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雨林到科创引擎 浙大如何破解城市创新生态密码?
杭州“六小龙”中,DeepSeek、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
根据《2024浙江大学校友上市公司榜单》公布数据,保守统计,截至2024年5月17日,浙大校友企业家担任上市公司创始人、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等的351人,管理或控制313家上市公司。
从师生校友的技术孵化开始,浙大如何打造创新雨林生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高质量项目的发现、概念验证、扶持、引入/落地、投资、中试发展等全生命链条服务,也需要核心平台载体。
早在2017年,浙江大学就与西湖区共建了浙大紫金科创小镇。不只西湖区,浙江大学在萧山区有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在临平区有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今年,浙江大学将打造成果转化集聚示范区,谋划共建西湖紫金实验室,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
2月14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在调研浙江大学和浙大校友企业时提出,浙江大学在创新浙江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探索科创体制机制优化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走访紫金科创小镇核心区块浙大森林,了解到浙江大学构成杭州乃至浙江科技创新生态的关键要素。浙江大学师生校友创新创业传统来源于求是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也基于制度化体系化的成果转化链条,此外,交叉培养的“浙大探索”也为创新提供了人才教育源头的滋养。
浙大的创新生态圈
步入浙大森林E1幢,一楼大厅标识了“东方硅谷生态圈”的字样。如果从高空俯瞰,初春时节,众多红砖小楼穿插在梅花、绿树、草坪间,这里是众多浙大师生校友科创企业孵化的生态土壤。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助理、浙大知识产权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起,浙大森林的英文名是“ZJU RAINFOREST”,有生态雨林的涵义,当初建设时,就期望形成一个创新要素齐全、各种创新生态完善的园区。
童嘉记起,2017年浙大紫金科创小镇核心区浙大森林开始动工建设,那时周边几乎都是厂房。
这个科创园区的存在让周边“腾笼换鸟”,很多浙大老师的创业公司都入驻过来,慢慢地,园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科创人才。童嘉说,“学校当初提的创业生态和文化,逐步都在实现。”
近期,童嘉和团队接待了不少调研浙大科创的团队,一波接着一波。杭州“六小龙”带来关注热度,创新要素总有一环引向浙大。人们会问:浙大为什么可以产生这么多好的项目,形成创业生态?
童嘉分享了他们内部的思考:“浙江精神”与浙大求是创新的文化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使得这里的创新生态更加宽松、包容失败。
“我们想以浙大为中心,在创新生态圈里齐聚各类创新要素,让渴望创新、服务创新、正在创新的这些人围绕周围,同时,形成宽容失败、良性竞争的竞合关系,彼此之间要有交叉融合。”童嘉说。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樊文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等高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此外,杭州的年轻创业者和团队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执行力,也为科创企业的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答案不止于此。创新要素也需要实体平台、体系化的制度支持。
例如,浙大森林是紫金科创小镇的核心区,而这个总面积3.96平方公里的小镇刚好是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东部起点,紧邻浙大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在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沿线几乎都布局了创新平台,浙大校友、师生创业项目在大走廊的密度最大,“浙大支撑了整个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技创新力量。”童嘉说。
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方面,浙江大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思路。浙江大学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辐射全国的技术转移网络”等有力措施,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资源,探索建立“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移”一体化、全链条的成果转化体系。
其中,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工研院)是浙江大学学校直属单位,主要承担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浙大紫金科创小镇的管理运营等职能,全力服务教职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机制与平台多维跃升
3月3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在跨校合作中,浙江大学牵头全新迭代“AI+X”微专业。
早在2021年,浙大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五校共建推出了“AI+X”微专业,这是全国首个跨校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的创新性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微辅修项目。
当前,浙大全面推进AI for Education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群,面向各学科专业开设分层次AI+X学科交叉课程群。
浙大较早就开始了交叉人才培养,早期探索形态包括混合班,这也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前身。群核科技创始人黄晓煌与陈航都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03级混合班的学生。
在《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中,作者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刘继荣总结了竺可桢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有两条主线,一是从新生中选拔,不分专业,按文、理、工三个大类培养的主体平台,二是竺可桢学院与其他各专业学院共同建立起交叉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平台。
具体而言,浙大竺可桢学院采取“2+2”培养模式,前两年是通识教育,包括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后两年开展“个性化、自主化”的专业教育,鼓励学生到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习。
当前,交叉创新正成为引领未来的新趋势,科技型创新公司在交叉的边界上继续萌芽。
2月14日,在对浙江大学调研时,刘捷提到,没有体制机制创新就没有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土壤。
刘捷说,要充分借助浙大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面向地方发展所需,通过共建合作平台、吸引创新资本、优化转化机制等方式助力打造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更多集前沿科技、活力创投、蓬勃产业于一体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打造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2024年6月21日,浙江大学与西湖区人民政府签署了《西湖区人民政府 浙江大学进一步深化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杭州西湖云创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关于共建西湖紫金实验室合作协议》。童嘉介绍道,西湖紫金实验室这一平台将聚焦浙大老师创业,把科研成果进一步商业化,前期会投入概念验证资金,后续是市场化资金接力。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至今已经孵化了3000多家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经有20多家。近期,学校拟出台国家大学科技园专项政策,助推成为教育部牵头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童嘉说。
从2017年开始,浙大工研院还持续举办“智汇紫金”论坛,一般由龙头企业牵头,加上产业领域年轻教授、小微企业,再加上一些投资方,形成一个小范围的闭门论坛,每期主题不同。
“因为年轻科学家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活跃,所以能看到5年甚至10年以后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龙头企业更了解市场,知道产业需要什么,小微企业则能够从他们的分享中找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投资人在其中看到好的项目。”童嘉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黄河风情何处觅?五一就来魅力七里河!
当四月匆匆又离去,五月施施而来时,七里河正以山河为笺、烟火为墨,等一场与您的您不期而遇。若您想信步漫游黄河岸,听听那水车吱呀诉说千年故事;若您愿登高远眺黄河景,吹吹那晚风阵阵的兰州烟火气。黄河之水天上来,百里风光一线景。这条“黄河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便是七里河区诠释魅力的绝妙答案。黄河风情游——“2025-04-30 17:47:00 -
快手、阿里巴巴、京东……都出手了!
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后,很多外贸企业海外订单都受到了影响。4月11日,商务部提出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要发挥电商渠道优势,以及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优势,全力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开直播、设专区、打通产业链,电商平台纷纷出招,持续推出新举措。4月27日,一场“外贸转内销”的专项直播在快手平台上线2025-04-30 08:53:00 -
优爱腾B“年番PK战”:资本绑定背后,谁在闷声发财?
作者|雷报 段轻2025年开年,《哪吒2》以152亿票房横扫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彻底激活国漫市场资本热情,嗅到机遇的各大视频平台也开始迅速响应。据雷报统计,今年以来,除了新作稳定推出外,年番及长期在更动画的数量持续增加,四大平台累计有超过30部这样的作品。(详见:国产动画Q1:优爱腾B 76部在播作2025-04-29 17:06:00 -
女子提前俩月订“五一”酒店被退单,平台方能免责吗?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迎来预订高峰。然而,提前规划行程的小丁和朋友小杨,却在这个假期尚未到来前,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提早两个月订的酒店行程要黄了! 订好的酒店被退单,重订价格暴涨4倍据报道,今年2月,大学生小丁和同学通过去哪儿网平台,预订了贵阳某连锁酒店五一假期的房间。“我预订的是5月12025-04-28 16:33:00 -
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亮相教育装备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4月25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教育数字化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学校数智基座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其通过“智能应用创编平台”和“全天候AI智能助理”两大亮点功能,直击校园数字化转型中“开发成本高”“应用使用难”“2025-04-27 15:20:00 -
最高罚50万元!事关五一假期,多地发文提醒
五一假期将至,你有什么出行计划?假期酒店民宿毁约增加计划出行的朋友,酒店订好了吗?日前,“提前两个月订酒店五一住不了”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用户反映,2个月前于旅游平台预订了酒店,三晚合计656元,4月20日下午突然收到平台通知“满房取消订单”,并被告知可选择其他酒店并最高补偿68元。然而,用户发现当时2025-04-27 14:07:00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中航道桥首个主塔墩承台浇筑完成
【来源:宁波日报】经过连续82小时的作业,昨天,中航道桥首个主塔墩承台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中航道桥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这标志着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取得阶段性进展。从项目负责方中铁大桥局了解到,此次施工的中航道桥全长1.43公里,是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中航道桥共设81号、82号、832025-04-27 10:17:00 -
鱼头豆腐,宫廷难以复刻的民间至味 姜军:寻味“江南鲜味天花板”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本期嘉宾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杭帮菜中有一道“江南鲜味天花板”——鱼头豆腐。杭州之江饭店行政总厨、中国烹饪大师胡云丰翻出《杭州菜谱》,说鱼头豆2025-04-25 17:02:00