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89000元彩礼不用还
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为同类纠纷提供裁判指引。在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中,法院判决新婚半年丧夫的女子无需返还彩礼。
据介绍,沈某(女)与胡某经人介绍相识后确立恋爱关系,2022年5月订婚,2023年1月按照当地习俗举行婚礼,双方虽在一起共同生活,但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胡某父母胡大某、肖某向沈某支付了139000元彩礼及“改口费”16200元。
2023年7月,胡某意外身亡。同年8月,沈某生下其与胡某的女儿胡小某。胡大某、肖某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由,诉至法院要求沈某退还彩礼89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沈某与胡某未能继续共同生活系因胡某意外死亡,并非因二人关系不睦。既然双方缔结婚姻的目的已经实现,且沈某也为胡某生下一女,而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沈某对未能办理结婚登记存在过错,考虑到沈某新婚丧夫又有幼女需要抚养,其作为妇女的合法权益理应予以保护,故判决驳回胡大某、肖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介绍,彩礼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较高关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精神,给付彩礼的目的除了结婚登记这一法定形式要件外,更重要的是双方有长期共同生活的“夫妻之实”。该共同生活的事实会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有过妊娠经历或生育子女等情况。如果仅因未办理结婚登记而要求女方全部返还彩礼,有违公平原则,也不利于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法官介绍,本案中,虽然沈某与胡某共同生活时间不算长,但沈某对双方未能继续共同生活不存在过错。法院考虑到沈某新婚丧夫,尚有一女需抚养,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平衡双方利益出发,判决驳回胡大某、肖某的诉讼请求。
来源:人民网、湖北日报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旅游旺季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
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为规范旅游旺季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现对全省旅游相关经营者、行业组织提醒告诫如下。一、各经营者、行业组织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价格自律,依法经营,诚信经2025-04-29 17:32:00 -
微信调解三小时化解交通事故纠纷 吉林市昌邑区法院云端 “连心桥” 护民生
“通过微信就把事情都解决了,谢谢法官!”近日,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经开法庭法官通过微信远程调解,高效化解了一起纠纷,在人民法庭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司法便民的云端“连心桥”,用当事人的满意和肯定为绘就新“枫”景增添了一抹亮色。本案系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2024年11月被告驾驶机动车与原告驾驶的2025-04-24 09:07:00 -
注意了!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
来源:CCTV今日说法 为子女入学、购房优惠“假离婚”成了一些夫妻的“捷径”当婚姻成了利益筹码谁又能保证承诺不会“过期”?“假离婚”后拒复婚李女士与张先生于2012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三名子女。双方于2019年4月签订离婚协议书,协议主要约定如下:三名子女由李女士抚养,张先生每月向每名子女支付五万元2025-04-21 20:05:00 -
公司扣留员工提成 法院判决全额返还
因其他业务货款未收回,公司以风险金名义扣留应付提成,离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这部分工资吗?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判决被告某电子公司向原告王某支付以风险保证金名义扣留的工资18.2万余元。法院查明,2015年8月,王某与某电子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该公司从事业务员2025-04-20 15:14:00 -
长沙男子花21万追女生未果后,起诉还钱并支付利息!法院判了
据长沙芙蓉法院消息:长沙的张先生(化名)与李女士(化名)本是生意上的朋友,一来二往,张先生便对李女士有了好感,开始了对李女士的追求。2021年1月至3月期间,张先生先是出借10万元给李女士用于生意资金周转,后续又先后向李女士赠送了价值2万元的名牌包和近万元的首饰、护肤品等礼物,礼品价值合计11万余元2025-04-18 08:30:00 -
这13款App违规了!手机用户请谨慎下载
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网站消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要求,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3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未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2025-04-17 18:13:00 -
1.6亿金融诈骗:平台背锅、银行隐身,追责不能成“糊涂账”
文 | 显微故事 李慧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友反映如今在银行办理各种业务流程越来越“具体”。存钱要提供收入证明,取钱要说明使用用途,想要继承遗产那更是一场“证明马拉松”,不仅要证明“你是你”,还要证明“你爸是你爸”,就连寺庙捐香火都要注明“宗教用途”……可以说,为了“反洗钱”“防诈骗”,监管部门的2025-04-17 13:06:00 -
西安一古玩商人斥资2000万元倒卖殷商青铜器,终审获刑10年并处罚金80万元
2023年,陕西西安古玩商人刘某斥资2000万元从一伙盗墓贼手中购得3件青铜器并倒卖,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80万元。此后他提起上诉,4月1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获悉,今年3月底,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起盗掘古墓2025-04-16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