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条防癌细节,看完受益一辈子
哪些饮食习惯“助长”食管癌?长期吃夜宵+熬夜对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如何预防咽喉癌?17条防癌知识点,一起了解↓↓↓
吸烟增加患肺癌风险
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肺部细胞,导致基因突变。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肺癌风险越高。戒烟可显著降低患病概率。

吃夜宵+熬夜,胃癌风险高
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影响胃肠道黏膜修复,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紊乱。熬夜的人如果经常吃夜宵,还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损伤胃黏膜。若长期精神压力大,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也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脂肪肝成肝癌新危险因素
脂肪肝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问题相关,肝细胞长期被脂肪浸润会导致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随着人口肥胖率上升,这类肝癌比例逐年增加,控制体重、调节代谢至关重要。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影响甲状腺健康
碘摄入过量(如长期大量吃海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升高有关。有些人认为“少碘防癌”,长期食用无碘盐,但过度限碘并不能预防癌症,反而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缺碘还可能增加滤泡癌风险。适量碘摄入(如通过碘盐)通常安全,不会引发癌症。

肠癌“喜爱”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模式
高脂肪饮食容易刺激肠道产生胆酸及其他代谢物,这些物质可能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并促使癌变;同时,低纤维饮食会减少粪便体积,降低肠道蠕动速度,延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肠癌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大肠癌是消化道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病因素持续作用下,基因损伤逐渐累积的结果,属于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其发生发展通常需要十几年时间,具有较长的干预窗口期。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筛查及早期干预,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
戒烟能防胰腺癌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胰腺,显著增加癌变风险。戒烟可快速降低风险,越早戒烟效果越明显,是预防胰腺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吃新鲜蔬果能降低患咽喉癌风险
西兰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C、E,能中和自由基,修复DNA损伤。每天摄入400克以上不同种类蔬果,可使咽喉部患癌风险显著降低。
两种饮食习惯“助长”食管癌
长期吃烫食(超过65℃)会反复损伤食管黏膜,引发慢性炎症甚至癌变;腌制、熏制或霉变的食物(如咸菜、腊肉等)含有亚硝胺等强致癌物,长期食用也会显著增加食管癌风险。

进行常规妇科体检,能发现卵巢异常
通过盆腔触诊,医生能初步判断卵巢是否有异常增大、形态改变或质地变硬等情况,适合作为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此外,结合肿瘤标志物(CA125)和超声,能弥补单一检查的局限性。
有卵巢癌家族史、携带BRCA基因突变等高危人群,建议从30~35岁开始每年筛查;符合相应指征的高危人群可在完成生育后,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卵巢。普通人群每1~3年检查一次,绝经后女性需持续关注卵巢状态。
HPV疫苗越早接种越好
HPV疫苗能预防特定类型的HPV感染,从而减少宫颈癌发生。
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优先接种,越早接种,保护力越高;15~26 岁女性推荐接种,未感染HPV者效果更优;27岁以上女性可依情况选择接种,部分人接种仍有保护作用。
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癌预防效果明显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可阻止癌细胞分裂增殖,并激活癌细胞自我毁灭程序,尤其对前列腺癌的预防效果较明显。

胆结石反复发作须切除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密切,长期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壁增厚或钙化、胆囊萎缩伴结石、合并息肉(1厘米以上)的患者,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微创手术创伤小,既能消除炎症源头,又能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反复外伤或诱发黑色素瘤
外伤是肢端黑色素瘤最明确的诱因之一,反复受伤或长期炎症可能刺激皮肤细胞癌变,建议从事易受伤职业者佩戴手套、护具等,避免反复受伤。
头痛站不稳,警惕神经肿瘤
头痛、呕吐、步态不稳等可能与神经系统肿瘤相关。一旦出现,应立即就诊,避免拖延导致病情进展,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骨肿瘤多发于年轻人
骨肿瘤高发人群为20~40岁,常见于股骨、胫骨、桡骨的骨头末端。若这些部位出现持续疼痛或轻微肿胀,即使不严重,也要重视,可能是肿瘤早期信号,须尽早就医排查。
佩戴太阳镜能预防眼肿瘤
紫外线暴露是多种眼肿瘤的危险因素,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可减少损伤。
建议在雪地、水面、沙地等环境活动时持续佩戴标有UV400的太阳镜,以阻挡大部分有害紫外线穿透眼睛,减少眼表和眼内组织损伤,降低病变风险。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生命时报、《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
-
住酒店光脚洗澡后感染HPV?真相来了!
外出住酒店时部分酒店不会在客房中配备塑料拖鞋因此不少人洗澡时选择光脚淋浴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样不卫生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热议——“在酒店光脚洗澡感染HPV病毒脚底长了‘跖疣’硬疙瘩”通过酒店感染HPV这是真的吗?跖疣是什么?“跖疣病毒是生长在足底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寻常疣,是HPV感染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良性增生性2025-07-09 21:10:00 -
无疫苗无特效药,暑期带娃游泳警惕泳池“刺客”!
孩子反复发热、高烧不退,喉咙痛还咳嗽,到医院一查就是腺病毒感染,怎么回事?进入7月,不仅是学校暑假和游泳旺季,也是腺病毒的高发期。7月4日,“游泳腺病毒”词条也冲上微博热搜。泳池怎么成了病毒的“温床”,夏季又该如何安全嬉水呢?福建省儿童医院PICU(重症医学科)主任唐秋雨正在为小患者进行查体。“三明2025-07-07 17:55:00 -
桑拿天超长待机!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首次发布,这些地方风险极高!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一周,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以江南地区为中心,高温天气将大面积向外扩展,华北南部、黄淮至江南、华南的大部地区都将体验“蒸桑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还可能出现40℃及以上的酷热天气。不仅白天热,不少地方夜间最低气温也可达30℃左右,可谓是昼蒸夜煮连轴热。从首次2025-07-03 12:04:00 -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在脑胶质瘤精准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新网哈尔滨6月23日电 (梁英爽 高圆圆)23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创造性研发出“特洛伊纳米机器人(Irojanbot)”,成功在肿瘤模型小鼠身上穿越血脑屏障(BBB),将药物主动靶向输送至胶质瘤病灶中心区域,为脑部恶性肿瘤治疗带来全新解决方案。特洛伊纳米机器人主动靶向治疗脑胶2025-06-23 19:51:00 -
广东省防总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台风“蝴蝶”防御工作
6月11日8时,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正式生成,未来几天将给广东带来明显风雨影响。11日下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总”)召开视频会议,深入研判台风发展态势,对今年全省首个台风防御应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细化落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张虎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各地2025-06-12 01:04:00 -
中证A100稳定指数报4491.9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美的集团等
金融界6月3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A100稳定指数 (A100稳定,H30272)报4491.97点。数据统计显示,中证A100稳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66%,近三个月上涨3.48%,年至今上涨1.07%。据了解,中证A100、中证200动态和稳定指数分别以各自基准指数为样本空间,根据波动率2025-06-03 22:41:00 -
换一下食用油,心血管变好!一表梳理如何选油→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使用不同食用油,对心血管健康及死亡风险有明显影响。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油、调和油……十余种油摆满超市货架,到底哪种更健康?一起来了解↓换一下食用油,心血管变好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研究,对221054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33年的跟踪调查,分析黄油(动物油)2025-06-03 16:49:00 -
17条防癌细节,看完受益一辈子
哪些饮食习惯“助长”食管癌?长期吃夜宵+熬夜对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如何预防咽喉癌?17条防癌知识点,一起了解↓↓↓吸烟增加患肺癌风险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肺部细胞,导致基因突变。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肺癌风险越高。戒烟可显著降低患病概率。吃夜宵+熬夜,胃癌风险高长期熬夜2025-06-03 0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