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法核和解将强化欧盟“双引擎”领导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9:21:00    

原 玥

英国《金融时报》5月1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德国将放弃对核能的长期反对立场,不再阻止法国在欧盟立法中推动核能与可再生能源享受同等待遇的努力。这一政策转向不仅在能源领域引发关注,也因其与法国核威慑体系的隐性联动,引发广泛讨论。一位德国官员就此事表示,“我们终于愿意与法国就欧洲核威慑展开对话,迟到总比不到好。”
为何德国的核能政策转变会与欧洲核威慑议题有所关联?表面上看,默茨政府主张今后在德国推进的民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及核聚变技术与核武问题关联度不高,此类技术的应用符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倡导的和平利用核能原则,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武器级高丰度裂变材料的可能性较低,核扩散风险相对可控。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技术本身。
法国核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其“核能”与“核武”无论是在技术体系、产业结构还是在制度安排等方面都存在较高重合度,是具有典型军民融合特征的核生态体系,也是其二战后历史传统与技术路线长期积淀的产物。具体而言,法国民用核电使用的压水堆技术,与其在核潜艇及航母上的核反应堆技术属于同一技术路线。此外,法国核工业的核心企业,如法马通公司和欧安诺集团等,同时服务于民用核电站和军用核设施。更具制度特色的是,在核安保与核安全监管机制方面,法国是全球极少数将军用核设施纳入民用核安全体系进行监管的国家之一,由法国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研究院统一对民用核电站和军用核潜艇基地颁发运行许可。由此可见,法国的核技术在实际运行和监管流程上具有双向贯通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德国此次明确承认并支持法国的核能政策,除了在客观上有助于消除两国在能源经济、工业基础及欧盟立法层面的长期分歧,也是对法国一体化核工业生态模式的间接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是德国对法国提出的欧洲核保护伞倡议的侧面政治背书,能为今后德法在与核问题相关的行政协调、企业合作、资金共享、技术联动乃至潜在的军事合作等,提供更加灵活且便于解释的初步合作空间。此外,德国如果未来进一步计划推动进口法国核电,参与部分技术与市场合作,或同意推动SMR技术进入欧盟的共同利益项目(PCI)清单,其战略考量还在于,此举有助于在国内政治框架内,为德国承担欧盟防务预算分摊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政治正当性,同时增强向议会解释其参与法国战略核潜艇维护预算的合理性,以缓解德国社会内部的反对声音,为其以注资形式支持法国核力量的现代化提供可以实操的新选项。
因此,默茨政府的核能政策转向不只是一时的战术性调整,也是德国在能源安全、经济利益与欧洲防务等多个维度进行的战略性试探,其既反映了基民盟长期倡导的能源务实路线,也释放了具有深意的政治信号。在理念上,德国摆脱了对核能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排斥,转而承认其在稳定能源供应与实现欧盟气候目标中的现实价值;在经济层面,面对高企的能源价格与地缘政治风险,德国迫切需要借助法国的核电体系协助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从更深层面而言,德国对法国核能体系的认可,是对法国军民一体化核工业模式的再评估,也是对其将能源主权与防务主权绑定意图的逐步接纳。这或将为德法在欧盟框架内深化政策协同与财政共担拓展合作路径,同时,也不排除这一进展可能为推动欧洲核威慑进程开启初步的务实接触提供一定的现实契机。
从更广阔视角来看,德国核能政策转向也体现出欧盟整体治理框架的深刻转型。长期以来,欧盟在半导体晶圆制造、高端装备机床、稀土与关键原料、液化天然气(LNG)等战略环节高度依赖外部供给,导致在地缘博弈和全球供应链震荡时暴露出显著脆弱性。德法围绕核能的积极姿态,或可成为欧盟由技术依赖迈向自主技术产业联盟的样板。而当这一协作模式进一步外溢至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动力与储能电池、低轨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与芯片级算力、量子通信与计算等核心产业,欧洲将有望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确立相对独立的第三极地位。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法德两国必须超越历史性的角色定位,不再简单重复以往法国倡议、德国跟随的模式,而是共同构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新机制。只有当欧洲“双引擎”在战略意图、政治互信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实现真正协同,欧洲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更为稳固的主动权。默茨政府的核能政策转向,或许正是这一深刻变革的起点。(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

  • 新发现!山东大学团队揭秘

    如果把月球比作一本厚重而神秘的“行星档案”,那么它的背面便是那最难翻阅的一页。就在近日,山东大学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这份报告如同一把钥匙第一次真正打开这页“月背档案”的内页,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这项研究聚焦的是月球背面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南极-艾肯(SP
    2025-07-14 11:24:00
  • 从一日色变到一年常鲜

    盛夏清晨,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道东林果业园内,阳光穿透林间薄雾。500余亩的荔枝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采摘区,游客手中的果筐很快被桂味、仙进奉等品种的荔枝鲜果装满;分拣区,10多名村民正麻利地将荔枝归类装箱,通过园内驻点的快递服务直发全国。广州市东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镜超介绍,今年东林果业
    2025-07-14 06:59:00
  • “国铀一号”产出“第一桶铀”,支撑北方“新铀都”崛起

    导读:苏学斌:“老铀都”以第一、二代常规硬岩开采技术为主。“新铀都”以第三、四代绿色智能地浸技术为标志。而且,从新到老我们完成了产能规模跃升,我们已经从南方百吨级分散小矿,升级为到北方千吨级、单体千吨级大基地集群。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消息,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
    2025-07-12 15:54:00
  • 外交部:希望欧方奉行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冯歆然、袁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8日在欧洲议会就中欧关系发表讲话。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对欧方领导人积极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予以肯定,希望欧方真正树立更加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奉行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欧方领导人在讲话中积极评价中国
    2025-07-09 18:27:00
  • 青年创业如何跨越科创“死亡之谷”

    找投资四处碰壁 初创面临高失败率  青年创业如何跨越科创“死亡之谷”  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阶段,许多青年创业团队有可能因技术成熟度不足、资金链断裂、市场需求不明确等因素导致失败,故业内把这一阶段称为科创企业的“死亡之谷”。  武汉是全国知名的科创之城。近期记者走访10余家青年科技初创企
    2025-07-08 15:57:00
  • 打造医保管理智慧化解决方案

    随着医疗机构业务量不断增长、业务场景越来越复杂、医保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提升,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基金监管、医院运营管理和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的要求。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医保智慧管理的生态体系,是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实现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2025-07-08 02:33:00
  • 纺织行业向“新”向“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证券日报 ■ 朱宝琛提到纺织行业,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劳动密集型”“高能耗”“不环保”等标签。但事实上,纺织行业早已悄然走上向“新”向“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依托先进解聚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传统废弃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
    2025-07-07 09:52:00
  • 中华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年会落幕,大圣驾到展创新实践

    2025年7月4日—6日,为期三天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济南舜耕山庄圆满落幕。本次盛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承办,山东松屹健康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作为分会副秘书长单位及本次年会的协办方,大圣驾到深度参与会
    2025-07-06 17: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