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实施药品追溯码制度 7月1日起售药需扫追溯码进行医保结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9:51:00
近日,省医保局联合人社厅、省卫健委、省药监局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7月1日起,全省所有医保、工伤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在药品的销售、使用环节,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方能进行医保结算。
药品追溯码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为每一盒药品赋予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由20位数字组成。它精准记录了每盒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关键信息。
按照药品和医保管理有关规定,一盒药品卖给患者后,就不能再被卖给别的患者,只能卖一次,因此,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存在多次终端结算扫码记录,则该药品就可能是“回流药”或是被串换销售。“一药一码”可实现全流程追溯,让假药、回流药无所遁形,切实保障参保群众合法权益。
据悉,四川自去年初就积极推进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目前我省约5.7万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已完成扫码系统全覆盖,采集上传追溯码数据70余亿条。
按照国家医保局统一要求,明年1月1日起,所有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将全量采集上传。对此,省医保局对于过渡期内无追溯码的药品销售进行了明确规范,对药店及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品追溯码采集上传工作分级分类划定了时间表。
省医保局提醒广大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购药时,认准包装完整的追溯码药品,监督药店人员扫描所购药品的追溯码,购药后索要销售凭证并标注追溯码,拍照留存以备维权。同时,使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码核验信息,发现“回流药”等违法行为后,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
哪些医疗费用能报销?
1哪些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实行目录管理,目录内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按规定由医保基金与患者个人按比例分担,在目录外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一律不予支付。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目录、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就是我们常说的医保“三目录”。2为什么要实行医保“三目录”管理?通过2025-08-23 18:34:00 -
市场监管在线:药品安全无小事,购买药品选择正规渠道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前提!
【来源:FM875菏泽新闻广播】菏泽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FM87.5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药品零售使2025-08-19 20:08:00 -
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洛阳市出台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
场地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学生就餐食品要单独留样,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近日,《洛阳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明确市场准入、安全管理和服务规范等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校外托管行业的监督管理,为中小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托管环境。市场准入:人均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办法》明确2025-08-14 11:17:00 -
成都首批外卖骑手社保补贴发放到位,政策红利加速兑现
近日,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暖新驿站传来喜讯——多名美团骑手陆续确认7月社保补贴已全额到账。作为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养老保险试点核心阵地,红牌楼街道暖新驿站通过“政策+服务+资源”三位一体模式,推动社保补贴政策高效落地,为灵活就业人员筑牢权益保障屏障。“补贴到账比预期快多了!自己缴一半,平台补一半,相2025-08-11 13:09:00 -
南阳市今年首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到位 2121万元惠及484家企业
8月8日,记者从市社会保险中心获悉,我市今年首批稳岗返还资金2121.32万元已发放到位,惠及全市484家企业,助力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自7月份我省2025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启动以来,市人社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解读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加班加点审核办理稳岗返还业务,指导各县区加快落实稳岗惠企2025-08-11 08:14:00 -
官方通报:吴某持本人及其母亲医保凭证,通过夸大、虚构病情,非法倒卖医保药品,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近44万
7月26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第二批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回流药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浙江省杭州市参保人吴某、韩某非法倒卖医保药品案。通报称,医保部门在大数据筛查时发现,浙江省杭州市两名参保人吴某、韩某在杭州某药店购买的多盒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此后在哈尔滨市某药店再次销售。经查,参保人韩某是吴某母亲,由2025-07-27 08:52:00 -
第11批药品集采已启动,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药品集采迎来新变化。在7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药品集采将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此次药品集采在报量、中选、质量保证2025-07-24 18:07:00 -
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体检机构是否应负责?
近日,北京的张女士向媒体记者投诉,称她在某体检机构连续10年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引发关注。据张女士介绍,从2013年至2023年,她连续10年在该体检机构进行体检。2022年之前的体检,她的双肾的体检结果一直都是“未见明显异常”。2023年的体检报告,虽然提示右肾有“钙2025-07-19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