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矛盾调处多元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阿勒齐”调解工作室,组建“1+6+N”调解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网格“一专三辅”人员“耳聪目明手快”优势,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出“一碗奶茶”调解法,纵深推进“三调对接”,及时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开展“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打造“扎斯达”(裕固语意为“闪闪发光”)法律明白人、法律“微家”等法制宣传教育品牌,开展“线上+线下”双线普法,以案释法、精准普法,带动各族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肃南县委社会工作部)
-
科技局小区党支部、丽晶花园小区党支部联合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等支部到威远门中路社区开展义诊
9月9日上午,科技局小区党支部、丽晶花园小区党支部联合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第一党支部、医疗第五党支部、机关第四党支部,以 “党建共建” 为抓手,深入潞州区太西街道威远门中路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将专业的医疗服务送到了居民 “家门口”,用实际行动践行 “为民办实事” 的初心。义诊现场,医护人员刚2025-09-10 11:14:00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丨邯郸:文化味+烟火气 古城点亮夜经济
冀时客户端报道 激发消费活力,各地也在拼特色、拼创意。在邯郸,当地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的夜经济新模式,让天南海北的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邯郸市丛台区的"夜经济地图"渐次铺展。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全国EBC"新人王"拿铁拉花大赛火热开启,咖啡师们手持奶2025-09-08 17:07:00 -
墨香润社区:公益课堂点亮居民文化生活
“没想到社区能开设这么专业的书法课,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老有所学,年轻人也能静心练字,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9月2日上午,在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凤仪社区开展的“笔墨飘香传雅韵 文化传承润心田”软笔书法公益课堂上,居民王学礼手持毛笔,看着自己笔下逐渐成形的“福”字,脸上满是喜悦。活动现场,社区特意邀请的书2025-09-05 12:26:00 -
方寸皆风景 文化润童心——固始县元光小学2025-2026学年上期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美好的学习环境,以崭新的面貌欢迎同学们的归来,8月26日至9月3日,固始县元光小学开展2025—2026学年上期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黑板报走进一间间教室,一面面黑板报诉说着班主任对新学期的美好期待。低年级以贴画为主,色彩鲜明、充满童趣,让孩子们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2025-09-04 17:59:00 -
空巢老人的 “暖心巢”!康定这个社区用 “社工 + 志愿” 模式破解养老难题
“银龄暖巢” 为老服务计划,是以 “专业社工 + 志愿服务” 模式,回应空巢、独居老人需求,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老年友好社区建设路径。公主桥社区的部分老人面临孤独、缺乏照料、慢病管理难等问题。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社区启动 “银龄暖巢”为老服务计划,构建社工支撑、志愿主体、多方协同的为老服务体系,实2025-08-31 10:13:00 -
文明中国·人人有礼丨兴庆区2025年“新风尚‘兴’力量”文明素养提升项目首场宣讲活动举行
8月28日下午,兴庆区2025年“新风尚‘兴’力量”文明素养提升项目首场宣讲活动——“崇文行动”在凤凰北街街道举行。现场,热身环节拉开活动的序幕,通过互动体验生动阐释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与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公众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参与者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重温传统艺术、感受文化魅力,在沉浸式体验中加2025-08-29 12:54:00 -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锤炼过硬作风 深化为民服务
“以前跑长途,装卸货时没地方休息,只能在车里凑合凑合,现在有了‘家’,不仅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还能洗上热水澡,让我们感到很暖心。”近日,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的“大货车司机之家”,司机李晓峰在体验服务后连连称赞。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郑蒲港每日往来货车超百辆次。针对长途货运司机普遍反映的“吃2025-08-29 11:44:00 -
邵原镇精准赋能优服务网格聚力促发展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赵冠男近日,济源市邵原镇召开“营商环境网格员职责深化与服务提质”推进会,全体营商环境网格员参会,旨在进一步明确网格职责、优化服务流程,以“网格化”精细管理激活营商环境“新动能”。 会上,镇营商环境办公室首先通报了前期网格服务工作成效与不足,指出当前存在的政策传达不及2025-08-27 1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