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3·15晚会”倒计时!这些行业可能“被点名” 黑幕太多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3 15:24:00    

【CNMO科技】央视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即将拉开帷幕。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舞台,它不仅是曝光不良商家的“照妖镜”,更是提升公众消费安全意识的“指南针”。今年,又有哪些行业黑幕会被揭开?让我们提前盘点那些可能被曝光的热点问题。

食品安全是焦点

每年的“3·15晚会”,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备受关注。毕竟,食品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去年,梅菜扣肉被曝光使用劣质槽头肉,淋巴、腺体肉眼可见,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类似的事件还有“土坑”酸菜、假冒香米、变味粉条等。

去年7月,“化工油罐车运输食用油”事件就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事件触及了食品安全的底线,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福祉。长期摄入含有化工残留的食用油,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

此外,奶茶行业也问题频出。知名奶茶品牌如茶颜悦色、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古茗等,屡遭投诉,存在异物等质量问题。最新发布的《奶茶行业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投诉量同比激增66.58%。其中,蜜雪冰城以31.27%的投诉占比位列榜首,茶百道占比20.45%,霸王茶姬占比9.98%。

记者可能正在暗访这些环节,揭露淋巴肉二次加工、反复冷冻等问题。网红饮品中也存在“科技与狠活”,如植脂末标“鲜奶”、防腐剂翻倍添加、代餐食品中非法添加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本。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屡屡曝光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新能源汽车问题频出

去年的“3·15晚会”,宝马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点名,具体表现为发动机无故熄火、启动困难等。而今年,预计被点名的车企可能会是新能源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尽管各家主机厂和电池厂商都在宣传动力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零自燃,但2024年因电池问题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召回仍达到29.5万辆。用户反馈的电池故障主要表现为行驶中断崖式下降、动力电池突发故障断电导致“趴窝”,甚至在行驶、充电或静止过程中突发自燃。

2025年2月国内汽车投诉数据显示,总投诉量达39,985宗,环比暴增237%,同比上涨160%,创下历史新高。投诉共涉及887款车型,其中220款车型投诉量达两位数以上。

主要投诉分为三类:一是新车迭代速度与用户知情权的冲突,车企为抢占市场加速推新,但未建立透明的产品生命周期沟通机制,导致车主在临换代时买了老款,引发不满;二是价格战的副作用开始显现,损害了品牌忠诚度与二手车残值;三是服务体系升级滞后于技术升级速度,售后支持、OTA维护等能力未同步提升,影响了用户体验。

至于今年会有哪家车企被点名,还需看几天后的“3·15晚会”。

直播带货骗局多

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迅速发展,但其中的骗局也层出不穷。以无门槛直播带货课培训为名实施诈骗的事件在国内多地出现。诈骗分子虚构身份,虚构其为抖音、腾讯、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签约“金牌导师”的身份,声称可提供官方资源和无人直播每月保底收益项目,声称只要加入课程就能旱涝保收,不断吹嘘自己通过直播带货每天都有高额收入。

此外,直播间的保健品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不少老人“一边上网,一边上当”,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钱财,还面临健康风险。

去年12月有报道称,陈女士的姥姥每天都会准时看直播,花在直播间里的钱已有上万元,但买来的保健品却大多是假冒伪劣产品。例如,一款声称是“某三甲医院院长”推荐的益生菌,售价高达698元两盒,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

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发出感慨:“到底怎样才能有效打击?”“有什么办法能劝劝老人?”CNMO认为,除了加强监管外,耐心与父母沟通也是必要的。

AI技术滥用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与之相关的骗局也应运而生。例如,虚假的“明星代言”广告、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诈骗等。

此前,江西一位老人因网恋“假靳东”AI换脸视频,不惜贷款200万元资助“偶像拍戏”,最终血本无归。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靳东建议对AI换脸立法。还有案例显示,天津市民李先生接到“领导”视频电话,画面中对方神态自若,声音与惯常无异。在“眼见为实”的心理暗示下,他分三次转账95万元,直到次日当面确认才知受骗。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当技术能够完美复刻人类的外貌与声线时,传统的信任机制正在遭遇降维打击。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也是AI滥用的受害者,并呼吁尽快立法重点整治AI换脸、拟声等违法侵权行为。这一现象表明,AI滥用的风险已到了必须正视的地步,针对性的治理和监管迫在眉睫。

医美虚假营销

医美行业作为问题高发领域,一直是“3·15晚会”的曝光重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违规使用的原料、无资质操作、虚假营销等方面。

近年来,“美托”套路悄然兴起。所谓“美托”,即医美机构预先安排在生活美容院的销售人员,与美容院工作人员、医美咨询师等相互配合,按照事先编排的“剧本”,运用“话术”,对目标顾客实施精准“围猎”。有专家表示,“美托”“医托”通过冒充消费者夸大服务效果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可能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财产权益。

目前,“美托”“医托”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但由于此类行为较为隐蔽,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时常遭遇举证困难、证明标准较高等难题。因此,应当加强立法与监管,明确“美托”“医托”的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

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以“美容 虚假宣传”“美容 低价引流”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投诉超过4000条。不少消费者反映,部分医美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欺骗消费者,与术前承诺的效果完全不符”“套路太多,没有效果”“骗人的,到店后说需要另外加钱2000多元”等问题。还有消费者投诉称,被引流到店后,技师一直劝其做高价眉毛,并不断推销其他套餐,但实际操作中,技师经验不足,眉型不一致,甚至被拿来做练手。

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部分医美机构存在欺诈性行为,而消费者对这一行业又缺乏了解,很容易被忽悠。有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医美医师自律机制,进一步细化医师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相关规定。

写在最后

除了以上行业外,安全防护产品、儿童用品、宠物消费、违规荐股、虚假测评和文旅消费领域也都可能是此次“3·15晚会”关注的内容。

总之,在“3·15”晚会的聚光灯下,每一个被曝光的黑幕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希望这次晚会能给企业和行业敲响警钟,而不是在事件的讨论度过去后,又重新回到原点。

  • 宇树科技王兴兴:每个人都可以借助AI工具做很多事,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他表示:“我本人偷懒很严重,很多代码懒得写,告诉AI大语言模型需要一个怎样的功能或者算法,它可以自动帮我写好。”王兴兴
    2025-07-27 16:53:00
  • 捷豹路虎荣膺J.D. Power榜首,新现代豪华体验将成为核心前进动力

    2025年7月24日,上海—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 | 君迪今日正式发布2025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M(SSI),这是J.D. Power连续第26年发布这一研究,该研究重点评测了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燃油车新车车主对购车体验的整体满意度。销售服务满意度由购车客户满
    2025-07-25 16:26:00
  • 靓家居宣布停止经营!有门店称“非常突然”,相关部门已介入

    7月21日,风波中的靓家居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其相关公司已于202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经营,要求各债权人前往对应公司联络点登记债权,公告落款日期为7月20日。21日晚,靓家居佛山一门店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门店已无人员办公,对于公司突发停止经营他也感到非常突然,目前留下来帮助公司处
    2025-07-21 22:39:00
  • 新国标来了!多款下架,你的电动自行车还能上路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受此影响,近日,有电动自行车品牌下架电商平台所有产品,许多品牌的线下门店也在“清存量”。未售完的存量旧国标车会如何处理?新标准实施后,销售者手里的旧国标车需要更换吗?多款电动自行车线上下架线下售卖清存量记者
    2025-07-20 12:06:00
  • 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近日,北京的张女士向媒体记者投诉,称她在某体检机构连续10年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引发关注。据张女士介绍,从2013年至2023年,她连续10年在该体检机构进行体检。2022年之前的体检,她的双肾的体检结果一直都是“未见明显异常”。2023年的体检报告,虽然提示右肾有“钙
    2025-07-19 17:43:00
  • 新发现!山东大学团队揭秘

    如果把月球比作一本厚重而神秘的“行星档案”,那么它的背面便是那最难翻阅的一页。就在近日,山东大学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这份报告如同一把钥匙第一次真正打开这页“月背档案”的内页,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这项研究聚焦的是月球背面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南极-艾肯(SP
    2025-07-14 11:24:00
  •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2%,科技企业IPO回暖或提振板块估值

    消息面上,2025年7月6日,云深处科技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该公司作为“浙大系”企业已实现600多个行业项目落地,创始人朱秋国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同日,信达生物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开出首方,定价介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之间,适用于伴有脂肪肝的肥胖患者。此外,四部门联合提出目标,力争
    2025-07-08 14:40:00
  • 纺织行业向“新”向“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证券日报 ■ 朱宝琛提到纺织行业,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劳动密集型”“高能耗”“不环保”等标签。但事实上,纺织行业早已悄然走上向“新”向“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依托先进解聚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传统废弃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
    2025-07-07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