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很怕的5个习惯 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做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胃最怕的食物是什么?如何保护胃的健康?
胃最怕这5点
现在捂着肚子喊胃疼的人比比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的健康。
1
高盐食物
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危害心血管健康,对胃部健康也很不友好。
盐摄入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脱落。而壁细胞是保护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坏就会增加罹患胃炎的风险,严重还可能导致胃癌。
建议:饮食中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控制在5克之内,也就不到1啤酒瓶盖的量(带胶垫),同时也要注意少吃腌菜、泡菜、火腿、香肠、培根等盐含量较高的食物。
有数据显示,常吃腌制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生风险增加2.21倍。
2
高糖食物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很多人压力大时就特别喜欢吃甜食。
有研究提到,经常吃高糖食物不仅容易诱发龋齿,还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有些甜食中的相关成分比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不仅会破坏肠道免疫平衡,使肠屏障功能受损,而且会打破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另外,高糖食物吃得多也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
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过25克,在家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添加糖。
购买食物的时候看好包装上的标签,多选不含有添加糖的,比如配料表有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等的都要尽量减少食用。
3
吸烟饮酒
吸烟和饮酒都对健康危害很大,二者都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肌张力,减少唾液分泌,而饮酒会影响食管的同步收缩效率,显著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并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影响其蠕动功能,导致胃和食管功能衰退,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并且,长期吸烟饮酒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这是因为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会诱发胃癌;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同时对肝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高度酒危害更大。
建议: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如果实在要喝,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摄入量要控制在不超过15克。
4
饮食不卫生
饮食不注意卫生,可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会导致腹痛、嗳气、上腹胀、反酸等症状。
建议: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注意卫生,保持清洁;日常定期给餐具进行消毒,进餐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这是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有效手段。
另外,建议定期体检,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及时治疗。
5
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会伤害胃黏膜,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建议:服用药物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并看好说明书。
至于大家说的吃辣会伤胃,其实这是个误区。辣椒本身不会伤胃,只不过它含有的辣椒素会造成食管和胃的灼烧感,这种灼烧感并不是实质性的伤害。不仅如此,适当吃辣还对胃部健康有益。
2021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北京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在10年间分析了51万中国人。结果发现:爱吃辣能降低胃肠道癌风险。与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风险降低19%,胃癌风险降低11%,直肠癌风险降低10%。
不过,虽然吃辣对胃有好处,但如果过量吃辣则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另外,很多辛辣口味的菜肴都可能高油高盐,常吃会损伤胃部健康。
保护胃要这样做
要想让胃保持健康状态,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之外,下面这些好习惯也很重要。
1
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中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分,还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比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C等,这些成分都能帮我们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保护胃部健康。
有研究显示,虽然蔬菜的摄入量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但葱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对预防胃癌具有保护作用。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也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综合分析截至2020年全球17项相关研究数据的结果显示,每周摄入水果≥3次与<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62%;每周摄入蔬菜≥3次与<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38%。
所以,在饮食上我们一定要尽量增加蔬菜的摄入,每一餐要让蔬菜的量占到餐盘的一半,并多选深色蔬菜,经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至于水果,每天吃上2~3拳头的量即可。
2
常吃豆制品
黄豆以及豆腐、腐竹、素鸡、豆干、豆腐丝等豆制品中富含大豆异黄酮。有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能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具有预防和抵抗胃癌的作用。
3
别吃得太撑、要细嚼慢咽
每餐控制好进食量,不要吃得太撑,七八分饱就可以了,避免加重胃肠负担。细嚼慢咽就能很好地控制进食量,避免吃撑,每口饭多嚼几口能让食物被充分咀嚼,增加消化液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使其更好消化,减轻胃肠负担。
4
保持健康体重
要想保护胃部健康,还得控制体重。肥胖人群普遍内脏脂肪较高,一项胃癌风险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是贲门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另外,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相关,在促进胃癌疾病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如果BMI≥24就属于超重,BMI≥28就属于肥胖了,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并且,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就属于腹型肥胖,即便你的BMI在正常范围内,但腰围超标,也得减肥。
控制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为了身材好,更是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结
现在饱受胃病困扰的人很多,甚至年轻人的胃也在慢慢垮掉,“护胃行动”迫在眉睫。
平时要杜绝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特别是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如果胃经常不舒服,一定要尽早重视,别对“胃病信号”置之不理哦!
来源: 央视新闻
-
齐向东:大模型应用面临三重安全挑战
中新网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层出不穷的新兴场景,充分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无限生产力、创造力。但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模型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小数据”安全问题。传统大数据存在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2025-04-30 10:16:00 -
新田县开展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今日永州讯(新田融媒记者 刘姣 通讯员 徐平)4月29日,新田县围绕“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吸引众多居民热情参与。在县双碧广场,卫健局、城管局、农业农村局、计生协会、疾控中心等多部门联合设立宣传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架、发放宣传册等方式,2025-04-30 10:04:00 -
HPV等四种疫苗或将逐步纳入免疫规划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发言中分享了对未来国家免疫规划调整模式的展望和设想。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作主旨报告。图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沈洪兵称,未来的一个方向是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按照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的原2025-04-28 17:49:00 -
如果我们的身体里住着一只猫 | 书评·盛唐小仙
很多年前,一名爱猫的同学给我分享过养猫和养狗的不同感受。印象最深的是,她说,从猫身上感觉不太到讨好和依附,猫这种动物似乎有自己的思想和傲娇。而狗就不同,能够感受到狗对养育它的人的深深依恋。我并未养过猫,故而没有更多更深的感触。又是几年前,我在小区里投喂过一只非常小巧但是精神奕奕的小猫。有几次遇见它,2025-04-28 15:24:00 -
乱用黄芪有害,不适合用黄芪的6种情况,你一定要知道
在中医养生的世界里,黄芪就像一位 “人气颇高” 的明星药材。街头巷尾,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李阿姨,您泡的啥茶呀?”“黄芪水呗,补气又强身,喝了浑身得劲!” 的确,黄芪在增强免疫力、调理气虚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可您知道吗?这味 “养生良药” 并非人人适用。若不分体质、不分情况随意使用,很可能埋下健康隐2025-04-27 11:27:00 -
新城建让城市更有韧性
韧性,是衡量城市发展成效的基础性指标。2024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城镇化率67.00%;预计再过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升至接近70%。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重要时期2025-04-27 06:39:00 -
“你们的未来一样宽广”
在深圳图书馆少儿阅览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正按照书上的颜色标签,将散乱的图书放回相应的书架上,专注而投入。 这时,一位陌生人上前拍了拍学生小鹏(化名)的肩膀。想到小鹏平时情绪不太稳定,学校课程发展部主任张春顿时紧张起来。只见小鹏平静地指了下耳朵,向对方解释情况。对方也礼貌地向小鹏表达歉疚。“2025-04-26 07:10:00 -
长春市启动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天(25日),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第二医院、市第六医院等单位开展以“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对职业病的防治意识。当天上午,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长春公园友谊广场举行。活动现场设2025-04-25 1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