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区县“8”减“4”,秘诀何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松 记者 汪雨晨
不久前,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全省高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县(市、区)增加4个,分别是庆元(42213元)、景宁(41980元)、松阳(41863元)、衢江(41694元)。自此,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市、区)从8个减少到4个,标志着浙江向着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又迈了一大步。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区位优势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耕地资源稀缺,约束山区县高质量发展。
然而,这4个山区县却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答卷:庆元、景宁、松阳、衢江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4%、8.1%、7.6%、10.8%,分别居全省第八、第二、第四、第一。其中的秘诀何在?
产业支撑更有底气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近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国茶商大会上,松阳香茶成为“高频词”。
“今年,松阳香茶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成。”山东省济宁市茶叶商会会长江波告诉记者,松阳香茶色泽翠润、香高持久、滋味浓爽、汤色清亮、叶底绿明,深受消费者欢迎。
松阳产茶历史悠久。如今,这片小小的香茗已然成为松阳县的富民产业:全县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来自茶产业,位于该县的浙南茶叶市场更是以“中国绿茶第一市”享誉全国。
为持续擦亮这张“金名片”,松阳县打造了9条集观赏、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精品茶主题旅游线路,并建成我省首个大型茶树种质资源圃以及3家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为茶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至今,松阳县已开发推出抹茶、茶多酚片、茶爽、茶叶熏腿等精深加工产品20余种。2024年,全县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45亿元。
在做强产业上,景宁、庆元、衢江三地不甘落后。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发源地,2024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1.39亿袋,从食用菌栽培、加工到休闲、保健的全产业链产值达58亿元,惠及当地4万余人。景宁深挖畲药这一民族特色产业,全力支持高山道地药园建设,开发畲药全产业链。2024年,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29万亩,总产量6294吨,总产值近1.5亿元,比上年增长超10%。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衢江则另辟蹊径,在探索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生态资源开发经营权转让等方面下足功夫,把“好生态”作为“好卖点”,吸引农业主体入驻。去年6月,该区完成后溪镇后溪村、泉井边村2笔水土保持生态农业资源经营权交易,交易额达726.84万元。
山海携手双向奔赴
在浙江,山与海所形成的经济“两极”既是基本省情,也是发展机遇。
景宁县梧桐乡林山村四面环山,平均海拔在63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6度左右,空气清新,水质常年在国家二类水以上,是种植高山水果、蔬菜的“风水宝地”。然而,因交通受限,销路曾是个难题。
“过去种地没什么盼头,菜种多了卖不出去。”村民林启兄告诉记者,“如今销路不愁,干起活来也有劲了!”
这得益于景宁创新推出的“飞柜”。景宁县与宁海、海盐、上虞、温岭等结对地区合作设立了“飞柜”销售平台,通过调配两地的产品、市场资源,助力“景宁600”区域公用品牌生态农产品走进山外的千家万户。景宁的冷水茭白、高山土豆、惠明茶、深山野蜂蜜等“土特产”通过“飞柜”摆上了结对地区市民的餐桌。截至目前,景宁与结对地区累计共建“飞柜”13个,销售额超2亿元,带动超2.4万农民增收。通过“飞柜”,林山村村民每年可增收30余万元。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像景宁“飞柜”这样的山海协作模式并不鲜见。松阳县与湖州市南浔区合作,在该县斋坛乡京梁村打造“稻+”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稻蛙共生”“稻耳轮作”“稻蟹共养”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推出稻米、稻耳、稻蛙等10余类特色有机农产品,并开展乡村研学、旅游等服务。2024年,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强村公司销售“稻+”产品盈利16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
衢江与鄞州合作,深挖历史文化典故,把衢江高家镇盈川村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几千元跃升至百万元,其中两地山海协作援建的19间民宿,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万元。
农民钱包越来越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庆元县荷地镇,针对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乡村共富技能学堂”为村干部量身定制“岗位技能清单”和“特色技能清单”,依托共富工坊、实训基地等阵地,开展一系列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实操训练。
“现在我手头有5本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农户生产更有底气了,农户也很信任我。”荷地镇黄沙村村委委员张利花告诉记者。从护理员到无人机“飞手”,再到电商销售能人,像她这样的多技能干部如今在荷地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要形成乡村产业扩容、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关键在于培养技能型带头人。”庆元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乡村共富技能学堂”已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助农成效日益凸显。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2.7%,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64.6%。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地处浙西的衢江依托清水鱼、走地鸡、高山菜等名声在外的“土特产”,探索政府、企业、村民、市场协同的“乡村合伙人”模式,吸引农户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2024年,该区累计招募“乡村合伙人”1427户,带动本地就业岗位1.2万个,覆盖全区85%行政村。
挖掘乡村资源和传统文化,推动多元发展。景宁县将畲族传统手工艺与文创设计、直播电商结合,形成“技艺展演—产品研发—线上营销”全链模式。截至目前,全县打造“巧手畲娘”等共富工坊83个,带动9600余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松阳县把废弃闲置的老屋作为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新增长点,于2016年启动“拯救老屋行动”,打好“保护+开发”组合拳,成功引进飞蘑集、云夕等品牌入驻,融合书店、艺术空间、咖啡饮品等多元业态。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有75个传统村落、760余栋老屋得到保护和利用,2024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22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厦门古龙罐头热销马来西亚
东南网8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陈志旭)记者昨从厦门海关获悉,作为百年老字号企业,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上半年出口罐头4418.19万元,同比增长23.67%。古龙食品主管张玉芳表示,该公司采用古法酱油工艺制作的红烧肉罐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备受青睐,今年在马来西亚市场的销售额劲2025-08-22 10:36:00 -
福耀玻璃半年赚了48亿元,要给9万多股东发23亿元“大红包”,公司股价大涨创新高(每日经济新闻)
福耀玻璃半年赚了48亿元,要给9万多股东发23亿元“大红包”,公司股价大涨创新高(每日经济新闻)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2025-08-21 16:32:00 -
首付最低15%、最高可贷150万元、支持代际互助……成都住房公积金最新调整→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缴存人购买和租赁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的通知》(成公积金委〔2025〕7号,以下简称《通知》)已正式印发现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安居保障作用,支持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购买和租赁我市保障性住房,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2025-08-21 13:01:00 -
张恩惠顾刚会见中旅集团副总经理刘昆
8月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恩惠,代市长顾刚会见了来长考察的中旅集团副总经理刘昆一行。张恩惠、顾刚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刘昆一行,结合近期长春文旅亮点,介绍了我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做法。张恩惠说,长春落实全省打造万亿级大旅游集群发展部署,发展全域全季旅游,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回应群众对美好2025-08-21 10:43:00 -
立足特色发展优化高校人才评价体系
■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求地方高校要差异化发展,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强化“区域—产业—高校—人才”协同发展导向,并将人才评价改革嵌入区域产业创新链■ 人才评价要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建立“企业需求—体系变化—指标调整”的快速响应机制,推动人才评价与产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2025-08-20 07:11:00 -
全国学子齐聚上海临港,智能制造赛场同台竞技
8月16日—18日,以“赋能智造强国 创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第一阶段决赛在上海建桥学院举办。本次大赛聚焦“智造未来,AI赋能新工业”,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的顶尖学子同台竞技,展示了青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赛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加2025-08-19 18:44:00 -
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 题: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边巴次仁、陈尚才、李键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栉风沐雨,60载万象更新。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2025-08-19 16:25:00 -
职业本科,吸引力缘何日益提升
这个暑期,职业本科的“异军突起”成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高考录取结果日前出炉,职业本科分数线持续攀升——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省物理类投档最高分达到了617分,超过本科控制线181分,超过特控线83分,也超过了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最高分达621分,创下浙江省同类院校历史2025-08-19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