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安徽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下降44% 糖尿病、肿瘤患者是高风险人群
大皖新闻讯3月23日,安徽省2025年"世界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小叶医探"了解到,当前我省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相较于十年前,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下降了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年来,我省累计发现并治疗了约30多万例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
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率99.3%、"电子药盒+手机微信管理平台"省域全覆盖、全面启动无结核社区建设……当前,我省结核病防控工作已进入新阶段,从"治病为先"到"群防群控",当防治关口从医院前移到社区,一张以"主动筛查、精准防治"为核心的结核病防控网络正加速织密。

安徽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44%
结核病曾经被称为"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最早可以追溯至7万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有1080万名新发结核病患者,发病率为134/10万。
结核病在安徽的流行情况如何?记者从安徽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我省去年肺结核发病率为33.7/10。"从近十年统计数据来看,安徽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了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鲍方进指出,十年来,我省累计发现并治疗了约30多万例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高风险人群
事实上,尽管近年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安徽每年新发的结核病患者仍在2万例左右。从监测数据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的发病率甚至更高。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都是结核病的高风险人群。
"一旦出现连续咳嗽两周及以上,甚至痰中有血丝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患上肺结核。" 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医师李晔提醒,除此之外,结核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8周,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也是结核病的全身中毒症状。"李晔表示,对于这些症状,结核病的高风险人群更应警惕。
"其中就包括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李晔表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生理阶段人群和结核病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封闭环境居住者等高风险暴露人群也是结核病的高风险人群。
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覆盖整个学龄期
在这其中,肺结核作为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唱歌或吐痰等形成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学校作为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有病例发生(尤其是排菌患者),很容易发生校园内结核的感染传播,校园健康防线是结核防控的一条重要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园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我省将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率纳入《"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此后,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工作。
"我们明确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率要达到90%以上,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让筛查得以更全面和高效的开展。"鲍方进介绍,目前,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已覆盖幼儿园及大中小学整个学龄期,2024年,安徽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率达到99.3%,有效避免了校园传播。
防控从"被动发现"转向"主动筛查"
战胜结核,重在第一时间发现感染者。如何更早、更多、更快地发现感染者和传染源呢?主动筛查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将"强化主动筛查,提高发现水平"作为防治措施之一进行部署。
"相比于因症就诊等被动发现策略,主动筛查有助提高结核病检出率,使患者可以尽早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疾病传播,预防继发感染。"鲍方进表示,充分考虑本地的流行情况和疫情水平后,安徽建立并不断完善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同联动的"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规划、管理和评估,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治疗管理和追踪转诊。鲍方进直言:"目前,全省设立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已达91家,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普通肺结核患者诊治不出县。‘三位一体’防治体系的建设,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无缝隙、全过程健康指导服务。"
与此同时,为提升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效果,"十四五"期间,安徽着力推进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电子药盒+手机微信管理平台"省域全覆盖。目前,全省超九成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诊疗信息实时共享,不仅提高了防控工作效能,也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2027年实现"无结核社区"建设全覆盖
在"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之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然成为结核病主动筛查的重要前沿阵地。随着迈向由"治"到"防"的防控新阶段,依托基层医疗卫生网底,"无结核社区"的建设更是成为"终结结核流行"的主要抓手。
所谓"无结核社区",是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辖区内常住人口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低于10/10万。2024年底,安徽正式启动"无结核社区"建设,在2个国家级试点基础上,新增了19个省级建设点,实现全省16个市全覆盖。
"无结核社区建设是结核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一步,核心工作总结起来就是‘三筛两管一动员’。"鲍方进进一步解释,"三筛"即落实重点人群结核病主动筛查、结核病耐药筛查和结核病高危人群潜伏感染筛查。"两管"是指对结核病患者包括耐药患者,以及潜伏感染人群做好预防与治疗管理。"一动员"则是包含了对政府和大众的双向宣传动员——一方面,针对政府部门的开发动员能够强化政府在结核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防控工作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能有效提升大众的结核病知晓率,主动做好自身防控。
在全省"无结核社区"的创建探索中,石台县"以点带面",作为以"全县域"为单位的无结核社区建设点,为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提供了实践样板。除对县域内常住人口的重点人群进行摸底造册,分类主动筛查外,石台县还动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在发病具有传染性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将传播风险降到最低。对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期实行住院隔离治疗,有效避免结核分枝杆菌在社会面传播。
除此之外,患者出院后,乡镇卫生院及时落实健康随访的无缝链接机制,利用电子药盒/手机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患者随访管理,确保全程规范服药。同时,石台县制定了结核病专项医保政策,设有耐药肺结核患者救助资金,扎实开展结核病关爱行动,努力做到结核病患者就医"零负担"。
"目前,全省21个无结核社区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效。不久前,无结核社区建设这项工作也被写进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鲍方进表示,安徽将推进结核病综合防治,到2027年实现无结核社区建设县(市、区)全覆盖。"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和网络,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使用AI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主动筛查,提高发现水平。同时,继续规范结核病的诊疗和管理,强化卡介苗接种,建立预防性治疗门诊,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营造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编辑 汪艳
-
一线观察:规范专业陪护是医患的共同福音
过去,有人请才来,没人请就走,护工队伍零散无序。如今,无陪护病房引入医疗护理员队伍,统一管理并进行质量评估,打破了患者依赖家属照顾的传统模式,有效破解老龄、少子、空巢等人口结构下“一人生病、全家受累”的困境,让更规范的专业陪护成为惠及医患双方的福音。曾几何时,医疗陪护市场长期存在价格和服务乱象。陪护2025-07-25 09:54:00 -
美国洛杉矶一车辆冲入人群 造成至少28人受伤
当地时间7月19日,央视记者获悉,洛杉矶消防局称,当天凌晨,一辆“身份不明的车辆”在东好莱坞冲入人群,造成至少28人受伤。消防局表示,3名伤者伤势危急,6人伤势严重,其余19人情况较稳定。据悉,多名伤者倒在街道和人行道上接受救治,有人被抬上担架,警方已封锁现场。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19 21:31:00 -
宁夏患者千里赴汉 只为“走隧道”取石
为寻求更微创的取石手术,宁夏银川的李先生(化姓)跨越千里飞抵武汉。7月10日,从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得知,近期已接诊多名如李先生般专程从外省赶来的结石患者。46岁的李先生是一名肾结石患者,自13年前开始第一次肾绞痛,经历了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不久前左腰再次突发胀痛,在当地医2025-07-10 12:50:00 -
打造医保管理智慧化解决方案
随着医疗机构业务量不断增长、业务场景越来越复杂、医保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提升,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基金监管、医院运营管理和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的要求。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医保智慧管理的生态体系,是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实现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2025-07-08 02:33:00 -
谱写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篇章
中部六省以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1/4的人口数量,创造着1/5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发展,对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战略部署。中部地区后发优势强劲迸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如何在更高起点上谱写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篇2025-07-04 07:27:00 -
阿斯利康第五次亮相青岛峰会,在鲁加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2025年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峰会的“老朋友”,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第五次亮相峰会,彰显其深耕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与承诺。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尹思睿(Iskra Reic)受邀在峰会期间发表视频致辞,充分肯定青岛在阿斯2025-06-19 22:44:00 -
知名主持人去世,年仅43岁!疲劳是早期危险信号
近日,主持人白瑞发视频悼念好友金昀,称金昀在ICU里抢救了15天,于4月30日离世。金昀从2012年确诊肺动脉高压到去世,前后被下了100多次病危通知书。据悉,金昀是上海东方广播中心主持人,曾先后主持了《滚动新闻》《活到100岁》《今晚》《教子有方》《朗朗动听》等多档广播节目。因参加《妈妈咪呀》而爆2025-06-16 04:04:00 -
已确定!上海专家要来遵义,患者福音!
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隐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为帮助遵义市困难家庭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提供医疗人道救助,根据遵义市红十字会与上海市东方医院签订的“红遵义·救在身边——沪心行动”项目医疗救助内容,遵义市红十字会将邀请上海市东方医院专家前来遵义市开展先天性心脏病2025-06-13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